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1).docx
《解析: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莆田一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三语文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传统呢?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是诗的语言。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 除了语言之外,什么都没有。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音乐
2、可以使用音 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而语言却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问 接认识。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感受。杜甫 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 “落日” “大旗” “马” “风” 这样一些意象。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处理办法,诗歌因此 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最起码的一点,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 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
3、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 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富于跳跃感的节奏有利 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日常语言中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唐诗在诗歌语 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存在的虚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 就更有利于飞跃。可是我们又不能失掉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因此,省略掉这些字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我们 新诗的这个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比如唐诗中可以完全不用“之”字,而新诗中“的”字就还不能 完全不
4、用。古典诗歌的语言离开散文越来越远,这就是“诗化”的过程。诗化而自然天成,一点也不别扭,这标志 着古典诗歌语言的真正成熟。古典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给我们以丰富的启发。但启发既不是止境,更不是胶柱鼓瑟。一切繁琐的技巧上、 形式上的讲求,都往往只会把诗歌引入歧途。艺术上的借鉴近于一种修养,艺术的修养好比人体丰富的营养,要能 够创造性地消化它,才能成为自己的新鲜血液。否则,营养太多了,反而容易使人变成不爱多走路的胖子,觉得古 诗的语言处处方便,信手拈来,一切都是现成的。不少新诗的作者因此往往写着写着就放下新诗,又作旧诗了。我 们需要古典诗歌的丰宙借鉴,但愿这借鉴是创造性的,它将有助于新诗的成熟和发展
5、,而不是拜倒在古典诗歌之前。(摘编自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材料二: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杨振宁先生常常对弟子们说,做人做事都离不开两种态度:一是“巧”,即讲究方法,注重策略,正所谓“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二是“拙”,即不走捷径,不投机取巧,一步一个脚印。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和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字。答案第10页,共21页语文参考答案1. BA2. D对比论证。将诗歌与小说、戏剧,语言与音乐、绘画进行对比,论证语言不能直接被感受;举例论证。以杜甫的诗句
6、为例,论证语言的艺术性;以唐诗可以不用“之”字来论证古典诗词语言的成熟性;比喻论证。把艺术的修养比作人体的营养,论证艺术修养要创造性地消化;类比论证。用人体消化营养来类比诗人借鉴古诗语言,论证要创造性借鉴古诗的语言。3. 借鉴诗歌语言的艺术性与飞跃性。既要有容易传诵的形式,又要与时代同步,反映时代精神。要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让孩子从小接触诗词。以大众化的传承方式实现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解析】I.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所以诗的语言是我们今天唯一可以借鉴的诗歌传统”中“唯一”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一段原文是“我们能够借鉴 的主要就是诗的语言C. “现在的作者是
7、不可能借用传统的形式写当下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的”说法是非颠倒,材料二第二段原文是“运用传 统形式,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不是没有可能D.“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这二者统一起来是可行的,这就是诗词创新的重要动力”说法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三段原文 是“诗歌要反映时代和社会的重大问题,这是诗词创新的重要动力故选B。2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材料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省略掉语法中的虚字,就能使诗歌语言具有飞跃性”理解错误。材料第三段”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 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只是“更有利于飞跃“,不等同于就能飞跃。故选A。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文章论据的能力。ABC三
