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 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 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 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相反而皆相成 也”。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 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
2、的学说,他们对 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 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 “心 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 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 章)和“不自见” “不自是” “不自伐” “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 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 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
3、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 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讪(曲),无见 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 十分明白。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 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 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 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 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
4、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关尹喜和书记等“小人物”,他们就像我国传统戏剧里惯于插科打浑的 “丑角古今杂糅的创作手法既真实还原了古代人物、生活场景,又因现代语言、情 节、细节的不断插入,让读者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 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D.“关尹喜和书记等人,反而是有着笃诚向上、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的正面人物”错误, 关尹喜和书记等人实则是更为迂腐可笑的一类人,并非正面人物。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这实际上是鲁迅自己的写照,也体现了他对老子的爱惜和同
5、情”错误,这篇小说并非 作者的自况,而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批评。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从人物塑造看,烘托老子的形象。关尹喜等人“打着拱,说道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 天,听听先生的教训”“老实说,我是猜他要讲自己的恋爱故事,这才去听的。要是早知 道他不过这么胡说入道,我就压根儿不去坐这么大半天受罪”“这家伙真是,心高于天, 命薄如纸?先是对老子热情有加,后又出言调侃讥讽;“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 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 八歪斜、人们听老子讲学昏昏欲睡,东倒西歪,这些“小人物是对老子徒做空谈的一 种讽刺。从情节角度看,“打
6、着拱,说道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有四个 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太快了,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所以要请他 补发些讲义”“关尹喜但看见留不住.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老子再三 称谢,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楼,到得关口,还要牵着青牛走路;关尹喜竭力劝他上 牛,逊让一番之后,终于也骑上去了”,正是关尹喜等人留住了老子,请老子讲学、编 讲义,送老子出关,构成了故事的主线。一众“小人物”推动小说情节发展。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创作手法的能力。古今杂糅是把古代和今天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小说中主要人物老子一心出关,无为无不为、顺其自然等性格大致都有典籍记载上的依 据
7、,其中出关被拦截,被迫写道德经五千字等内容的虚构也是可能发生的情节,这 种写法遵循了历史真实性的原则,但“有意颠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把英雄拉试卷第10页,共23页 下神坛,让圣人回到生活”,回归人的真实状态。小说次要人物关尹喜和书记等大都出于虚构,“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 失措。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这就 是稿子”“他那里会有恋爱故事呢?他压根儿就没有过恋爱”,小说中插入大量现代语言、 情节与细节。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关尹喜和书记等“小人物”,他们就像我国传统
8、戏剧里惯 于插科打浑的“丑角工结合文本二“他以冷嘲热讽的幽默笔调剥去了历史人物的传统荣誉,扯掉了浪漫主义历 史观加在他们头上的光圈,使他们脚踏实地,回到今天的世界上来。他把事实放在与之 不相称的时代背景中去,使之脱离原来的历史环境,以便从新的角度来观察他们”分析, 小说中古今杂糅的创作手法既真实还原了古代人物、生活场景,又因现代语言、情节、 细节的不断插入,让读者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比如选文描写众人听讲的过程,“大 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书记先生竟打 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为面子起见,人们只 好熬着,但后来总
9、不免七倒八歪,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大家如梦初醒,一时站不起身, 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他们根本听不懂老子在讲什么,因此讽刺了 关尹喜等一大帮假充文化人,喜欢所谓的虚无的“国粹”而不管自己是否真懂的媚俗从众 风尚。小说以古今杂糅的写法一方面讽刺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也讽刺了当 时已病入膏肓的中国社会中人们不切实际、空谈道德(崇尚空谈)的做法,从而使小说 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孟轲,骆(ZO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 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
10、 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 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骆子之属。(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 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 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展。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
11、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 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 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丙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客 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
12、充乎天地,放乎 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 此而已矣。(节选自苏轼孟轲论)【注】比:替。耨(nou):锄草。梃:棍棒。穿布(yu):穿墙(偷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迁远而阔于事情/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11.下列对文中加
13、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进攻 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从,同纵”;衡,通”横工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 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C.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试卷第12页,共23页 要孝顺。D.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 合称为“五常”。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
