《论语》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论语》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 1、翻译论语在本课选取的每一章;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3、联系与之有关的内容,拓展所学范围。4、背诵论语十二章。【重点】1、翻译论语十二章的每一章,并达到字字落实。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修心养性的规范性原则;难点】1、拓展与每一章相关的内容,并挖掘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和“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2、背诵论语十二章。【课时安排】两课时(每六章为一课时)【过程】【学习方法】1、结合注释或者查找资料翻译每一章,并抓住重点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常识。2、每一章要有延伸和拓展,不拘泥于课文选取的内容,学会融汇贯通。第一章【原文】子日:“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有道:o正:。【翻译】【赏析】“礼”代表着一种修身与治国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它不仅是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具体体现, 还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孔子一直主张以礼治国,即利用礼乐规范君臣和官民的行为,让每个 人都各安其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下属,千万不能越礼行事,否则就是对君上的不 敬,就是以下犯上的僭越行为。如果任由这种僭越行为泛滥,社会秩序必将受到严重破坏,社会 将陷入混乱。为了正确理解孔理想,有必要对“八世舞于庭”作出解释。在西周时期,贵族享用乐舞的 等级,有着明确的规定,即:天子礼乐用八僧,诸侯六僧,大夫四
3、僧,不得擅自越级。由于鲁国 公侯是出自周王室的贵胄,可享天子礼乐,但因等级不同,同样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此一来,这 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作为大夫的季氏,竟然公开在家中使用天子礼乐,这种行为就是典型 的无视王权和君权的僭越。因此,高度崇尚礼制的孔子才出奇地愤怒,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 的呼声,要求严惩这种行为。由于礼在政治运作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礼制,对于越礼行 为严加惩罚,以保证政局和社会稳定。如果有做臣子的胆敢使用天子礼仪,那就是大逆不道,视 同谋反。比如,西汉名将周亚夫就是因越礼招祸。周亚夫虽然贤能,并且立有大功,但由于对皇 帝不够恭顺,所以汉景帝对他非常不满
4、。汉景帝赏赐给他酒菜,桌上只放了一大块肉,但没给他 准备筷子。周亚夫认为皇帝是故意难为自己,就生气地对侍者发火,这种失礼行为坚定了景帝决 定除掉他的决心。后来,周亚夫的儿子给他买了五百件皇宫御川盔甲盾牌,准备将来给父亲殉葬。 有人对周亚夫父子不满,就向皇帝告发周亚夫,说他购买兵器准备反叛。周亚夫本无反叛之心, 但这种僭越行为却解释不清,对他心怀不满的汉景帝便借机将他卜.狱。作为一代名将,周亚夫不 堪狱吏凌辱,在狱中绝食而死。再如唐代李辅国,仗着手握重兵,竟然矫诏率军软禁唐玄宗。后 因拥戴唐代宗有功,对皇帝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他的僭越行为,令代宗忍无 可忍,派人把他刺杀。在国家政治
5、上,如果没有礼制约束,就会发生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等 种种现象,严重阻碍政治秩序正常运行,使政府和社会陷入混乱。而且,上级的越礼行为,很容 易被下级模仿,这会使秩序更加混乱,乃至崩溃。孔子的这种思想,放到现在同样也很实用。作为古代特有的制度,礼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 礼制的精神仍有价值。现在,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企业,都有着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职 各人的权责,这便是现代的“礼制”。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组织和企业才能有效运作并产生效率,否则必败无疑。比如,作为员工或是中下级管理者,就应当服从上级的安排,不能越 级行事,否则整个公司或者单位就要乱套了。而且,这种行为很容
6、易被上级误解,严重影响事业 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政还是做公司职员,只有谨守本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能受到领导 的青睐,保证社会或工作的稳定。第三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本章为论语:里仁篇【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注释】道.道理,指真理。【翻译】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解读】这一段话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 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在于人类能认识世界,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利用 掌握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闻道很重要。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宇宙中的真理, 纵然朝闻夕死,亦
7、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否则纵然高寿八百年,不得闻道,亦枉然为人。【拓展】【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注释】里:可作名词讲,居住之地;也可以作动词讲,居住。均通。今从第二义。知:同“智”。【翻译】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关于个人成氏,孔子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在他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外 部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他就居住的环境的选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正所谓环境改变 人,只有与德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在耳濡目染之卜.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孟母三迁”就是环境塑造人的一个典型故事。孟
