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卷 含解析.docx
《重庆市三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卷 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三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卷 含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峡名校2022年秋季联考高2025届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 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2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 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材料一:我的梁庄在人民文学发表之
2、后,获得了一些好评,但说实话,我并 不认为梁庄的价值和它的文学性就有多么的高。我认为,它的启发性,即它 所呈现的一些新的视野和可能性要大于它本身的价值。那它为什么让人有震动之 感?它只是写出了一些真实、现实与事实,但这些故事、细节早已普遍存在于中 国乡村大地,并且还在继续。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创作,除了理论上的一些必要条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 与作者灵魂相关的那一部分。作者要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 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这是我们 必须清楚与正视的一件事情,不管我们如何真诚,对于我们的书写对象而言,我 们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必须要有真
3、正深入的行动,不管是主动的“卧 底”,还是被动的“流浪”。而行动的前提是谦卑。谦卑是什么呢?譬如托尔斯 泰关于俄国农民和贵族的思考,它必然涉及自我,有着自我心灵的紧张、痛苦与 冲突,是一种深刻的原罪感,所以,即使在82岁的高龄,在中国早已是“知天 命”的年龄,他还要为此离家出走;譬如卡夫卡写变形记,那就是他自己的 心灵所感受到的无可比拟的压抑;譬如你走在中国大地上,矿山、小镇、城市、 原野,你不只是个思考者,你还应该是他们,试图以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然 后反观自我,谦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开放和贴近的关系,不只是 审视、批判,更不是自恋或一种修辞,那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情感,
4、你 要感同身受,不但要体会到他们的疼痛和黑暗,还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 的点位在哪里,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真正的理解。(摘编自梁鸿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材料二: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在中国的登陆和中兴,相隔了一百年的时空,从20世纪 的20年代,到新世纪的10年代。百年之间,先是报告文学逆风而起,一批写实 性书写的大将横刀立马,撅起了中国报告文学界的一次次风起云涌。时光荏苒,整个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的报告文学年代,一大批报 告文学横空出世,参与了中国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构成了最纯正的知识分子写 作,其影响甚至盖过了小说与新诗的势头。然而,十年后,报告文学式微,从此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 .
5、 C【解析】C 非虚构在报告文学逐渐走向沉寂的背景中产生并迅速发展直至顶峰状态”错 误。原文为“非虚构从一株小苗,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与风靡8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 学抗衡,形成了两座山峰”。故选C。2 .D【解析D.“但十年后,这种作用渐次消失”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十年后,报告 文学式微读者也觉得曾经他们喜欢的报告文学已经蓬头垢面,其思想锐度,哲学深度、文 学维度与情感温度,都今不如昔”可知,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所具有的解放思想和启 蒙的作用是否在十年后渐次消失不能确定。故选D。3 . B【解析】A. “我要有能力知道在这一群人一一外出打工者艰辛的生活背后的某种普遍性” 能够证明
6、材料一中“还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在哪里,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 境有真正的理解”的观点。B.是关于非虚构写作中,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不能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C.是梁鸿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事,可以证明材料一“我们要 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 不是观念生活”的观点。D.是说梁鸿反思自己对梁庄的情感和自己的心态,可以证明“你 还应该是他们,试图以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然后反观自我”的观点。故选B。4 .“谦卑”指对待书写对象的做法。写作者要低下身来深入了解他们,用他们的眼睛来看 待世界,并反观自身。“谦卑”还指对待
7、书写对象的情感。写作者要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们 的生活和情感,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真正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从作家层面说,深入生活,与书写对象同悲同喜,创作出反映时代特点的具有社会影响 的非虚构作品。从刊物层面说,要有明显的导向,对非虚构作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将 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国家的高度。从借鉴报告文学的层面说,创作者要明 了两者区别,发挥非虚构写作“生动灵活”的优点,避免小而碎的缺点,立足真实,推动非 虚构写作持续发展。【评分标准: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C【解析】C. “这是他遭受挫折后不得已的选择”错,根据文章
8、第二段“他就打定了主意” 以及后文内容可知,苏秦决意离开原先华贵的瓦釜书院,来到荒野之中苦修,这是他主动放 弃平庸与舒适后的选择。故选C。7B【解析】B. “这主要是因为他回家后受到了妻子和大嫂的冷遇,让他倍感亲情的冷漠和 世态的炎凉”分析错误。根据“住进草庐,苏秦心底深处的那股烦躁急迫消失了。他意识到, 自己的学问面上渊博,却缺乏专注一点的精深”可知,苏秦烦躁急迫的原因是没有意识到自 己失败的原因。故选B。8 .第一阶段:梦幻破裂,离家苦修;第二阶段:修筑草庐,重归平静;第三阶段:卧薪尝胆, 大彻大悟【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以忠犬的待遇和忠诚,衬托苏秦的善良和对理想
