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模式的实验报告.docx
《2023年学校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模式的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校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模式的实验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模式的实验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体化”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更新与发 展。学校向社会开放,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育人网络,从 而优化学生的校内外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各方积极 参与社区德育,形成德育社会化的新格局;注重校外活动的开展,重 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德育工作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形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通过建立 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 帮助家长树立对的的教育思想,改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因此,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
2、 基本任务,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机制有助于强化中小学 德育工作。加强和改善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 各个方面都要一起关心和支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 配合,互相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有助于净 化学校、家庭与社会环境,建立健康和谐的道德教育环境。因此,构建 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机制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规定,一、课题的提出理论背景:训,以他们为主体组成家教讲师团和督导队,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和 督导。以法制启蒙教育团协同公安、司法部门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如:运用周会
3、课、政治课,组织学生学习各种法律,聘请法制副校长 到校给师生上法制课,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3、搭建拓宽一体化的教育平台学校和社区的沟通是国际社会的共识。20世纪5 0年代美国学者 奥森提出: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它应积极与社区架设各 种桥梁,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2 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召开的面 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所提出的报告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 进一步提出:“要想形成21世纪规定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传统的 模式,也许其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 与社会。”这正是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一体化的精神。搭建拓宽教育的平台,是塑造未成年人美好未来的重心。
4、积极开 拓学校对未成年人教育的新领域,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军事化 训练、鼓励学生写科技论文、搞科技发明等形式,陶冶学生情操,使学 生受到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组织学生擦拭公共设施,打扫街道, 增强了他们的公德意识。把未成年人教育向社会延伸,填补学校、家 庭教育之外的“真空”,通过搭建拓宽教育平台,让学生到社会上开展各 种主题性社会实践,使学生树立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 教育互动。4、充足发挥实践的作用,形成整合向上的教育合力(1)、家庭教育注重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鼓励孩子参与实 践。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者,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的重要场 合,经济上的联系,生活上的依赖
5、,使学生和家长形成了极为密切的 关系,极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家长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对 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和引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这是学 生参与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与 孩子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参与社会实践之后,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 感受,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帮助孩子总结和提高。父母对 孩子进行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性的积极的双向沟通关系, 这样才干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教育活动能在父母、子女之 间顺利进行。(2)、学校教育要发明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 方面的联系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不是没有得到
6、 开展,而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广、影响不深的缺陷,这源于社会 支持的不够、学校改革的力度不够、家庭渴求的愿望不够。学校在办 学思想上重视社会实践,在活动组织上做到求实创新,做到排除万难, 坚定信心,开拓新奇、简朴可行的实践方式,才干争取到社会、家庭更 多的信任,把培养学生的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3)、社区教育要具有长远的利益观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走出 家庭,走出学校,走向广大的社会,必须依托于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提 供机会,提供条件,给予指导,必须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教育基地。社 会教育力量要可以充足结识到实践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应当把组织社 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社会工程来抓,不逃避,不推诿,共
7、同关心祖国 的下一代。因此,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是实践能开展的保障。没有社 会的支持,实践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社会的支持,实践就成了空中楼 阁,可想而不可行。社会教育力量只有具有长远的利益观念,才干变被 动为积极,得到自己需要的人才。社会教育力量树立了长远的利益观 念,才干满足学生从课外实践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需要。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人不是孤立的人,人所接受的教育也不是 孤立的教育,科教兴国的战略必然规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 育为培养人才进行最充足的联系。一个人潜能的发挥需要机会和合适 的土壤,实践为人施展才干提供了条件,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整个社会 大环境的重视,学校的精心组织,家庭
8、的积极配合,从而使实践在家 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教育焕 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各有特点和作用,但是,各自的作用 都是有限的,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优势互补,才干 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我校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紧紧依托家庭、社 区这两支强有力的队伍,开辟出一番崭新的天地!参考文献1.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初探金鸡亭中学 张亚玲2,加强学生德育,构延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 黄石市磁湖小学 高炜.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初探 上海市开元学校 蒋怀峰 吴金明3 .学校、家庭、社区的协调、联系、互动和促进课地实
9、验结题报告 黄光华 张涛.德育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古春笋1、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一 个新旧观念互相摩擦、矛盾乃至冲突的新时代。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 对教育的结识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扩展。一是由人生某一阶段的教育扩 展到终身教育,二是由单一的学校教育扩展到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因此,现代教育在内涵上成为一种大教育。大教育的发展是沿着两个 方面进行的,一是社会的教育化,二是教育的社会化。学校、家庭、 社区的教育合作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主 题,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 0 232023年)也 明确指出:“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
10、势,充足运用社会资 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是学校德育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2、20 2 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实行纲要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新阶段。以德治 国的理论强调,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是互相配合、 互相促进的。3 . 1 9 9 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把素质教育从理论上的 争议正式转到国家的立法上来。强调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学校、家庭、 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 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研究与实践背景:目前学校德育与家
11、庭、社区教育存在不同步、不协调的现象,当前的德育工作面临严重的困境和挑战。从家庭教育来看:家庭教育环境往往被一些家长所忽视,父母 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学校德育目的、社会道德准则相偏离, 导致孩子在不同的思想观念面前不知所措,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 长。部分家长缺少家庭教育知识,放弃家长应尽的责任,把教育的责 任推给了学校,推给了社会,导致对孩子的品德不能形成全方位教育。从社会环境看:封闭型的学校道德教育已不符合现代德育发展 的趋势,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随着科学技 术的飞速发展,外来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使人们原有的相对稳定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了较大变化。
12、社会文化氛围与学校德 育目的的不一致,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巨 大影响。这种社会环境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创新的机 遇。从教育现状看:教育责任往往由学校独自承担,学校、家庭、 社会三方的教育合力还没有形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存在着教育责任 不清、工作机制不完善的情况。有时三方面的教育甚至脱节。教育目 的的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状况,让未成年人感到无所适从。因而难 以达成抱负的教育效果。基于以上背景,积极探索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机制 无论对学生、对施教者,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的提出:美国教育家A威尔森提出:“个人的道德在家庭里、学校里以及社会中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学校 家庭 社区 德育 一体化 模式 实验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