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知识点总结.docx





《民商法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商法知识点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商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民法总论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 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的任务:保障民事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 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调整对象就是民法规范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 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当事人参与法律关系时, 地位是平等的,决定了当事人必须平等协商,不得对另一方发出强制性 的命令或指示。第二,适用规则平等任何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都平等 地受到民事法律的约束,不享有法外的特权,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 二
2、,权利保护平等。在任何一方的权利受到侵害之后,他们都应当平等 的受到民法的保护和救济。*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其包括两类:1 .该自然人处于持续下落不明的状态(下落不明是指自然人最后的确 切行踪消失后没有音讯,处于生死不明的状态).下落不明的期限为2年2 .须有自然人的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须经法院依法宣告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确定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财产代管人的选任1 .财产代管人的职责.财产代管人的民事责任: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应 当承担赔偿责任2 .财产代管人的变更宣告死亡(推定死亡)构成要件:1 .处于持续下落
3、不明的状态并达到一定期间【普通期间:下落不明满4 年(次日起算);特殊期间因意外事故而下落不明的,从意外事故发生 之日起算满2年】.需由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符合宣告死亡条件的自然人,其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失踪、有 的申请宣告死亡,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死亡法律后果:财产关系处理;婚姻关系的处理;子女被收养的处理法人:概念: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法律特征:依法成立;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社会组织;存续的长期性,独立承担民 事责任法人分类:公法人与私法人营利法人(公司)、公益法人(非营利法人:慈善机构)、中间法人(社 团法人,如工会、商会) 社团法人(以人的集合为基础,如股份有限公司)
4、与财团法人(以捐赠 财产为成立基础,如各类基金会组织);基金会属于捐助法人而非社会 团体法人本国法人与外国法人我国民法上的法人分类: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非盈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 人、捐助法人(不包括机关法人)登记法人与非登记法人:营利法人均为登记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 法人以及社会团体法人属于非登记法人法人的能力:与自然人相比:产生于消灭的时间不同;内容不同(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相比: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 灭,且始终相伴随;二者能力范围相一致;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团体 的意思为前提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对法人自身是独立责任,即以自己的财产对自己
5、的债务承担责任;对法人成员而言,是有限责任,是以其出资为限法人的住所:以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法人机关:意思机关(股东,股东会);执行机关(法定代表人,董事 会);监督机关(监事会) 法人终止的原因:1 .法人解散 0法人解散的是由: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 的其他解散是由出现;法人的权利机构决议解散;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 需要解散;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 销;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人宣告破产2 .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非法人组织:(承担无限责任)概念: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社会组织包括 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专业服务机构(律师
6、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 个人独资企业、非法人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 业)、非法人集体企业、非法人合作社、不动产业主组;文化艺术团体、 学术研究团体、社区服务机构、公民联谊团体合伙型非法人组织和独资型非法人组织(见课本63 )民事法律行为: 概念: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的行为。特点: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是通过意 思表示而实施的行为。#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分:是否以意思表示为要件;是能够产生 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 .单方法律行为:根据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能够成立的行为【因行使个 人权利而实施的单方
7、行为:如无主物先占、抛弃所有权;该行为涉及到 他人权利的发生、变更或消灭,如立遗嘱、授予代理权、授予处分权等 等】.双方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双方当事人各自从追求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作出的意思表示,双方当事 人的意思表示是交互的才能成立合同2 .多方法律行为:是基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 的法律行为*当事人所追求的利益是共同的意思表示:概念:是指行为人将其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内在意思表 示于外部的行为 意思表示生效的几种情形:1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称为需要受领的意思表示。分为以对话 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只有在表意人的意思表示被
8、相对人知悉对话的内 容时,才能生效】和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指意思表示没有相对人。意思表示完 成之时即生效之时,如设立遗嘱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成立: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已经具备成立所需要件而独立存在(如合同经 过要约和承诺而形成了合意;遗嘱已经由遗嘱人作出)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因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从而能产 生法律上的约束力#二者区别(见课本68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 思2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概念:是指民
9、事法律行为能力后,是否能发生效力尚不确定。特征:1 .已经成立,但因缺乏处分权或缺乏行为能力而效力并不齐备.既非完全无效,也非完全有效类型: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法律行为:经法定 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有效.无权代理人因无权代理而从事的法律行为:是否被被待人追认;或 者是否构成表见代理2 .无权处分人因无权处分而从事的法律行为:取得了有处分权人的追 认或者取得处分权确定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与事件行为:1.真正权利人行使追认权(是一种形成权);2.善意相对人行使 撤销权,归于无效;3.善意相对人的催告权,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 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概念:是
10、指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 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而应当被宣告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Eg :无效合同、 无效遗嘱特点:1 .具有违法行为:违反强制性规定;违反公序良俗.实行国家干预:法院和仲裁机构主动审查是否具有无效的因素2 .具有不得履行性:当事人不能实际履行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自实施之日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类型: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共同实施了虚假的意思表示 eg :为了逃避债务而虚假赠与财产等。*如果被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是 合法的,则该隐藏行为有效;如果是违法的,则隐藏行为无效(如黑百 合同中的黑合同)
11、2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违背公共秩序;违背善良风俗3 .恶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概念: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允许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该已 经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归于无效。特征:1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有瑕疵.由撤销权人主动行使撤销权:撤销权人通常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表意人*撤销权:是一种形成权,权利人通过单方的意思表示行使,不能转让 给他人,是一种受期限限制的权利,撤销权人放弃撤销权,撤销权即消 灭。行使有两种方式:通过意思表示直接行使撤销权;通过撤销之诉行
12、使撤销权.在未被撤销之前仍然是有效的类型: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民事法 律行为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从事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是单方误解,也 可以是双方误解。*误解一定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 为受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2 .因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另一方在违背自 己真实的意思表示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欺诈方有欺诈的故意; 欺诈方实施欺诈行为;被欺诈的一方因欺诈而陷入错误;因错误作出了 意思表示。欺诈方也可以由第三人进行实施,eg :生产者欺诈,销售者 与消费者一在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时,必须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 欺诈行为
13、时,受欺诈方才能请求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因受胁迫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或第三方以胁迫的手段,胁 迫是指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者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并 因此作出的行为。3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在从事某种民事法律行为时因 情况紧迫或者缺乏经验而作出了明显对自己重大不利的行为。或者一方 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构成要件:客观要件: 利益不平衡;主观要件:有显失公平的故意撤销权的行使:行使期限:(属于除斥期间)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以内; 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当事人.基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人格
14、产生的人身关系【自然 人的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荣誉权、名誉权、姓名权、肖 像权、婚姻自主权、隐私权等;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人格权:名称权、 荣誉权、名誉权】1 .基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一定身份产生的人身关系一人 们基于彼此之间的身份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具体包括:在亲属关系中的 地位(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等身份权、因监护关系而产生的监护权); 基于知识产权获得的地位,例如著作、专利、商标而享有的人身权,以 及公民享有的发现权和发明权中的人身权。民法调整人身关系时,贯彻人本主义,其基本理念就是强调人格平等、 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非财产 性;二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商法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