8、项印证了诗歌语言中的感性因素带给人“飞跃性”,从而让人们在日常语言中体会新鲜感受。D.诗句分析方向有误,事理分析,可挖掘出趣味,而非自由浮现的结果,无法论证感性因素带来的飞跃。故选D。4 .本题考杳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一,材料一-第二段中“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则除了语言以外,什么都 没”,把诗歌与小说、戏剧放在一起对比,论证了从艺术的角度说,诗歌能够借给我们借鉴的主要是诗的语言。使 用的是对比论证。还有“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这是把语 言和音乐、绘画放在一起对比,论证语言就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
9、念的间接认识。这也是运用了对比论 证。材料一第二段中“杜甫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以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落日”大 旗马风这样一些概念“,这是以杜甫的诗句为例,论证诗歌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运用的是举 例论证。第三段中“比方唐诗中可以完全不用之字,而新诗中的字就还不能完全不用“,这是以唐诗中完全不用“之” 字,新诗中的字不能完全不用为例,论证省略掉一些没有实感的字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我们新诗的这个 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运用的也是举例论证。材料一最后一段中“艺术的修养好比人体丰富的营养,要能够创造性地消化它,才能成为自己的新鲜血液。否
10、则, 营养太多了,反而容易使人变成好像不爱多走路的胖子”,把艺术的修养比作人体的营养,这是运用比喻论证。 同时,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古典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给我们以丰富的启发艺术的修养好比人体丰富的营养, 要能够创造性地消化它,才能成为自己的新鲜血液。否则,营养太多J,反而容易使人变成好像不爱多走路的胖子” 还运用了类比论证方法,用人体消化营养来类比诗人借鉴古诗语言,论证要创造性借鉴古诗的语言。5 .本题考杳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从材料一第三段段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处理 办法,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这也就是诗歌语
11、言的匕跃性。富于跳跃感的节奏有利于诗歌语言的也跃,从 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日常语言中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等内容可知,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 应借鉴诗歌语言的艺术性与飞跃性。从材料二第二段“现在能写古体诗词的人还有不少,并不限于专业研究者。运用传统形式,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诗 词,不是没有可能。闻一多先生、林庚先生探索新诗格律,就是希望将古体诗词的形式原理用到新诗创作中去,创 造出和占体诗一样容易传诵的新诗形式”和第三段“关键还是要能写出真正代表新时代精神的好诗”可知,中华诗词的 传承和发展,应既要有容易传诵的形式,又要与时代同步,反映时代精神。从材料二第二段“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
12、展首先要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传诵的面越广,传统诗词的生命力也越长久。 现在能写古体诗词的人还有不少,并不限于专业研究者。运用传统形式,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不是没有可能” 可以总结出,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要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从材料二第四段“传承中华古典诗词需要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接触诗词,等他们长大后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 再来理解这些诗词就能有更深切的体会”可知,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要让孩子从小接触诗词。从材料二最后一段“诗词创作既要源于现实生活,又要反映时代的变迁与脉络都是很好的传承方式,能够以大 众化的方式实现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知,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要以大众化的
13、传承方式实现答案第12页,共21页 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 . C. D7 .绝望无助。从“慢慢地向长岭岗走去,是失去了精神,失去了勇气,剩着饥饿的肚皮的一群”可知,他们是在 饥饿的驱使下无助前行的一群灾民.互相宽慰,燃起希望。灾民不觉忘记了自己刚刚失去亲人的苦痛,也能够去安慰别人,互相鼓舞关切。王大保、 李塌鼻的话为同行者加油鼓劲,让大家对镇上产生了幻想,燃起了希望。希望破灭。“他们比防土匪还怕我们”等话语说明官府对灾民是抱以防守与漠视的态度,先前来的灾民“越发憔悴” 等意味着灾民的希望终将破灭。8 .选材:小说以1931年的特大洪灾为原型,具有现实意义。人物:塑造了那个年代一
14、群经历特大洪灾后前往镇上寻求帮助的灾民形象。环境:描写了的洪水过后路途的悲惨景象,交代了灾民的生存环境和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主题:表达了对灾民的同情和怜悯,揭示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沿途有些人家报以同情的目光并施以援手”错误。由原文第四段“沿路也有一些人家,都走出来担心的絮絮叨叨的 问。也有一些不说话,只沉重的将怜悯的眼光落在他们身上”可知,沿途人家同情他们但没有施以援手,因为他们 是无能为力。B “他们的话不仅没有鼓励到大家,反而让大家感到未来渺茫”错误。由原文“大家心里都活动一些起来了可知,说 明他们的话还是起了作
15、用的。D.”镇上积极应对”“及时给予灾民安抚和关怀”错误。由原文“街的两头站了许多刚刚从县城里添来的荷枪的兵士。也 有一些是镇上团防临时加的团丁可知,镇上应该没有采取“临时安置的办法”,增添兵土是为了阻止灾民涌入镇上, 贴出告示是为了糊弄灾民。故选C。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 ”小说对镇上街道、铺子、大户等的具体描绘错误。文中并未对镇上的街道、铺子、大户进行具体详细的描写。 故选D。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特征的概括,但要注意题干的情境限定“在前往长岭岗镇的途中绝望无助。根据原文“慢慢地向长岭岗走去,是失去了精神,失去了勇气,