8、子很小时候就没了父亲,母亲也没有改嫁, 家境比较贫寒。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母子住在一处墓地旁。后来,母亲看到孟子和邻居的小孩学 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她觉得这样对孟子的成长不利,就带着孟子 搬到了市集上,可是孟子乂学商人卖东西的样子。孟母知道后,再次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 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孟子看到学校里的人守秩序、懂礼貌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孟母看到后 非常高兴,就在那里定居了下来。孟子之所以能成大儒,可以说与他生长、学习的环境有着重要 的关系。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每位身处其中的 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9、和什么样的人在起,就决定着你今后的人生会怎 样,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着你的人生成败。记得曾有人说过,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件 幸事可以值得庆贺:一是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二是工作时遇到一位好领导,三是成家时找到 一位好伴侣。这些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自然不可小觑。不过,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是不幸的。在他们的身边,很少有人追求上进,更是缺少远见卓 识的人。也许他们的资质很不错,但是长期在这种平庸的环境下,身上的那点儿“灵气”早晚都 会消磨殆尽,丧失前进的动力,进而变成俗不可耐之人。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关键 是你和谁在一起。其实,这里面的道理非常简单,若是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于天际,那你就得
10、和群鹰为伍,不 要落入鸡窝安享太平;若是你想驰骋于森林之中,就要与群狼共舞,而不能流连于那可人的羊。 若是你想变得更加聪明一些,就得多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应 多接触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才会受到他人的尊崇,这也许就是环境对人们做出的潜移默化的改 造。俗话说,读好书、交高人,乃是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是红是黑,只要看看他身边的人就知 道结果了。身边德行高的朋友越多,就代表着你的德行越高,对于今后你在事业上的帮助也就越 大。若是能够借人之智,成就自己,那才算是大智慧。第四章【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本章为论语:里仁篇【注释】喻:通晓,明白。【翻译】孔子说:
11、“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解读】本章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 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孟子说,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行善的,是舜一类人;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求利的,是跖一类 人。要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就在利和善之间。第五章【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注释】贤:贤人,有贤德的人。齐:看齐。省.反省,检查。【翻译】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解读】省心向善去恶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
12、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 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论语为政篇中提到,曾子自己“三省吾身”, 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修养方法,就是为了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 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你能做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否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 使自己内心向善力量的增长,去除心中的不良念头,塑造和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 没有自省是办不到的。自省的方法很多,比如慎独和曾子的三省吾身,这两个方法都注重内在的 感悟。而孔子这里提出的方法则是由外而内,避免了独坐枯思可能带来疲倦和迷茫,从
13、而使自省 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据史载,苏轼在年少的时候,他的母亲程氏教他读后汉书。当读到范滂传的时候, 苏轼为范滂母子大义凛然的精神感动,就问自己的母亲说:“如果有一天,我做官成了范滂,那 母亲将如何呢? ”程氏回答说:“你要是能像范滂一样为国尽忠,我难道不能像范滂的母亲那样 吗? ”范滂是东汉名士,因清廉正直而得罪权贵。第二次党锢之祸时,十常侍诬陷范滂,下令将 他逮捕。许多人劝范滂逃走,不少地方言甚至有意纵放。但是,范滂的母亲却劝他学习李膺,慷 慨赴义。苏轼母子这番对话,就是典型的见贤思齐。也正因为有这样向善自省的修为,苏轼后来 才成为一代贤士。见贤思齐,是寻找一个进德修身的人生榜样;而见不
14、贤内自省,则是找一个反面典型。以正 面形象作指引,以反面教材作镜鉴,不失为自我修养的捷径。其实,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可 怕的是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有缺点或者过失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满身错误而不知。面对我们 自己的种种不足或过失,如果能够正视它、改正它,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正如希腊哲学家德 谟克利特所说的那样:“追悔可耻的行为就是对生命的拯救。”什么叫追悔,说白了就是正视自 己的错误、进行自我反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非但不能自省,还自欺欺人,觉得都是别人的过错,自己只 是受到了牵连而已。对于这种人而言,他们很难会正视自己的错误,更不希望有人将他的缺点给 揭露出来。对于别人的批评,大多
15、会采取文过饰非,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就像已经发现了堤坝 上的裂缝,却不进行修补,只是在上面涂上一点水泥将缝隙掩盖住。从表面上看,堤坝仍是完美 无缺的,但在洪水猛烈地冲击下是坚持不了多久的。第六章【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一本章为论语:雍也篇【注释】文质彬彬(bin):文质配合适当。【翻译】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 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解读】这是孔子的传世名言。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 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是朴实淳厚的,但容易显得粗野
