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8课 课后提能训练 【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地位和影响力日渐强大,中东地区的石油输 出价格上升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受此影响,大量涌入中东产油国的劳动力来自()A.南美洲B.非洲C.亚洲D.东欧【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开展,大 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故B项正确。2 .新兴产业的开展和兴旺国家的产业升级,使雇佣单位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 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人口迁移出现()A.劳工迁移趋势B.灰领迁移趋势C.蓝领迁移趋势D.精英迁移趋势【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
2、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出现精英迁移趋势,应选D项。3 .二战后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压迫国内黑人和有色人种,使30多万黑人被迫到国外避难。 非洲19821984年的特大旱灾,造成大量居民外流。材料中难民的产生是因为()A.战争问题B.经济问题C.种族主义、自然灾害D.民族宗教问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二战后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压迫国内黑人和有色人种” “非洲1982 1984年的特大旱灾”可知这些难民产生的原因是种族主义和自然灾害,应选C项。4 .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被称为“海贝壳”。在它的“光之厅”,波浪形画卷清晰勾勒出 一个古老的民族从立国到开展的历史轮廓,在这里也开设了一个栏目介绍上海
3、在二战期间援 助犹太难民的历史。这段历史与以下纳粹德国的哪一措施有关()A.确立元首专制B.推行排犹政策C.实现全民就业D.对外进行扩张【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德国大肆宣传反犹排犹,迫害犹太人,故B项正确。5 .面对难民问题,国际社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以下哪一机 构是为解决难民问题而设置的()A.联合国安理会B.联合国难民署C.世界贸易组织D.世界卫生组织【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难民署是联合国成立的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组织, 应选B项。6 .下列图为2019年经济学人杂志封面的一局部,封面还附有“剪刀是可以装进集装 箱运输的,但理发师不行”
4、的文字说明。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开展陷入了停滞阶段B.产业转型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趋缓C.人口流动的困难制约经济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需要合理的移民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及材料“剪刀是可以装进集装箱运输的,但理发师不行”可知,这反 映了在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存在很多阻碍人才流动的问题,故C项正确;人才流动困难不会导 致经济全球化陷入停滞状态,排除A项;材料未表达出产业转型,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 旨不符,排除。7.1997年12月,塞缪尔亨廷顿曾指出:当今东亚社会,正在开展越来越伸张 自己的文化价值,并拒绝那些由西方“强加”给他们的文化价值。作者意在说明()A.世界文明应具有多元性B.经济
5、全球化推动了文明的一体化C.东亚社会引领世界开展D.两极对峙格局下东西方对抗趋缓【答案】A【解析】材料“伸张自己的文化价值,并拒绝那些由西方强加给他们的文化价值” 说明每个地区都在开展自己的文明,各个文明共同开展,也表达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故A 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文明的多元化,并不是文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说 明东亚社会拒绝文明侵略,并不是引领世界开展,故C项错误;两极对峙格局于1991年瓦 解,故D项错误。8 .全球化时代,世界正在形成各类移民社会,典型的移民国家和城市是()A.法国和上海B.美国和新加坡C.美国和广州D.法国和广州【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典型的移
6、民国家和城市分别是美国和新加坡,应选B项。 二、非选择题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39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后,纳粹德国开始有计划实施建立“德国人移民区” 的殖民历史进程。但到1944年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 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在安置难民过程中,德国的农村地区比那些遭 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两个德国之间的难民的流动依然继续,东德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西德,苏联因此在 1961年修建了柏林墙被战争破坏和被分裂的德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难民安置,盟国 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
7、置,德国的外迁难民在这一时期受到接纳国家的欢迎。从1946 年到1961年,总共有77. 97万德国人迁居海外,大量的高素质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移 民到了西方国家。摘编自宋全成论“二战”后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材料二 仅是1933年这场知识难民潮就为美国送来了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7名诺贝尔 奖的得主和8名即将要拿到诺贝尔奖的人,德国1933年以前的获奖者在世的只剩下7个人 了,由于有以德国科学家为代表的这批欧洲新生科学家的加盟,美国远远地超过了德国,达 到了 25人,成为世界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最多的国家。这25人当中还不包括1945 年以后在美国获奖的欧洲流亡科学家,也不包括那些当年随着父母
8、来到美国,完成学业,最 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代流亡者。所以正是这些杰出人物的到来,才为美国带来了德国科学 体系中最科学的方法论,最严谨的学风。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得主已经超过了 200人,显然与这批流亡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以及由此在美国营造出的那种特殊的学 术竞争气氛密切相关。当然,这些欧洲的精英们对美国的贡献远远不止在自然科学领域。在 人文社会科学及运用领域,他们的才华也照样大放光彩。摘编自李工真著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德国难民问题的成因和安置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欧洲的知识难民为美国的开展
9、作出的贡献。【答案】(1)成因:纳粹德国在二战中战败;对外实施殖民的失败导致人口大量回流; 大批苏联占领区(东德)居民逃往美、英占领区(西德)。特点:农村地区比城市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渗透着深刻的冷战背景(西方国家积极接纳 东德难民);得到美、加等国的支持(海外移民多)。(2)贡献:使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为美国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为美 国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的开展蓄积了大量人才。【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 .近代以来,欧洲一直是国际移民的主要迁出地c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人口外流 的趋势开始逆转,外来移民主要流向西欧和北欧。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经济开展的需要B.两极格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高中历史 第三 单元 人口 迁徙 文化 交融 认同 现代社会 移民 多元 课后 训练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77697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