14、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 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B.孟子面对梁惠王利国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运用比喻论证 来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C.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 “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D.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道,并不是神秘高深,而只是从最粗浅的办法做起,不 害人、不偷盗而已。因此孟子的观点不是靠空虚的道理来支撑,更简洁明了,易懂易行。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15、汉语。(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庵。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4.梁惠王想洗雪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案】10.B 11. C 12. C 13. (1)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不夺得国君 的地位不会满足。从来没有讲求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没有讲求义的人却轻慢君王 的。(2)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做到这样了,天下人就会称 赞你是个仁人了。 14.孟子建议梁惠王对百姓施行仁政,在物质生产方面,省刑罚、 薄赋税、深耕易耨,在教育方面,要修养孝悌忠信品德。【解析】10.本
16、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 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不能用”的主语是宣王,“适梁”的主语是孟子,因此在“不能用”后断开,排除AC; “不果所言”此处的“果”作动词,意思是“认为有成效 故“所言”作“果”宾语,在其 后断开;人名前后一般停顿,虚词“则”前一般停顿。据以上分析排除D。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不正确,“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弟。故选C。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错误,未
17、直接地批评,而是从施行仁政就会让百姓主动归顺, 不必引起战争的角度来委婉告知。故选C。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 “苟”,如果;后”“先 意动用法,把放在后面,把放在前面;“庵、满 足;“遗、抛弃;“义”,讲求仁义,名词作动词;“而。却;“后”,活用为动词,轻慢、 瞧不起。(2) “克、约束;“一日,一旦;“归。称赞,称许。1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整合的能力。从“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中得出国家方面的原因,物质方面应 该提升生活水平。从“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 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
18、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 民”得出在教育方面,要修养孝悌忠信的品德。参考译文:甲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 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 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 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 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 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 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
19、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 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乙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 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大 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 士人平民说怎样试卷第14页,共23页 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 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 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 兵车的国家里
20、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那他们不 争夺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讲求仁的仁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义的人却轻慢自己 君王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利呢?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 的。(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西边又割给 秦国七百里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尽洗此恨,要怎么 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 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 忠诚、守信的
21、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 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 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 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有仁德的人天下 无敌。请大王不要怀疑!”丙孟子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不去害人的善良之心,这个世 道上的仁德就可以用不完了。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和穿墙偷盗之心,世间的 义也就用不完了。” 所以说:孟子的道理开始于非常粗浅的常识,而在精密之处又 达到极点。充满天地之间,传播于四海之内外,而
22、毫厘之间的细微事物都有所论述。呜 呼,这正是他之所以成为亚圣孟子的原因!后世研究孟子的人,不研究其他的方面,也 必须重视这一领域。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李德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李僧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本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花里逢别起笔,自去年春天在长安与友人分别已一年,花开花落,诗人触景 生情,不由引发下文对世事变幻的感叹。B.颔联“世事茫茫”既指个人命运,亦
23、指国家前途。因为友人不在身边,又是面对黯然 无光的春天,所以导致诗人忧愁苦闷,低沉失落,无所作为,一筹莫展,难以成眠。C.尾联诗人登楼望月,借明月这一特殊意象,传递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李彳詹早日来访畅 叙友情的急切之情,点明了寄诗的用意。D.本诗语言平白晓畅,无穰丽绝艳之词,首联因花思友,尾联因讯登楼,中间四句自 述近况,于质朴浅切中流露真挚的感情。15 .后人评价此诗是“仁者之言”,但又是“不负心语、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答案】15. B 16.“仁者之言”是指诗句中蕴含着诗人牵挂百姓疾苦的爱民情怀(仁 心仁德、忧国忧民)。诗人看到百姓贫穷流亡,觉得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深感惭愧, 是心怀天下、
24、忧国忧民的官员形象。“不负心语”是指诗句中真实坦诚地写出诗人进退 两难中的挣扎与无奈。他因疾病缠身想辞官归田,但又因邑上流亡的百姓而心中有愧。【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语言和情感的能力。B. “面对黯然无光的春天”说法错误,“春愁黯黯。指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低沉暗淡的 愁绪。“黯黯”指的是诗人愁闷的情绪,春天是美好的,但诗人只有忧愁苦闷。故选B。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诗人形象和情感的能力。颈联“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的意思是指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 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1) “仁者之言”是指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评论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河北省 承德市 一中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