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变式练习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docx
《2021年新高考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变式练习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新高考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变式练习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新高考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变式练习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原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 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 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 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 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2、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 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 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 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 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防止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 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心全部,于是依局部联想全体的原那么,唤起那种节奏所常伴的情绪。这两种过程表现与 接受都不必假道于理智思考,所以声音感人如通电流,如响应声,是最直接的,最有力 的。“情绪”原来含有“感动”的意思
3、。情绪发生时生理、心理全体机构都受感动,而且每种情 绪都有准备发反响动作的准备与倾向在心理学上叫做“动作趋势”节奏引起情绪,通常表现 激动它的特殊的“动作趋势”。我们听声音节奏,不仅需调节注意力,而且全身筋肉与相关器 官都在静听,都在准备着和听到的节奏应节合拍打地动作。某种节奏激动某种“动作趋势”, 即引起它所常伴着的情绪。但是节奏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情境,所以不能产生具体的情绪, 如日常生活中的愤怒、畏惧、嫉妒、嫌恶等等,只能引起各种模糊隐约的抽象轮廓,如兴奋、 颓唐、欣喜、凄恻、平息、虔敬、希冀、眷恋等等。换句话说,纯粹的声音节奏所唤起的情 绪大半无对象,所以没有很明显固定的内容,它是形式
4、化的情绪。诗于声音之外有文字意义,常由文字意义托出一个具体的情境来。因此,诗所表现的情 绪是有对象的、具体的、有意义内容的,例如杜工部的石壕吏新婚别兵车行诸作 表现的不是抽象的欣喜与平息,而是乐道安贫与自然相默契者的冲淡胸怀与怡悦情绪。我们 读诗常设身处地,体物入微,提供诗人或诗中主角所表现的情绪。这种具体情绪的传染浸润, 得力于纯粹的声音节奏者少,于文字意义较多。诗与声音虽同为节奏,而所用节奏不同,诗 的节奏是受意义支配的,音乐的节奏是纯形式的,不带意义的;诗与音乐虽同产生情绪,而 所生的情绪性质不同,一是具体的,一是抽象的,分别是很基本的、不容易消灭的。(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诗歌节奏
5、一般指诗歌语言的节奏。作为一种节奏,它必然包含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即一 定的时间间隔和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它与非语言节奏的不同,主要不在一定的时间间隔 这个因素上,而在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这个因素上:它是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与其他节奏一样,在诗歌节奏的这两个因素中,一定的时间间隔是基本条件,某种对立 性语音特征的反复是本质特征。就后者而言,不同语言的诗歌节奏,主要就是由不同语言的 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造成的。例如,古希腊语诗歌和罗马拉丁语诗歌利用音节的长短特征 在大致相等时间间隔里的反复来造成节奏,这是“音长”节奏。这种节奏的单位音步 由一个音组构成:音组占据一定的时间,表示形成节奏的基
6、本条件,即一定的时间间隔;音 组中音节的长和短这种对立性语音特征,那么是形成节奏的本质特征。这种节奏因为这种本质 特征也可以称为“长短”节奏。英语、德语、俄语等语言的诗歌,那么利用音节的轻重特征在大 致相等时间里的反复来造成节奏,这是“音重”节奏。同样,在这种节奏的音步中,音组表示 一定的时间间隔,而音节的轻和重这种对立性特征那么是节奏的本质特征。这种节奏因为这种 本质特征也可以称为“轻重”节奏。一般语音学认为“语言中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 歌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这说明,诗歌语言除了上述轻重和长短这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可 以造成节奏外,其他如高低和顿歇等对立性语音特征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的反
7、复出现也可以造 成节奏。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节奏一是诗歌语言中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的 反复。(摘编自陈本益探索汉语诗歌节奏的一个思路)【小题1】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声音节奏奏是音调配合、比照,反衬、连续继承而波动的产物,是人的生理、心理方面 的自然节奏,是情绪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B.呼吸、循环的扰动引起的筋肉的伸缩是生理节奏,注意力的张弛是心理节奏,不同情绪 会引起生理和心理常态节奏的改变。C.声音节奏引发情绪有其内在的生理反响机制,是听者接受声音节奏后,依局部联想全体 的原那么激动某种“动作趋势的结果。D.所有节奏都包含着一定的时间间隔和
8、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这两个因素,但非声音节奏 更侧重前者,声音节奏更侧重后者。【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只作为动态的音调的节类能够引起人的某种情绪,单独的静态的音调同样能引起人的 某种情绪。B.诗歌除声音之外有文字意义。需要借助于理智思考。这使得它带给人的感动比音乐更直 接和有力。C.有人主张诗乐一体。其实很难实现,因为诗、乐在节奏产生情统上有共性,也有不易消 除的区别。D.诗歌语言的高低,顿歇等也可造成节奏,说明汉语诗歌节奏可能并非“音长”或“重”节奏。【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诗歌节奏的特征的一项为哪一项()A.包含轻重、长短、高低等对立性
9、语音特征的反复B.是音调的动态,能够最立接、最有力地传达情绪C.能够引起人的欣喜、凄恻、愤怒、嫌恶等等情绪D.与音乐节奏不同,受意义支配而非纯形式的节奏【小题4】两那么材料论证的重心和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小题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变式题4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 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 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 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
10、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 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正确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 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 但凡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 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法髓(编者注: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 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 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 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11、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 “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 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 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 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 如喜怒哀乐,比方对真善美的追求,比方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赘 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 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
12、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 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 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 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 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 的词作,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而且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了高昂雄 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 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
