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为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根据省质量 强省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省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 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 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服务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 政府相关工作要求,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公共服务 问题,建标准、强管理、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加公共服 务数量,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使公共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公共服务
2、保障水平 稳步提升。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公共服务新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服务 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公共服务质量 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公共服 务水平保持全省前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更加 健全,标准化手段得到普及应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目标人15 .推进滨江公园城市建设。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公共绿 地,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弃置地等碎片空间,结合道路绿 化提档、“美丽街区”创建、社区绿化美化、老旧小区改造, 组织开展“串园连山”“增花添彩”等专项行动,通过见缝 插绿、破硬还绿、拆墙透绿、多元增绿等措施,打造出门可 见的微公园、园
3、林小品、口袋公园。2023年,市、区两级共 建设口袋公园35个;到2025年,力争市、区两级共建设口 袋公园55个,实现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责任 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六)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16 .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践行“两山”理念,深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高标准推进公园城市建设,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 市建设,打造区域绿色发展标杆。大力加强产业绿色化和资 源能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打造长江保护与修复升级版。深 入实施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等生态修复工程,推进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以改善人居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开展主要河 流水质监测,强力
4、推动排污口溯源整治、饮用水源地专项执 法检查等专项工作,进一步改善全市主要河流水质,满足人 民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全面开展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完成省级下达 的整治目标。加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 处理设施装备水平,到2025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 市林业和园林局、市畜牧兽医中心)17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围绕工业污染综合治 理、柴油货车专项整治、扬尘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一控 两禁”、秸秆禁烧等专项整治重点工作,积极开展重污染天 气治理和应对,为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奠定
5、基础。推进钢铁企 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化工、 涂装、医药、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领域挥发性有机 物综合治理,实施重点行业减排项目。强化工程建设、房屋 拆迁、道路运输、裸地堆场、码头仓库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 确保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定期通报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对完成目标任务压力较大的地区采取现场帮扶、预警、约谈 等措施进行重点督办。(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 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城 管委)18 .深入开展声环境治理工作。加强重点领域噪声监管, 以广场舞、夜间施工、高架桥及快速路机动车、厂矿企业噪 声扰民为重点,加大监管执法和治
6、理力度。建立完善噪声污 染防治责任清单,持续开展声环境提升行动,强化声功能区 监管,不断提升功能区夜间噪声达标率。(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委、市林业和园林局)(七)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19 .优化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主线贯通、支线串 联、微线循环”的线网优化原则,根据城市变迁发展和客流 变化情况,持续提升线网可达性和换乘便捷性。强化拓展定 制专线服务模式,满足企事业单位个性化出行需求。优化公 交站点线路牌内容,让乘客查看线路更加简单直观。宣传推 广“宜知行APP,实现公交信息可查询功能全覆盖。积极 创建国家“公交都市”,鼓励各县市区出台新能源公
7、交车购 置和运营补贴政策。2022年力争购进50台城市新能源公交 车,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服务线路1条,新增、更 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占比原则上不少于30%o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城发集团)20 .提升公交文明服务水平。围绕BRT站台窗口服务, 提高站务员文明服务水平,展示窗口服务风采;打造火车东 站“志愿者服务窗口”新形象;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树 立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交好人好事,扩大公 交服务影响力。组织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 活动,打造“低碳交通、绿色出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文化。 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定期对车辆技术状况、车辆环境卫生等情况进
8、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升乘客舒适度和满意度。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城发集团)(八)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服务质量21 .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 验检测、风险防控和安全追溯体系,推行风险分级管理,提 升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重点企业食品安全自查报告率达 到100%,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考率达到100%o深 入推进餐饮质量提升工程,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推 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实行量化分级管理提档 升级。到2023年,实现C级食堂清零,B级以上食堂达到 100%,其中A级达到30%。每年对药品零售企业和药品使用 单位监督检查覆盖率不少于50%。加强医疗器械
9、与化妆品监 管,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企业、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药品、医疗器 械和化妆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资料的收集、核 实、评价、反馈和上报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市场监 管局)22 .提升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积极防范应对各类自 然灾害,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值守、灾情管理、人员转 移安置、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财产安全。强化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引导社会救援队伍建设, 促进多方救援协调联动,加强应急专家管理,完善应急物资 储备,持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强化重点时段和敏感时期应 急值守,不断提高应急值守信息化水
