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苏教版八班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一练阅读 题答案课课练习题课前预习一、解释加点的字。1、欣然起行()2、念无与乐者()3、遂至承天寺()4、怀民亦未寝()5、相与步于中庭()6、庭下如积水空明()7、盖竹柏影也()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翻译下列句子: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三、.填空:1、本文是朝闻名文学家,号,他与其父、弟合称为“三苏”,并 列为“唐宋八大家”。本文选自。2、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描绘了一个的奇妙境界,同时也 抒发了自己的心情。四、下
2、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在贬职期间,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 中的全都。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等 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出名无实的官,所以 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 静雅致的感觉。课内练习阅读理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 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文中表达感情的句子是;。2、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A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3、“月色入户”意思是,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4、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它与“”一句相照应,显得 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5、文章结尾流露出怎样的心情?6、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句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 罢了。B.表现了为大自然的美景所沉醉,而产生了特别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查找欢乐 和解脱。D.表现了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承天寺夜游 苏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17 记承天寺 夜游 一课一练 阅读 答案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