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附论《诗经》之忧患意识.docx





《儒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附论《诗经》之忧患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附论《诗经》之忧患意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于佛道有一套,即它的“入世”精神。基 于此“入世”精神而抱有较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周易系雷辛下中说:“作易 者,其有忧患乎? ”自孔子以来,从中国历史上看,儒家学者多对社会政治抱有 “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也许可以说是儒家不同 于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对社会政治的中国士大夫特有的批判精神。它是由于儒家 始终抱有的对天下国家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产生的。孔子生活在“天下无道”的春秋时代,说苑建本篇说:“公扈子日:春 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孔子对此“礼坏乐崩” 的局面有着深刻的“忧
2、患意识”,我们查论语,有多处讲到“忧”,其中“君 子忧道不忧贫”可说是代表着孔子的精神。“道”是什么?就是孔子行“仁道” 的理想社会,其他富贵贫贱等对孔子是无所谓的。论语阳货中有一段表现 孔子“忧国忧民”的抱负:“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日:末 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日: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 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假若有人用他治世,他将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 复兴。可见,孔子所考虑的问题是使“天下无道”的社会变成“天下有道”的社 会。在礼记檀弓下有一则孔子说“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这深刻地表现着 他“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着孔子“仁民
3、”的人道 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苛政”的批判意识。孟子有句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 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种“忧患意识”正是因为他要“以天下为己任”, 而批判那些“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诸侯君王。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中,君王对社会政治无疑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臣下 能对君王有所规劝是非常重要的。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一条:鲁穆公问于子思日:“何如而可谓忠臣? ”子思日:“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 忠臣矣J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日:“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日: 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日:“噫,善 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
4、。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 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这段故事说明,历史上有些儒者总是抱着一种“居安思危”的情怀,为天下 忧。子思认为能经常批评君王的臣子才是“忠臣”,成孙弋为此解释说:只有像 子思这样的土君子敢于对君王提出批评意见,这正因为他们是不追求利禄和爵位 的。中国历史上确有一些儒学者基于“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而能持守此种 精神。汉初,虽有文景之治,天下稍安,而有贾谊上陈政事疏谓:“进言者 皆日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日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 之体者也J贾谊此疏义同子思。盖他认为,治国有“礼治”和“法治”两 套,“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
5、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 所为难知也:他认为此“礼治”和“法治”两套对于治国者是不可或缺的。此 “礼法合治”之议影响中国历朝历代之政治制度甚深。在中国历史上有“谏官” 之设,辞源“谏官”条说:“掌谏谆之官员。汉班固白虎通谏铮:君至 尊,故设辅弼置谏官。谏官之设,历代不一,如汉唐有谏议大夫,唐又有补阙、 拾遗,宋有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等J宋范仲淹有岳阳楼记一篇,其末段如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段话可说
6、是表达出大儒学者之心声。盖在“皇权”统治的专制社会中,儒 学之志士仁人无时不能不忧,其“忧民”是其“仁政”“王道”理想之所求,而 此理想在那专制制度下,是无法实现的,故不能不忧。其“忧君”,则表现了儒 家思想之局限,仅靠“人治”是靠不住的。在“皇权”的专制制度下,仁人志士 之“忧”虽表现其内在超越之境界,但终难突破历史之限度。儒学者可以“杀身 成仁,“舍生取义,但不仅不能动摇“皇权”专制,反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 巩固了皇权统治。这或是历史之必然,不应责怪这些抱有善良理想良知之大儒, 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可歌可泣的。个人的善良愿望必须建立在变革这专制制度上才 可能有一定程度上之实现。儒家的“忧患意
7、识”虽说对“皇权”专制有一定的批判作用,但它毕竟不同 于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这是因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 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之上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不仅仅是对 某个个人的批判,而必须是根据理性对某种体制的缺陷的批判。面对今日中国的 社会风气,必须把儒家原有的具有一定程度批判精神的“忧患意识”加以提升并 深化,而不能与非真理或半真理妥协,因此它应当是得到“自由”和“民主”保 障的有独立精神的批判。可是话又要说回来,无论如何儒家这种“居安思危”的 “忧患意识”中包含的某种程度的批判精神和勇气,仍然是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 上认真总结的,而且要把它提高到现代知识分子
8、的批判精神上来。在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过程之中,儒家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忧患意识”在我们给 以新的诠释的情况下,将使我民族能够不断地反省,努力地进取,并使儒学得以 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得以长盛不衰。论诗经之忧患意识摘要:忧患意识是个体对于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普遍存在于传统典籍 之中,诗经亦不例外。诗经中所蕴含的忧患意识,可分为国运之忧、劳役 之忧和生命之忧三部分。其忧患意识对于后世影响深远,这不仅表现为具体诗篇 的传承与借鉴,而且这一意识已积淀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内心,成为民族精神的 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关键词:诗经忧患意识概述分类影响忧患意识是个体对于社会、
9、人生所怀有的一种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 会责任感,是其对于国家社稷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主体对人类生存困 境的理性思考与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尖锐批判。这种忧患意识集中内化于以“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忘势)为人生信条的中国传统士 人心中,他们通过自身的文学创作实践将其外化,使之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忧 患意识的中国传统典籍俯拾即是,它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具有跨越时空的巨大穿 透力,对后世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有关“忧患”的最早记载见于周易。周易系辞下云:“易之兴也, 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周易以设问的方式明确提出了 “忧 患”的概念。孟子告子下曰:“入则无法家
10、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J孟子从国家的内忧外患出发,提出“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发人深省。对此,冯天瑜将诗书礼易 春秋等蕴含民族精神的典籍称为“文化元典。并指出:“元典的忧患观、忧 患意识是充溢于中华元典的一种基本精神。元典作者多身处横逆,胸抱哀苦,他 们怀着对生民国的忧患,述往思来,方获得一种非凡的具有穿透力的理性思维J 此说肯定了先秦元典饱含的忧患意识。一、诗经忧患意识概述在先秦典籍中,诗经展现出浓郁的忧患意识,其中描写悲哀愁怨等题材 的诗篇数以百计,将近总篇数的三分之一。正如朱东润所说:“吾尝绎诗三 百五篇之作而窃窥作者之用心,大抵言乐者少而
11、言忧者多,欢娱之趣易穷而忧伤 之情无极,此其作者必大有所不得中而后发于外者如此J并且此类篇什不仅 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上乘,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诗经中的忧患诗篇 所展现的内蕴异常丰富:有对国运衰败的忧愁叹息,如王风黍离大雅桑 柔等;有对战乱徭役的哀怨悲情,如王风君子于役小雅采薇等; 有对旦夕祸福的忧生之嗟,如王风兔爰曹风蜉蟾等。下文从这三个 方面对诗经中的忧患意识进行分类简析。二、诗经忧患意识分类(一)国运之忧西周中后期吏政腐败、国运衰微,当朝有识之士有感于此,创作了不少寄托 自身对于国家命运深重忧虑的诗篇,如风载驰王风黍离小雅十月 之交小雅小大雅桑柔大雅召等。小雅十月之交是西周一 位没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儒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附论诗经之忧患意识 儒者 以天下为己任 忧患意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