9、的坚守,使人物形 象更丰满。情节结构上:添加忠犬救主的故事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有了一层奇 幻的色彩。主题表现上:“忠犬”象征着苏秦对理想的坚守,也象征了父亲对苏秦的理解。 暗示文章主旨。【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答案D【解析】“自光顺门入大内” 一句,“大内”作“入”的宾语,故应在“大内”之后断开, 排除A、C两项。“留禁中三日” 一句,“三日”作“留”的补语,故应在“三日”之后断开, 排除B项。9 .答案B【解析】B项,“考中进士,一甲二甲即授官职,三甲学习三年再授官职”说法错误,考中 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三甲学习三年再授官职。10 .答案D【解析】D项,“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
10、就像对待奴仆一样”错误,由原文而观诸权门豪士, 如仆隶焉,瞪然不顾”可知,韩愈对待诸豪门权贵就像对待奴仆一样。11 . (1)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2)(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会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 为耻,(真)糊涂啊。【评分标准】“以。认为;“累”,多次;“旅黜”,排挤贬官;各1分,句意1分。共4分。(1) “身”,自己;“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惑”,糊涂;各1分,句意1分。共4分。14.韩愈写作进学解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 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 部郎中、史馆修撰。【评分标准:答对一点1分,答对二
11、点共3分】【解析】由“愈自以才高,累被撰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 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可知,因为韩愈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 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 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等待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 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 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
12、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正直,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 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弊端,谏官议 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听从,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 江陵府掾曹。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 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 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 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铐平庸粗鄙,近日裴铐回京看望父亲,韩愈写序
13、文为裴铐饯行,而且(在序中)称呼 他的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原因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 蔡州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 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想功劳为第一,李 想对碑文不服。李想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趁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 文。宪宗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可以书写经文传布佛法
14、,三十年开启一 次,开时便年丰人泰。元和十四年正月,圣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临皋驿 迎接佛骨。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才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 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 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这件事。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 张籍关系友好。二人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 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
15、日一 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 的十有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 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长庆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工15.B【解析】“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错误,由第二句诗中的“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 流得很快的溪流)可知,王诗中的“旧呜咽”是指当年想象中家乡的溪声。)16 .同:两首诗都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思考,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异:王诗先写自己在
16、京时对家乡的思念,后写晚年回到家乡后对京都的思念以及对往昔峥 噪岁月的回想,虚实结合,感情丰富深沉;范诗主要写中原父老的故国之思,暗含了自己的 亡国之痛,隐晦地流露出对议和政策的不满。【评分标准:同:2分,异:4分,共6分,其 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2)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3)示例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示例二:谢公住处今尚在,泳水 荡漾清猿啼 示例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符合情景要求即可) 18.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云蒸霞蔚:像云雾彩霞升腾聚集起来
