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项目总结报告.docx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项目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项目总结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项目总结报告一、项目建设整体情况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以园艺技术为龙头专业,带动园林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技 术、畜牧兽医四大专业共同发展,成为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群之一。目的是发挥专业群“资 源共享、协同共进”的效应,推动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提供新动力。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优质校建设办公室及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生物技术工 程系认真学习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的 通知(鲁教职字(2017) 4号)精神和学院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的要求,以 优质校建设为引领,以增值提效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人才培
2、养模式改革、课程 建设、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专业群协同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服务区 域经济的能力。通过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 养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全国样板支部建设;校企合作完成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 项目验收;获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29项,获得省级标志性成果40项,大大提升了现代农 业生产技术专业群的建设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实施了 “名师工作室建设带动,产学 研协同育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建成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学团队服务社 会能力明显增强;秉承学院服务办学理念,主动贴近区域经济发展,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提供效能
3、。根据建设任务要求,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项目组对完成情况和建设目标达 成度以及取得的成效、经验、特色等进行了全面总结,形成如下总结报告。二、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创新完善了 “多方联动、协同育人”的联合办学体制机制按照“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总体要求,以济南市绿色、有机农业为引领, 基本形成了适应我市农牧业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布局,逐步探索形成“多方联动、协同育 人”联合办学体制机制。与企业合作,探索建设了现代学徒制特色的海利尔学院和科赛基 农学院,实践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实施专业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1.创新形成“多方联动、协同育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1)成立现代农业生产
4、技术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 参与,成立了由“政、行、企、所、校”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表1现代农业表2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建设资金中期使用统计1.体制机制创新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3.课程体系构建4.师资队伍建设5.实训条件建设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7.专业文化建设8.对外交流与合作资金分配建设项目资金支出(单位:万元)2019 年2020 年2021 年2022 年总计资金使用1.体制机制创新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3.课程体系构建4.师资队伍建设5.实训条件建设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7.专业文化建设8.对外交流与合作学院为加强对优质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
5、金使用效益,保证建设项目顺 利实施,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山东省优质高 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系部实际情况,按照学院制定的学院优 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1 .明确资金使用原则。对优质校建设资金管理遵循“集中使用,突出重点,总体规划, 分年实施;项目管理,绩效考评”的原则。资金纳入学院总体预算,按照专账核算、专款 专用,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不得挤占或挪用。2 .健全资金管理机构。所有项目资金由学院计财处统一管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项目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规定,按项目分别设立专门规范的 财务账目,加强日常
6、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按照投资计划要求,管好用好名校建设资金。 3.规范资金使用流程。各项目组根据学院建设方案,在项目正式启动前,制定所承担 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经学院名校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项目启动后,填写经费审批 表。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经费的申报立项、可行性论证、效益分析等管理.,并对专项资金 使用的审核、管理、考评和结果全过程负责。4 .发挥监督审查作用。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监督检查制度,自觉接受上级有关审计、 检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学院纪委(监察室)负责对优质校建设经费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 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经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项目完成后,优质校 建设领导小组组织
7、纪委(监察)、教务、计财等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 行检查和绩效评价。四、项目建设整体成效与成果(一)项目取得的标志性成果5 年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在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具体见下表。表4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标志性成果表序号标志性成果表国家级(项)省级(项)12合计(二)项目贡献与示范1 .党建工作扎实,高水平团队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山东省优质校建设,现代农业生产技 术专业群在高水平团队建设成效显著,示范作用明显。2019年,该支部获得山东省教育 系统基层党总支荣誉称号;2021年,该支部又获得济南市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先进集 体;2022年,获得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8、建设单位。系列党建工作成 绩的获得,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团队履行“一岗双责”,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结 果,对职业院校高水平团队建设示范作用明显。2 .专业建设突出,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 生产技术专业群立足区域农业产业,坚持“志愿服务+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三结合,全面 助力乡村振兴。三年来,在项目建设、教学成果奖、课程开发、技术指导等全方位创新工 作,取得150余项省级以上成果,2022年6月,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乡村振 兴优质校”,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认可。3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专业招生逐年增加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探索了山东
9、省现代学徒 制试点并顺利通过验收;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了系列的工学交替,并取得显著成效。学生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级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10余项奖项,培养山东省齐 鲁工匠41名。同时,高水准的专业建设,吸引大量的学生学农爱农,2022年,学生在校 人数达到1387人,创历史新高,在全省涉农专业在校生人数中,排名领先。五、项目具体建设情况与成效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和品牌的关键载体,是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根 本途径。依托山东省农牧渔业大省优势,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中产前(化肥、农药、机械 等领域)、产中(园艺、园林、畜牧等领域)、产后(农产品(食品)加工、营销等领域) 构建现代农
10、业生产技术专业群。(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产教融合,成效显著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紧密合作,以“校企融合,项目导向”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为切入点,重构和优化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园艺技术专业被认定为国家骨干专业, 同时完成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项目。参与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专 业教学资源库3个。立项或完成申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立项山东省社区教育精品 课程资源1项。编写省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和I省级协同创新平台1个,省级协同创新 项目3个;参与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4个,牵头或参与开发高职专业教学 指导方案4个。(二)以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
