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哲思睿语类-【新课标拓展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解读及模拟演练(学生版).docx





《专题09哲思睿语类-【新课标拓展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解读及模拟演练(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哲思睿语类-【新课标拓展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解读及模拟演练(学生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9文言文阅读-哲思睿语类()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屣,贸贸然来。黔敖左奉 食,右执饮,日:“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日:“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日:“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选自礼记檀弓)【注释】黔敖:人名。蒙袂:用衣袖蒙着脸。袂,袖子。辑屣:跋拉着鞋。屐,用麻葛 等物制成的鞋。1 .用“/ ”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2处)予唯不食嗟来之食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以待饿者而食之:(2)扬其目而视之: (3)从而谢焉:(4)曾子闻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2、,日:“嗟!来食!”(2)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3 .请你结合孟子的富贵不能淫中的观点,对“饿者”的表现进行评价。4 .请从“施予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二)惠子家穷惠子家穷,饿数日不举火,乃见梁王。王日:“夏麦方熟,请以割子可乎?“惠子日:施 方来,遇群川之水涨,有一人溺,流而下,呼施救之。施应日:我不善游,方将为子告急3 .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简要说说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4 .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分别有什么用意?(十二)阳昼赠言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日:“子亦有以送仆乎? “阳昼日:“吾少也贱不知 治
3、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日:“钓道奈何? ”阳昼日:“夫执纶错饵,迎而吸 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博而厚味。” 宓子贱日:“善! ”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日:“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 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者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选自说苑政理)【注释】宓子贱: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孔子弟子。单父: 春秋鲁邑,今山东单县。阳昼:春秋时期名人。圾纶错饵:举起钓丝,安好钓饵。举, 引。纶,钓鱼用的丝线。错,同“措”,置,安放。饵,钓饵。鲂:鱼名,肉肥味又美。 冠盖:官僚们的冠服和车乘,借指
4、官员。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老年人。1 .用“ / ”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3处)吾少也贱不知治 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 以送子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过于阳昼:(2)钓道奈何: (3)若食若不食者: (4)而与之共治单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夫报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2)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3 .阳昼借钓鱼之道告诉宓子贱为政的道理是什么?(十三)进学之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 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 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
5、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 皆进学之道也。(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逸:安乐,闲适,这里指费力小。功:功效,成效。庸:功劳。此指归功于。 攻:此指加工处理木材。节目:树木枝干交接处叫“节”,纹理不顺处叫“目”。说: 同“脱”,脱落。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又从而怨之: (2)及其久也: (3)相说以解:(4)此皆进学之道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2)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2 .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述“善待问者”?有什么作用?3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请结合自身学习或生活
6、实 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十四)子路问学子路日:“学岂有益哉? ”孔子日:“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则失德。狂马不释 其策,操弓不反于蕖。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土,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 学为乎? ”孔子曰:“括而羽之,镁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子路拜日:“敬受教 哉! ”(选自说苑建本)【注释】操弓不反于集(qing):所操的弓不能离开集的辅正。集,矫正弓弩的器具。毁 仁恶士:毁弃仁义,厌恶贤士。且近于刑:将受到刑罚。揉:使木弯曲或伸直。括而羽 之:在箭的末端安上羽毛。括,箭的末端。镶:箭头,
7、这里作动词,装上箭头。砥砺:在 磨石上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2)狂马不释其策: (3)人受谏则圣:(4)斩而射之: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斩而射之镀而砥砺之且近于刑通于犀革A.与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受学重问,孰不顺成?(2)子路拜曰:“敬受教哉!”.子路从孔子的话中受到了什么教育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十五)高帝求贤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 古之人乎?患在入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
8、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 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 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娜侯下诸侯王,御 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瘙病,勿遣。(选自汉书高帝求贤诏)【注释】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在位时国势强盛。伯:同“霸”,诸侯的盟主。 岂特:难道只。奚由:即“由奚,从哪里。奚,何,哪里。宗庙:奉祀祖先的庙堂。 古时把帝王的宗庙当作国家的象征。1 .用“ / ”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3处)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2 .解释