13、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 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 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摘编自莫励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 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 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夹而俱化”(蕙风词话卷一) 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
14、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 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到达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 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 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 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 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险“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 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
15、 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 存的丰厚人生意蕴那么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 “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 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 心声。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 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 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 于被动的
16、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 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 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 读透。(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小题1】以下对唐宋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唐宋诗词应成为我们学习古典诗歌的首选阅读对象,作出这一判断不仅是基于作品阅读 价值。B.唐宋诗词所包含的“志与情是其流传至今仍然能够对读者产生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前提。 C.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从读者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角度而言,很值得我们与之展开对 话。D.唐
17、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故将人生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进而传递给读 者。【小题2】根据材料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莫砺锋对所引用的清人叶燮、沈德潜的相关表述是持认同态度的,这两那么材料论证了材 料一人品与文品并重的中心观点。B.莫砺锋举李、杜、苏、辛四个例子,论证了古典诗词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与价值判 断对现代人而言是有重大意义的。C.有人认为陆机说的“诗缘情”与古典诗歌“诗言志”的纲领是矛盾的,但孔颖达认为,两者 是合一的,莫砺锋认可孔颖达的说法。D.读者在阅读唐宋词的过程中会代入自身的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从而对作品作出多样的 诠释和解读,这样容易导致解读过度。
18、【小题3】以下选项中,与材料一所引清人叶燮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A.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 之声。”B.文IJ勰文心雕龙:“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C.刘熙载艺概:“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茕。”“英雄出语多本色,辛弃疾 词,于是可尚。”D.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潘岳(晋代诗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 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潘岳的字)拜路尘。”【小题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 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小题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李璟
19、词的描述评析,充分表达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 此作简要分析和说明。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落药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 赘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 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 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变式题5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诗的诗体建设是诗歌界长久以来都在探讨的问题。从字面意思来看,“诗体”侧重于 诗歌的形式方面,因此很多观点也是从这一维度提出的。比方国学大家季羡林就曾不无忧伤 地说:“新诗至今没有找到它的表现形式。”但我却认
20、为,新诗没有自己统一的表现形式, 却是新诗不幸中的万幸。假假设刚刚获得解放的新诗即刚刚从格律诗中解放出来的新诗,找到 了统一的表现形式,岂不是又要给自由了近百年的新诗重新戴上手铐脚镣?正像刚刚废除妇 女缠足的恶习之后,再给妇女缠起三寸金莲。因此,新诗即自由诗,没有统一的形式,这完 全符合提倡写自由诗的人的初衷,是合乎自由诗的客观开展规律的,谁违背这个“自由”的 规律,谁想找一个统一的新诗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此路不通。假设不然,为什么从闻一多提 倡新诗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到现在的一些理论家所提出的新诗要改革,时间已跨 80多年,争来争去,至今没有形成一个令人信服的共识呢?在这里,我不是要完
21、全否认新诗格律化的必要性。实际上,在新诗的创作实践中,各种 诗歌探索,只要是出于促进诗歌开展的初心,都非常有必要。但是,如果我们在探讨新诗的 诗体建设时,只是一味地单独强调形式的问题,可能会舍本逐末。我认为,新诗体的建设, 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根本的根本,就是追求诗的意境美。舍此而不谈,奢谈诗的形式 美、绘画美、诙谐美等等,均是舍本求末的侈谈,必然导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何谓诗的意境?有的学者认为,“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 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 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
22、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 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 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王国维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 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朱光潜关于诗的境界说,已经把诗的意境及其作用说得极其透彻。我根据自己的创作实 践得出的经验,认为符合朱光潜诗的境界说的意境,应该具备如下三个方面,即三化氛 围化、情节化、意象化。具有这三化的诗,就是具有意境美的诗。气氛化就是指诗中的气氛, 是欢乐还是忧伤,是悲壮还是愤怒,是凄凉还是温馨,总之诗人的情绪都在气氛中呈现。它 具有诱人的魅力,能抓住读者的心
23、,让读者跟着诗人情绪,步步深入到诗的境界中去。情节 化就是指诗的故事性、戏剧性。诗人的思想、意念、志向都表达在情节的顺序里,是诗人引 领读者进入境界的巧妙构思。而意象化就是指一首诗的形象,意境的画面感全靠意象的鲜明、 准确、到位,没有意象的诗,味同嚼蜡。因此气氛化、情节化、意象化,是构成一首诗的意 境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就构成一首诗的意境美,有了意境美的诗, 就能抓住读者的心,使其走进诗人创造的意境里。诗的意境就是诗的灵魂。诗的意境美是奠定一首诗成功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 诗美会应运而生。只要稍加打磨,便纷纷呈现。但是,如果没有诗的意境,等于丢掉诗的灵 魂。那么,你以
24、上的打磨或雕刻都是徒劳的。没有意境美的诗,无论是旧体诗还是自由诗, 再好的形象、再好的音韵、再好的形式,都是空的,都不是诗。(摘编自董培伦新诗的诗体建设)材料二:杜甫为新诗准备了丰富而珍贵的藏品,百年来鲜有用者,殊为可惜。在我看来,百年中 国新诗史上有些问题反复出现,或许杜甫的诗歌能给予启发。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将中国文学的传统分为载道派与言志派。新诗似乎有 这样一个怪圈:载道就不可能言志,言志就会抵触载道。讲政治,艺术就会受影响;重艺术, 政治就会退居一旁。杜甫那么超越了这个怪圈,他的实践证明,对优秀诗人来说,载道并不必 然影响言志抒情。载道是他骨子里的东西,与生俱来,每一首诗自然都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新高 江苏 语文 高考 试题 练习 连续性 文本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