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集合5篇.docx
《教学设计方案集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集合5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能给4个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能正确用字,减少别字。3、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4、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写成“非不可” 的双重否定句式。5、能把句子中残缺的部份补充完整。6、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改写句子,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确定词义。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我看见克莱谛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什么?而是什么?(板 书:悲哀)克莱谛应不应该愤怒?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看来他们平时很要好,加之克莱谛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 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
2、悲哀,这“悲哀”是流 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克莱谛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故意报复很 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是啊!越想越觉得他可爱,可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认错, 克莱谛却主动说话了他怎么说?多媒体出示:1、我在外边等你。2、我在外边等着你。看看这两个句子,有没有不一样?想想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情 况下说的?同桌之间可以议议。说句话的时候,克莱谛已经原谅了我,我又是怎样说的 呢?(齐读)多媒体出示:“我也等着你!”我理解了他的话的意思了吗?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 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着你,误解了克莱谛的
3、 意思,以为他要报复我,要打我。)我们明白了俩人的想的不一样,应该怎么去读。学生试读,评价,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余怒未消,应该读出强硬的语气,第二句要表示强调, 语气应加重,第三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语气,也应稍重。胆怯克莱谛找我算帐,上课时心想着怎样对付克莱谛,所以 上课时间觉得过得太慢,课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怎样和好的呢?请孩子们分组讨论商议,用朗读的形 式自学。注意:朗读要落实到句子上,句子中要抓关键词。商议一下, 该怎样读。(小组自学)和好了吗?(板书:和好)谁主动?克莱谛用什么方式与我和好的?(板书:微笑)能用朗读表 现出来吗?两终于和好了,复得了这个差点失去的朋友,我的心情怎 样
4、(高兴)。咱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读读这部份。(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课文小气泡提示的“他们 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这一牵而动全身的问题, 辐射全文,引导深入探索的重点句段,体味“我”和克莱谛争 吵后的内心活动以及表现,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文本,与文 本展开对话,进而认识人物形象。)三、研读末段的“爸爸的教诲”1、课文中的安利珂和克莱谛都让我们感动,课文中还有一 个人也很令人感动,令人恭敬,是哪一位?2、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最受启示的是哪一句,并说说理由。 (预设父亲的话)爱的教育“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读课文最后一段,
5、说说让你最受启示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3、一个人非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 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 手去“意味着主动向对方认错,求得谅解。四小结读的感受同学们课文写的虽然是一种很寻常的小事,却使我们认识了 两个不同寻常的孩子我一位伟大的父亲,两个孩子都那末善良, 他们相互理解,父亲呢?如老师一样严格教育孩子。读了课文, 我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谛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那样 的错误,与人争执?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 才是正确的。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椭圆形的纸,中间用剪刀剪断,
6、 两边分别写上了 “争执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和好的好办法?”其 实这椭圆形纸好比一面镜子,但由于争执或者其他矛盾,镜子碎 了,我们可以用“友情牌胶水把它粘合起来,写下你们的办法, 看谁的办法最有创意。五、布置作业1、自读爱的教育2、誉写课文中的爸爸的话。3、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教学设计方案篇3教学要求1 .展开辟展阅读,了解“看”的学问;从布鲁诺和柏波罗 的做法和结果对照中得到启示。2 .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3 .对爱迪生的故事展开讨论,积累学习方法和生活的小窍 门。重难点,关键.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1 .针对爱迪生的故事展开讨论,积累
7、学习方法和生活的小 窍门。课时划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两项学习任务,阅读“看”的学问和管 道。二.学习“看”的学问.轻声读文,思量“看”有哪些学问。1 .讨论:“看”都有哪些学问?2 .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么样观察事 物的?三.学习管道.提出要求,引导速读。1 .学生自由速读,教师巡视指导。2 .汇报速读的体味。3 .引导全班交流,理解文意。第二课时揭示任务,导入新课二.开展畅所欲言的话题交流1 .默读故事,理解内容这则故事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 .针对故事,开展讨论。3 .教师小结。完成初显身手.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方法和
8、生活小窍门。1 .课件出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引导评议。2 .评选班级“智多星”。3 .课外延伸:毛遂自荐当主编将全班同学提供的好方法, 好窍门编成小册子,名曰智慧万花筒。第三啊教学过程学生将上节课讨论的学习方法和生活小窍门写下 来,教师巡视指导。第三课时作业设计继续习作教学设计方案篇4学习目标:1 .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去 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翼、依然”等13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感悟“我们”做 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 .乐意通过上或者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者动 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
9、风筝展览会。B案课前准备:学生:放一次风筝第一课时回顾趣事,激情导入1 .打开话题:放风筝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不少人都 爱慕。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愿意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放 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2 .读题引入:有一群孩子也十分爱慕做风筝,放风筝,在 他们看来这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好吗?(出示课题,读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 .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 予表扬。3 .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读
10、中悟情以情促读1 .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 评,是否读出高兴的语气,听后仿读,读好课文。2 .充分朗读,体味感情。a、读通第2自然段,创造比读的氛围,在读、听、仿读、 赛读中读通课文。b、移情悟情: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些什么?课文中的小伙 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并相机理解憧憬。c、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 憧憬等)读好课文。3 .想象入境: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干什么?4 .朗读展示:谁想放的,请他来读读课文。鼓励学生用高 兴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多人次读).说读结合,入境入情。a、大家是怎么放风筝的?出示填空
11、b、再读,注意填进去的字,把怎么放的告诉同桌。c、风筝越飞越高,你们在快活地喊叫着什么,叫给大家听听。5 .感情朗读:带着高兴、欢跃的心情读课文。当堂作出.自学生字,交流学法。a、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b、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 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或者经验介绍给大家?1 .书写生字和词语。第二课时以读为凭,读中悟情1 .自读课文第4节,把喜欢读的语句多读几遍(可以采用 赛读、评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读)。2 .子细品读,体味心情。a、反复诵读第1. 2句,在读、评中体味“我们”高兴的心 情,指导学生带着这种感情读好。b、引读过渡,设置情境:(师引)忽然吹来一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方案 集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