11、作室为平台,打造“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示范引领、 协同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山东省职业教育教 学名师1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1人,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1个,省级优秀 教师1人。教师立项省级以上项目4项,授权完成实用新型专利3件,指导市.级大学生科 技创新1项,发表论文10余篇。教师获得市、省级以上综合荣誉9项,4人次获得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8人次获得省级以上 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三)以省“十三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载体,构建集科研、实训I、创新创业、 培训于一体的山东省
12、绿色农业综合服务公共实训中心新建校外实训基地2个、完成扩建1个校内实训室,在合作企业建设2处“厂中校”, 扩建校内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成“校中厂”,把“绿色综合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实训平台。2020年,获得山东省优质协同创新中心,同时立 项成为中国插花技艺传承创新平台。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对优质校建设难度估计不足,项目建设资金不到位,致使许多项目尤其是实训条件 建设任务无法按原计划开展,影响了建设进度和质量。改进措施:在上级领导下,与行业企业一起,创新建设思路,创新管理制度,切实将 优质校建设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围绕中心,把握重点,着力解决难度大、
13、进展 慢的建设项目,争取提前或按期完成建设项目。2 .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专业领域不匹配,专职教师人数少,致使各专业建设推动力度 不大,是项目建设的内阻力。尽管我们充分利用了行业优势、区域优势、传统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了由行 业知名专家、企业技术能手和学校专业带头人组成的专业课程建设领军团队,这个领军团 队在优质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专业建设团队包括教学骨干队伍 还在锻炼、成长过程中,思想认识水平、业务能力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逐步提高,还没有 完全担当起优质校项目建设的历史重任,离社会、企业对以专业、课程、工学结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要求有一定差距。改进措施:
14、组建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构成技术团队,开展技术服务,锻炼教师的实践 能力;同时,将优质校建设项目细分,按照项目驱动,一方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又 可以使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此外,选送更多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不断提高教师能力。3 .工学交替实习的校企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改进措施:尽量做好教学的平衡安排,在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应及时有效,说 服要专业、客观,通俗易懂,能让其主动接受安排,工学交替实习时间还可根据实际情况 稍作调整。4 .顶岗实习跟踪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每年顶岗实习学生涉及的专业多、人员广, 就业企业较多,地域分布分散,然而受经费少的限制,许多要开展的工作无法进行。改进 措
15、施:增加经费投入。生产技术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专家名单委员会职务姓名专家来源及职务理事会的工作隶属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现已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重 新修订完成专业群内各专业发展规划、审定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师资队伍建设五年 规划,同时开展毕、出生就业质量和企业满意度调研。根据专业“农时互聘”和校企“共培共研共育”机制,深化校企融通方式,在互利双 赢的原则下,融专业教师专业理论优势和企业专家实践指导能力于一体,由学校和企业共 同建设成了 “双师”工作站。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专业教师每 月至少到企业进行2次技术指导,同时利用寒暑假进行企业锻炼。另一方面,在学校建
16、立 “企业专家工作站”,聘请协会、学会专家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讲座和兼 课。2 .合作建设“现代学徒制”的特色无3 .建成专业群内诊改机制(1)成立专业群诊改机构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需要,联合企业行业专 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的作用,成立了现代农业专业群诊改小组,全面推进专 业群常态化诊改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2)开展专业群诊改工作根据学院有关国家诊改试点工作复核要求,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4个专业按照学 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生物技术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了各专业 的“十三五”专业建设方案;根据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要求,从专
17、 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四个层面在平台开展诊改工作。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群共完成 4个专业的诊改,制作核心课程标准12个,制定教师发展规划19人次。4 .全面实施了专业群内各专业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学制改革在专业群内全面实施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学制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进因材施教、 自主选学、分层教学,加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指导。构建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 生涯导向的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农、也生 产技术专业群内四个专业全面实施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学生实习学分置换。(二)创新实施了 “校企双线,四段递进,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18、规划,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根据专业群内技能型人 才多样化成长需要,对接济南市产业链建设,重新定位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创新实施“校企双线,四段递进,双证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模式。依托全国农业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山东省现代农林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联合合作企业和省内涉农专业中高职学校,结合国际先进的行业职业技术标准,牵头完成 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订工作,应用于高职和中 职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类专业教学。1 .实践了 “校企双线,四段递进,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 工作室、山东省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研发中
19、心等山东省技术平台和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 目,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理事会”,广泛进行校企合作,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项目开发、 技术服务,探索开展“校企双线,四段递进,双证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3月9月,分别与企业开展了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合作培养学徒。安 排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到企业学徒实习1个月,学生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企业 的好评。2020年4月,第三批1+X证书制度“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和“宠物护理与美容” 两个试点申报工作已经完成,这是生物技术工程系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和关于在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等文件要求的具体实 施
20、。生物系派出6名教师参加粮农食品安全评价(中级)培训并获得考评员证,派出3名 教师参加“宠物美容与护理”培训并获得考评员证,9月份2018级园艺技术、食品营养 与检测、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学生中遴选出135名考生参加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考核,有127 名通过,通过率达94.2021年6月开展第二次考评工作,报名学生150人,通过134 人,通过率达89. 3乐 宠物护理与美容“X证书”正在备考中。2019年以来人才培养质量 显著提升,挖掘中国插花“花艺”技艺,积极探索“花艺”技艺传承在教书育人中的应用, 深化校企合作,加大对教师及学生的“花艺”传承教育,中国传统插花技艺传承平台立项 为山东省第三批技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农业 生产技术 专业 项目 总结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