17、一样。形容繁盛艳丽。此处应相容雨后广州塔的美景, 因而选择“云蒸霞蔚”。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 等)。此处指景色盛大,因而选择“蔚为大观”。昂扬向上:形容情绪高涨;奋发有为:指精神振作,有所作为。此处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应 选择“昂扬向上二欣然自得: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此处强调的是满足, 应选择“怡然自乐”。故选B。19 .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 混乱,“按照显示”句式杂糅,应删掉一个;二是成分赘余,“超过多”重复。全部 改对的是A项。故选A。20
18、.本体是“米埃小镇、童话小镇、西和小镇、罗洞工匠小镇”,比喻词是“如同”, 喻体是“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一粒粒珍珠二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镇们在绿水青山间极为醒目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小 镇的喜爱之情。【评分标准: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共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比喻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组成,画线句“米埃小镇、童话小镇、西和小镇、罗洞工 匠小镇如同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一粒粒珍珠”,把“米埃小镇、童话小镇、西和小镇、 罗洞工匠小镇”比喻成“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一粒粒珍珠”,比喻词是“如同”;“青山 绿水间的一粒粒珍珠”写出小镇在“青山绿水”间
19、的醒目的状态,而“珍珠”的喻体则表达 了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21 .而是软骨 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或“比目鱼活动的区域也变了”) 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或“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的”)【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处,从结构形式上来看,与“不是”相 搭配的关联词应为“而是”,构成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组;从内容上看,比目鱼的头骨既然 不是坚硬的头骨,那就是另一种较软的骨头,而横线后文谈到“比目鱼双眼间的软骨”,两 相结合可知,此处应填“而是软骨二第处,所填内容应是引出下文,意在说明比目鱼“除了身体构造变得不同”,还有别的什 么方面
20、变得不同,而后文语境强调的正是比目鱼的活动环境由“水面附近”转向“海底”, 表达重心是比目鱼活动环境的变化。由此可知,此处应填“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 化”,或是“比目鱼活动的区域也变了。第处,所要填写的文句属于结尾句,依据前面的 “所以”可知,所填文句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前面的内容探讨的是“比目鱼眼睛的位置” 问题,故所填文句的主语应为“比目鱼眼睛的位置”,再根据后文语境“而是后天根据环境 和生存的需求发生变化的”中“而是”分析可知,前文的句式应为“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 是”,再根据“发生变化”的提示,故此处应填“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或是“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的”。22
21、.第一段: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是天生的吗?第二段:比目鱼的眼睛为何会移动?第三段: 为什么比目鱼会有这样的改变?【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对文段的概括能力。第一段介绍比目鱼的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 生,是后天变化形成的,所以此段回答了“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是天生的吗? ”的问题。第 二段讲了比目鱼眼睛移动的原因,所以回答了“比目鱼的眼睛为何会移动? ”的问题。第三 段作为总结,讲了比目鱼眼睛的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回答了“为什么比目鱼会有这 样的改变呢? ”的问题。23 .作文(60分)略告别轻骑兵时代,转而向长篇转身,并以坦克集群正面强攻方式重新聚集
22、,成为 宏大叙事的主体方阵,涌现了一部接一部的长篇报告文学。这种转场,由于远离了前沿精神,对现实生活干预的锐度大大减弱,不少报 告文学家徘徊犹豫之后,转场去写国史大事,或写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事件, 或为企业家作传,再无洛阳纸贵的名篇、名作出现。读者也觉得曾经他们喜欢的 报告文学已经蓬头垢面,其思想锐度、哲学深度、文学纬度与情感温度,都今不 如昔。尤其是随着文化的多元,再不是一部精品风靡全国的时代了,新世纪之后, 报告文学越发受人诟病,渐次走向沉寂。在这种大背景下,人民文学成为非虚构的大蠡,以两位河南女作家梁鸿、 乔叶打头阵,闪亮登场。一副青衣扮相,水袖掩面,抛出来梁庄众生相,拆楼记 忆,莲
23、步款款,引喉如鹉,非虚构很快形成了与报告文学分庭抗礼之势。毋庸讳言,非虚构的出现是对报告文学及其致命弱点的一次拯救。人民文 学当时推出的时尚作家当数梁鸿女士,她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是 一个村庄、几户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一种小切面的切片写法,写出了人 性的复杂与命运多舛。如今梁鸿已经实现了从非虚构作家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 人民文学也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了殿堂的高度,有第一国 刊的导引,非虚构从一株小苗,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与风靡80年代的中 国报告文学抗衡,形成了两座山峰。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到底有什么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高与低、大与小、重与 轻、宽与窄的关系。一个是殿堂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三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卷 含解析 重庆市 三峡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秋季 联考 语文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