16、剩着饥饿的肚皮的一群可知,失去了精 神,失去了勇气,他们内心绝望,他们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无助前行的一群灾民。互相宽慰,燃起希望。根据原文“吵饿的被哄住了,又有一些哭着要妈要爹的,这些情景真能使一个强壮的人听着 也伤心,何况这都是些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从死的唇吻上逃去的一些男人。他们心痛,却又得忍着,而且有几 个还得用希望鼓着大家的勇气”“陈大嫂看见赵三爷那末一个强壮的农人,这会儿一句话也不说,只悄悄不断的叹气 和揩眼泪,不觉忘去了自己也离了家里其他的人,倒也安慰着别人起来了“可知,灾民不觉忘记了自己刚刚失去亲 人的苦痛,也能够去安慰别人,互相鼓舞关切。根据原文“不觉忘去了自己也离去家里其他的人
17、而安慰着别人起来 了”可知,王大保、李塌鼻的话为同行者加油鼓劲,让大家对镇上产生了幻想,燃起了希望。希望破灭。根据原文“他们该管你吗?我们的人都不准上街,他们比防土匪还怕我们呢”可知,“他们比防土匪还怕我 们”等话语说明官府对灾民是抱以防守与漠视的态度;根据原文“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的人,那些与他们同运命的人 越多了。从脸上的颜色可以辨别来到的新旧,来得越久的,就越憔悴“可知,先前来的灾民“越发惬悴意味着灾民的 希望终将破灭。9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选材:结合注释“小说发表于1931年,当年江淮大地遭遇特大水灾,受灾总人口计五千多万,当时国民党政府漠视 灾情,造成四
18、十多万人死亡”可知,小说以1931年的特大洪灾为原型,具有现实意义。人物:结合“经了那末一个夜晚的一渡口,也还逃出了一些人,赵三爷和着侄儿大福也踉踉跄跄逃了出来,又在一 个路口遇着了,还遇着了一群又一群已经逃散了”“这些情景真能使一个强壮的人听着也伤心,何况这都是些失 去了家,失去了亲人,从死的唇吻上逃去的一些男人”“长岭岗的镇外上,已经挤满了一群群的携儿带女的家族,饥 饿把他们都弄瘦了,有的靠在树根上,疲乏的;有的蹲在石块上,望着来的一群新的逃来的人“可知,洪水使人们 流离失所,无法吃饱穿暖,甚至失去了亲人,苦难接蹿而来,塑造了那个年代一群经历特大洪灾后前往镇上寻求帮 助的灾民形象。环境:结
19、合“天慢慢的亮了。没有太阳,愁惨的天照着黄色的滔滔的大水,那一夜淹了汤家阙,又淹了一渡口的一片 汪洋的大水,那吞灭了一切的怕人的大水,那还是逞着野性,在向周围的斜斜的山坡示着威的大水。而且还照着稀 稀残留下的几个可怜的人类,无力的,颜色憔悴的皮肤,用着痴呆的眼光,向四方爬去”可知,描写了洪水给人们 带来灾难时的场景,也刻画了人们逃难时的场景,描写了的洪水过后路途的悲惨景象,交代了灾民的生存环境和故 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主题:结合“这里面有一个年轻的汉子王大保,在三富庄上做了二十年的长工的李塌鼻皿那里有三条街,有一百 多家铺子,三富庄,马鞍山的大户都有人在那里,有县里派来的镇长,有分局长街的两头站
20、了许多刚刚从县 城里添来的荷枪的兵士。也有一些是镇上团防临时加的团丁“,百姓常年做长工,即使受灾仍然要遭受官府和乡绅 的压迫,从侧面展现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表达了对灾民的同情和怜悯,揭示了国民党 统治的黑暗,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10 . B. A答案第14页,共21页11 . C.李善长跟随太祖攻占滁州,担任参谋,主管运送粮饷,很受太祖的亲近信任。汉王能详细地知道全国的险关要塞,户II的多少,百姓的疾苦的原因,是萧何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12 .长期追随辅佐君王;治国理政,具有管理之才;补给军粮,稳定后方;推贤举能,善于选拔人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
21、意:太祖前后率军征讨,都命李善长留守,将吏顺从,居民安然,为前线将士运输兵饷、粮饷,从不缺乏。太祖 曾经请他管理两淮盐务,设立茶法,李善长都再三斟酌元朝的制度,剔除那些不好的规定。其中“将吏帖服”“居民安堵句式相同,应在“将吏帖服”“居民安堵”后分别断句,排除ADo“元制”是“斟酌”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10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谥号”错误,应为“庙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 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号。封建皇帝在谥号前还有庙号,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 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
22、、世宗等。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的意思是“旧事”。句意:“屈尊而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C.正确。D.“余立侍左右左右:身边。句意:我站立侍候在左右。“左右流之左右:向左向右。句意: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苻菜。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诸将为分财物发生争执”表述有误,原文“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意为“诸将都争相进入藏有金帛财物的 府库去分财物”,并没有“发生争执”一说。故选C。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从”,跟随;“下”,攻占、攻下;“馈饷”,运送粮饷;“见”,表被动。“所以”,”的原因”;“具“,详细地、完整地;惋塞“,险
23、关要塞;“以“,因为。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李善长“事朕久”,萧何自刘邦微时即帮助他,可见二人均一直追随君王左右。李善长“为参谋”“立茶法等,萧何发踪指示“,可见二人均有管理之才。李善长“给军粮”,萧何给军食等,表明二人均是稳定后方的重要人物.李善长考察人才后推荐给明太祖,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表明二人均有推举人才之功。参考译文:李善长,字百室。明太祖平定滁州,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太祖对他以礼相待。太祖曾经从容地问李善长:“天 下大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 ”他回答说:“秦末战乱,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了解人并善于用人,五年 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1 解析 福建省 莆田市 一中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第一 检测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