10、平。常态化抓好防灾减 灾宣传教育活动。(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23 .提升社会治安治理能力。持续推动扫黑除恶、打击 枪爆违法犯罪,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电信网络诈骗犯 罪的打击力度,深入推进“净网”“云剑”“雷火”等专项 斗争和专项行动,形成高压严打的强大攻势。紧盯各类安全 隐患,坚持预警在先、化解在前、处置在小,做实“研交办 督结”闭环管理,做到“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查到底”。 建立健全重大敏感节点集中清查常态机制,加强广场商圈、 旅游景区、“一场三站”等要害部位和重点时段巡逻防控, 确保个人极端事件“秒级反应”。建立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 法犯罪、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等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充分
11、发动 社会力量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建立健全涉诈信息快速处置、 事中干预机制。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提 高群众保护个人隐私和防骗的意识,建立健全事前防范体系。(责任单位:市公安局)24 .加强疫情救治体系建设。推进市、县疾控中心项目 建设,确保市公共卫生中心2022年10月底前投入使用。推 进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疫情救治项目建设,依托鄂西南重大疫 情救治基地、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及市三医院传染病专科, 建设省级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健全平战结合、分层分类分 流的传染病救治体系。提升气膜实验室和县域核酸检测能力, 确保24小时内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开展新冠肺炎防控 知识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
12、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 家庭的“六进”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责 任单位:市卫健委)(九)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25 .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会展中心、 三峡国际会展中心、三峡国际博览中心、大剧院(音乐厅)、 美术馆、新科技馆、高新区文体创意中心(图书馆、文化馆、 档案馆);改建市图书馆、虢亭区非遗展示馆和图书馆及配 套设施项目,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面提档升级。(责任单位: 市文旅局)26 .丰富文化惠民活动。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 持续推进“送文化送体育下乡”,探索建立戏曲下乡、电影 下乡、图书下乡、比赛下乡等服务常态化机制,免费推出图 文展览、非遗展示、文
13、艺表演等惠民活动。持续组织开展“百 馆(站)千村文化结对”和“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文化下 基层”活动,以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现以文化人。(责任单 位:市文旅局)(十)逐步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27 .实施“筑堡工程”体育健身场景建设。以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为目标,开展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建设,组织体育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活动,积极宣传体 育文化,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提升居民 参与率、场景应用率、群众满意率。(责任单位:市文旅局)28 .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各体 育社团及民间组织的力量,以点带面,通过举办各类全民健 身赛事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全民
14、健身。每年举办市级 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文旅局)29 .推进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免低开放。市、县两级公共 体育场馆实行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法定节假日免费开放。 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 服务。加强市、县两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巡检维修工作,通 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选择专业体育维修服务公 司承担公共健身器材巡检、维修、保养、超期拆除提醒等工 作,保障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使用安全。(责任单位:市文旅 局)(十一)积极提升养老服务质量30 .推进养老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亚行项目等养老 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全市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建 设。实施
15、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 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所以专业照护失能、部 分失能特困供养人员为主业的县级供养服务机构。(责任单 位:市民政局)31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建 院规模和性质开展养中办医、医养融合和医养签约,2022年 底前,实现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按照“老旧 小区改造一批、公租房提供一批、物业+养老服务打造一批” 的思路,通过“政府+社会力量”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 施。到2025年,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至少建设1处综 合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全覆盖。(责 任单位:市民政局)(十二)系统提升政务服
16、务质量32 .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 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域通办”, 大力推行“只说Yes不说No”、告知承诺制和超时默认等做 法。着力推进智能审批,坚持把“智简审批+精准监管”作 为“放管服”改革拳头产品一抓到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全面落实“六多合一”“标准地”改革举措;围绕个人全生 命周期,为群众提供从出生、入学到就业、就医、养老的全 链条服务;围绕企业开办全生命周期,推行一业一证、简易 注销、信用监管,为企业提供从准入、准营到变更、注销的 全过程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33 .加快建设城市大脑。突出“六城五中心”决策辅助
17、手段、城市治理现代工具、民生服务实用平台和产业要素倍 增器“四个定位”,进一步优化数字底座、丰富应用场景、 建强城市大脑、落地部门小脑,力争2022年12月底完成城 市大脑和部门小脑相关应用场景建设。(责任单位:市政务 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34 .推进政务公开走深走实。优化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平 台,探索区级数据开放平台共建共享模式。深化基层政务公 开,强化县市区测评指引,扩大村居公开覆盖面。强化政务 新媒体监管功能,提升技术监测能力。探索网上政府在社会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创新应用场景。推动12345 便民服务提质增效,建立行业知识库建设维护机制。加快智 能客服机器人建设。深度融入“宜网
18、统管”三级城运指挥管 理体系,落实“吹哨报到”制度,实现部门协同联动,提升 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四、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市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联 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推动重大任务、重点项目等,统筹协 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见附件)。 将实施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切实 举措,作为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动实施。(二)强化监督评价。强化对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 过程监管,实施动态监测评估,积极开展公众评价,定期向 社会公布评估评价结果,将评估评价结果作为指导改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公共 服务质量 提升 行动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