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io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 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A.会制作工具B.有爱美意识C.懂得人工取火 D.掌握磨光技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 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房屋结构样式 B.农作物的种类 C.使用火的水平 D.石器制作技术.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可用于研究()A.早期人类的采集生活B.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
2、C.禅让制度的建立演变D.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A.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B.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D.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如图文物出土后,专家发现其内壁有“令克(召公之子)侯于偃(燕)”的铭文。史记燕召公世家中有“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的记载。二者相互印证了()A.分封制的实行8 .武王伐纣的史实C.禅让制的出现D.青铜祭祀的盛行.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 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
3、现则是()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C.青铜铸造D.瓷器烧制6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 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封建制度正在逐步确立7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C.诸侯割据混战日益扩大D.人民遭受的灾难更深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秦朝廷尉李斯认为:周制定的这个政策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周王室 的亲戚获得土地后,便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 避免再次出现政治灾难,秦朝采取的措施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 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秦朝实行郡
4、县制,全国分为 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 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 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 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C符合题意。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建立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度等知识。 本题考查了秦朝建立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度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 解。12 .【答案】D【解析】如图是我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促进交流巩固统一。
5、秦始皇下令废 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 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ABC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3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御史大夫, 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 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秦朝,秦朝统一中国后,秦 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
6、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 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官员都由皇帝任 免,不得世袭。秦朝时期,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社会组织。 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 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C符合题意。材料体 现的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ABD无关,排除。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7、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4 .【答案】B【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 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 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 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喊出了 “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 ”、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
8、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 史实。15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西汉建立之初,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皇帝的马车 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可知,汉初之时,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 战乱,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口锐减,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府库空虚,物资极度匮乏。针 对这种情况,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把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生产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故西 汉初年,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项正确;增加人口数量、进行土地分配内容表述不 全面
9、,排除AB项;实现国家统一和稳定不是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排除C项。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以及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题主要考查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以及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 与理解。16 .【答案】C【解析】由“从这一时代起,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恒不变 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可以看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 说地位空前提高。结合所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 确立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可知,文中的“这一
10、时代”开始于汉武帝时 期。故选:Co本题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本题以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7 .【答案】C【解析】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 析(分解)。与此相关联的措施是实施“推恩令”。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 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 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 方的
11、控制。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o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8 .【答案】D【解析】据题干“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可知,题 干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势力膨胀。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故选D。本题考查东汉的兴衰,知道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本题考查东汉的兴衰,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9 .
12、【答案】D【解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实现了同西域的联系往来,D项正确; 题干没有体现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排除A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没有建立了对新疆有效的管辖,题干体现的是联系往来,而不是管辖,排除B 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没有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题干体现的是联系往来,而不是民族融合,排 除C项。故选:D。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考查学生对张骞通西域的影响的掌握。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旨在考查学生对张骞通西域的影响的的掌握和对选项的辨识分析 能力。20 .【答案】B【解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 此基础上,
13、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一今新疆地区一中亚、西亚(安息)-欧洲(大秦)。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掌握,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21 .【答案】D【解析】由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 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 的历程”可知,这说明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ABC三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信息不 符,排除。故选:Do本题
14、考查司马迁与史记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注意对材料的分析,掌握司马迁与史记的相关知识。22 .【答案】A【解析】由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指出,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前,已三分天下,因此证明其策略正 确性的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故选:Ao本题考查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229年, 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本题以三国鼎立为背景
15、,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3 .【答案】C【解析】根据“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江南地区 得到开发。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 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 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C项正确;游牧民族的内迁不会出现这 种情况,排除A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在西晋之前,排除B项;北方民族融合不会出现“百姓乐 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16、”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4 .【答案】C【解析】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东汉灭亡后出现了三国鼎立的 局面,后来司马炎废掉魏国皇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亡,统一全国。西晋灭亡后,司马睿 在南方建立东晋,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420年,东晋灭亡,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后来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 周合称北朝。故选:Co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更替,知道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三国两
17、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更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5 .【答案】A【解析】阅读表格,根据其内容可知,三国中魏国政权的实力最强。因为三国中魏国的户数、人 口数、兵士最多。故选:Ao本题考查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知道三国中魏国政权的实力最强。本题考查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6 .【答案】C【解析】秦始皇穷兵薮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 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 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导
18、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 就有“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法律残酷。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秦的暴政。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 史实。27 .【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 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 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观水之战中大败。“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 D项正确;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
19、军与袁绍之 间发生的战役,排除B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泗水之战的相关史实,“公元383年”“前秦领袖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泄水之战的相关史实。28 .【答案】A【解析】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 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在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是对西汉时的文景之治的成果的描述。 颁布“推恩令”的是汉武帝,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广东省 广州市 海珠区七 年级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