9、下列加点的词。(1)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2)皆待贤人而成名: (3)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4)必身劝: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2)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3 .文中列举周文王、齐桓公的例子,有什么目的?(十六)皋鱼之悔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日:“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 哭于道傍。皋鱼日:“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 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 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选自韩诗外传)【注释】驱:快赶
10、车。皋(gG。)鱼:人名,春秋时孝子。褐(he):粗布衣服。辟 Pi)车:下车。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被褐拥镰:(2)哭于道傍:(3)与友厚而少绝之:(4)去而不可得见者: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句省略句,请将其补充完整后写下来。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行,闻哭声甚悲。(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3 .选文中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本来比喻皋鱼痛失双亲的无奈,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十七)岳飞论马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宁 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 可二百里;
11、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 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 逞易穷,莺钝之材也。(选自金佗粹编) 【注释】啖:吃。介胄:披甲戴盔。自午至酉:从午时到酉时。褫(chi):脱去, 解下。受大:吃得多。裕:充足,充沛。秣:喂食。1 .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2处)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然非精洁宁死不受:(2)其初若不甚疾: (3)力裕而不求逞: (4)值复襄阳: 9 3 .用现代汉语翻
12、译下面的句子。(1)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弩钝之材也。4 .选文和韩愈写的马说都在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必须“一食或尽粟一石”才能展现“千 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则具有什么特点?(用原文语句回答)(十八)九方皋相马秦穆公谓伯乐日:“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日:“臣之子皆下才 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日:“已得之矣,在沙丘。”“何马也? ”对日:“牝 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日:“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 牡,尚弗能
13、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 ”伯乐喟然太息日:“若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 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选自列子说符)【注释】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千里马。牝(pin):雌性。牡: 雄性。骊(11):纯黑色马。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秦穆公谓伯乐日:(2)使行求马:(3)穆公不说: (4)果天下之马也: .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他三项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于马,非臣之下也B.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C.见其所见D.不见其所不见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2)若皋之所观,得
14、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3 .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有机会施展才能。请说出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十九)田父得玉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日:“此 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虎下。其夜玉明,光 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复以告邻人。邻人日:“此怪之征,遇弃,殃可销。”于是遽而 弃于远野。邻人无何盗之,以献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却立,日:“敢 贺大王得此天下之宝,臣未尝见。”王问其价。玉工日:“此玉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 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
15、上大夫禄。(选自尹文子大道上) 【注释】径尺:直径一尺。畜:收藏,保留。复之:把宝玉放回原处。尻(WU):廊 屋。遇(chuan)弃:赶快丢弃。殃:灾祸。无何:没过多久。敢:谦辞,有“冒昧” 的意思。长食上大夫禄:永远享用上大夫的俸禄。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邻人阴欲图之:(2)光照一室: (3)复以告邻人: (4)仅可一观: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邻人阴欲图之B.此怪之征,遗弃C.敢贺大王得此天下之宝D.五城之都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虎下。(2)敢贺大王得此天下之宝,臣未尝见。3 .魏田父得到宝玉又失去宝玉的直接原因
16、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二十)社稷之卫晋荆战于郊,晋师败绩,荀林父将归请死,景公将许之,士贞伯日:“不可,城濮 之役,晋胜于荆,文公犹有忧色,日:“子玉犹存,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 荆杀子玉,乃喜日:“莫予毒也。”今天或者大警晋也,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社稷之卫也,今杀之,是重荆胜也。”景公日:“善! ”乃使复将。(选自说苑尊贤)【注释】邺(bi):古地名,在今河南。荀林父:春秋中期晋国正卿,中军元帅。土贞 伯:春秋中期晋国太傅。子玉:即成得臣,字子玉,春秋时楚国令尹。楚成王三十九年,围 宋,与救宋之晋、齐、秦联军战于城濮,楚军溃败,子玉被楚成王赐死于归途中。1 .下列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标拓展阅读 专题09 哲思睿语类-【新课标拓展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解读及模拟演练学生版 专题 09 哲思 睿语类 新课 拓展 阅读 2023 年中 语文 文言文 考点 解读 模拟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75568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