16、。后天习得的文饰,虽 然华丽可观,但易流于虚浮。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文、质双修, 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成为中国人“界子”形象最为 鲜明的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拓展】子曰:“雍也可使南面。”【注释】南面:古时尊者的位置是坐北朝南,天子、诸侯时皆面南而坐。此以“南面代指卿大夫之位。【翻译】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啊,可以让他去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长官。”【解读】孔子“曲线从政”在本章中,孔子给予自己的弟子冉筵以极高的评价,说他有堪为诸侯的治国之才,那么, 冉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历史上关于他的事迹记载不多,只知道他做过鲁国权
17、臣至氐私邑的长 官。治政期间,他“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收到不错的效果。但是,这个官职他仅仅 做了三个月。因为季氏聘他仅仅看中他的名声,用作政治花瓶,而不是真心用他做管理,所以对 他的建议和主张并不采纳。看清形势以后,冉雍便辞去职务,继续跟随老师修身进学。在孔子去 世后,唯恐圣道失传,他与闵祥等共同编撰论语。他自己还单独著有敬简篇六章,可 惜在秦朝焚书时散佚了。孔门弟子之中,冉雍以德行著称,为孔门十哲之一。除了这些评价,据说孔子在临终之时还 曾对弟子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后来,战国大儒荀子对他很推崇,把他与孔子相提并论, 说他:“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
18、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仲尼、子弓是也。”可见,冉雍确实是孔门德行卓著的高徒。撇开内雍不谈,通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时候,孔子总是大力赞美自己的弟子,不 遗余力地向社会、向当政者推荐他们,这与孔子一向低调谦和的风格不太相符。孔子为什么要这 样做,其目的何在?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孔子的这个做法背后大有文章。我们都知道,孔子 一生修德求学,最终的目的是一展才华,在各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使天下太平。但是,周游 列国十多年,孔子处处碰壁,不仅政治主张备受冷遇,有时甚至有性命之忧。孔子彻底明白,自 己的政治抱负在有生之年已是无法实现了,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弟子,由他们发扬自己的学说, 推行自己
19、的主张。此乃孔子曲线从政的道路,是孔子的无奈,也是他超越性的长远智慧。孔子的做法启迪我们,做事不要一条胡同跑到底,此路不通,就改走他途。要知道,条条大 路通罗马。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坚持不懈虽然很重要,但是当你选择的 方向是错误的时候,就应果断地放弃这条“死胡同”,选择一条更加适合自己、更有前途的路走。 而且,当你在那条“死胡同”上摔得遍体鳞伤、跌得头破血流,却依然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没必 要固执地坚持下去。此路不通就换条路,说不定你想要的就在新的征程上等着你呢!就像孔子, 从政之路堵死以后,他毅然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通过栽培弟子,将自己的主张发扬光大。【名家解读】君子的修养
20、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文”;一是躬行实践。在前一方面,他大概 可以和其他的人相比,但在后一方面,他也还没有完全成功。关于“君子”必须兼具此两方面, 以下这一段话表示得最明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筵 也)此处的“文”字涵义较广,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教养”,在当时即所谓“礼乐”, 但其中也包括了学习诗书六艺之文。“质”则指人的朴实本性。如果人但依其朴实的本性而行, 虽然也很好,但不通过文化教养终不免会流于“粗野”(道家的“返璞归真”,魏晋人的“率性而 行”即是此一路)。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的文化雕琢掩盖了他的朴实本性,那又会流于浮华(其极 端则归于
21、虚伪的礼法)。前者的流弊是有内容而无适当的表现形式;后者的毛病则是徒具外表而无 内涵。所以孔子才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第七章【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 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 不也是很遥远吗? ”【典故】殷朝时代,陕西邠2113州有一小国,因5261受异族狄人侵犯,国君古公亶4102父迁居陕西1653 凤翔岐山之下,改国号为周。后来周武王伐纣而
22、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太王。古公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继承人,但古公认为 季历的儿子名昌,有圣人的瑞相,预料他将能兴周,有意传位给季历,以便再传给昌,但未明显 表示。泰伯了解古公的意思,在古公生病时,便托辞到南方采药。他的二弟仲雍也有此意。于是他和 仲雍一同拜别父亲,到了江南的吴地,从当地习俗,断发文身。伯仲二兄既出,季历不能出,必 须在家事父。占公临终,遗嘱季历,报丧给泰伯和仲雍。占公嘘,季历遵嘱接回伯仲。丧事毕, 泰伯和仲雍计议让位给季历,季历不受。泰伯乃言自己已经断发文身,不能再治理国家,又偕仲 雍出国至吴。季历遂立.为君,后来传位给昌,为殷朝的西伯。昌的
23、儿子名发,伐纣成功,为周武 王,尊昌为文王。以上是泰伯三让天下的大致情形,让是让国,孔子是周朝人,所以用天下二字。“以天下让” 一句,古注争议很多,郑康成注,太王死后,泰伯接到告丧的讣闻,并未奔丧 回来。刘宝楠认为郑注比较合理。但韩诗外传,论衡,吴越春秋等书,都说泰伯和仲雍奔丧回国, 在丧事完了,又到吴地。究竟事实如何,已难考证。若以情理推论,古公既有遗嘱,季历不能不 遵嘱接回伯仲。伯仲到南方,并非不告而别,只说为采药而去,迨闻父丧,没有理由不回来。至 于回来以后,是否能如原意让得了位,因己文身,不能治国,且有古公默契在前,自无问题。孔子称赞泰伯的道德,高到了极处。他曾经以天下三度让给季历,人
24、民不知道如何称颂他的 至德。泰伯与仲雍托辞要到南方时,古公,季历,心里都明白,他们父子兄弟均以国事为重,彼 此在心照不宣中完成让国大事。我们读这一章书,当学太王的眼力、泰伯、仲雍让国的道德。最 难得的是泰伯,让得那样和平,而且处置得合情合理,所以孔子称许他至德。第八章【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筌,进,吾往也。【翻译】:孔子说:“譬如2113用土堆5261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4102所 有的努力都废1653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卜.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扩展资料】1、论语子罕部分名言【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教案 导学案 习题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