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版语文中考复习题--专题十六 写 作.docx





《2023全国版语文中考复习题--专题十六 写 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全国版语文中考复习题--专题十六 写 作.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全国版语文中考第四局部写作专题十六写作五年中考题组1小作文1.(2022浙江杭州,19,5分)小组讨论时,我们该如何倾听同学的发言?假如你是组长,请根据下列图 向组员说明倾听时的考前须知。要求:条理清楚,要点突出,语言简练;100字左右。眼睛看着说话的人眼睛看着说话的人维立刻开始听8坐直了IOT点头表示你在听?有疑问,就提问)理一理你听到的内容A想一想你对此有什么 看法【写作指导】 写作时,抓住图片中的文字和图示信息,这些都指向倾听时的考前须知。要注意 说明的条理性。【例文】同学们,当别人开始发言时,我们应该立刻倾听。人要坐端正,身体朝向发言的人,不要乱动, 眼睛看着对方。倾听过程中,
2、可以点头表示回应,并整理听到的内容,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看法。如 有疑问,可以提出。2.(2022甘肃武威,22,10分)片段作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近两年来,国内外发生了许多大事, 请就你最关心的时事发表看法。要求:观点正确,态度鲜明,不少于12。字。跑,在飞翔。它们完完全全吸引了我,我在心里不停为它们加油。它们喊着属于它们的口号,冲破 枷锁,重新挺直了腰身,拿回了属于竹子的骄傲狂风停息了。云散窗外,惨败的狂风灰心离去,我看到了笔直的竹子洋溢着微笑。它们又在空中挥手,我知道, 它们在向我问好:“你好,同学。”“你好,勇士。“我默默回答。但心里如万马奔腾。最终,决
3、定送上 我无声的称赞:竹啊,你们是勇士,在雨中冲锋,用你们与生俱来的铮铮傲骨抵抗着侵略;你们是英 雄,在怒号的风中,用你们必胜的决心捍卫着尊严;你们是强者,在逆风飞翔,用你们坚定的信念,永 不投降。愿你们安好。我的朋友,我的敬仰。收获君子假设竹,百折不屈。埋在骨子里的坚强不允许自己投降。用勇者的心态拼凑起划破黑夜 的光亮。观竹,如观人生,这也是收获!【点评】 本文作者观竹,收获人生的启迪。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文笔流畅,一气呵成。特别 是小标题的巧妙运用,使行文思路清晰,内容层层推进。细节描写传神,特别是对风雨中竹子与 狂风暴雨搏斗的描写,运用形象的动词,配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突出了竹子的坚
4、强,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结尾段“收获”,既总结了全文,又深化了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4.(2022 河南,19,50 分)作文。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 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 地名。【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式命题作文题,写好作文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审题与立意。这 类题目,审题时除了审读标题,还要审读前面的材料。标题有三个关键词一一“留”“心底”“声音”。 “留在心底”就是难忘;“声音”可
5、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社会的,还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标题 虽然没有主语,其实省略了“我”,要写“留在(我)心底的声音”。立意时可选择一种或几种声音, 重在表达对声音的怀想、赞美等感情。二是构思与选材。文章可以实写,比方可写听到的书声、 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也可以虚写,比方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 化为听觉感受,描绘其中的审美境界。但凡触动内心的、引发无限遐思或深切感受的声音,都可 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三是体裁与写法。此题要求写记叙文,文章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结合自 己的经历,充分表达“心底的声音”对自己的影响,表达赞美、怀念、依恋等情感。【例文】留在心底的声音夜晚又来
6、临了。乡下爷爷家,淡淡的月光洒下,我躺在被窝里,美美地闭上眼睛。突然,“呼噜呼噜”声由弱至U强,此起彼伏。唉,爷爷打呼噜了!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探亲,因为爷爷家空间小,所以我被安排和爷爷一个房间。看着睡得舒服的爷爷,我不免生出一肚子气来。可爷爷毫无知觉,还在继续“发声”。我只好从床上跳下来,走 到他的床前,看见爷爷的嘴巴一会儿张得圆圆的,一会儿又合起来,肚子也一起一落的。我有点儿生气,冲着爷爷喊:“爷爷,您的呼噜声太难听了! ”爷爷吓得一激灵,睁开眼睛,疑惑地问:什么?我小声说:“爷爷,您打呼噜打得我睡不着了。爷爷笑了笑,转过身去,迷迷糊糊地说 道:“哦,爷爷不打了不打了”说完就又睡着了。我这才
7、放心地回到床上睡觉。可不一会儿, 爷爷的声音又开始了。第二天,我生气地向妈妈告状。爷爷在一旁听到,笑眯眯地保证:“爷爷以后一定不打呼噜了邛果然,连着几天夜里,我再也没听见爷爷的鼾声。我本以为,这样我就能好好休息了,谁知爷爷却生病住院了。爷爷的身体一向硬朗,怎么会突然生病,还住了院呢?后来,我才知道原因每天早上,爷爷都是第一个起床,给我们准备早饭。做完早饭,他又要去买中午的菜。爷爷家离菜市场很远,也没有公交车能到那里,所以爷爷每天都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才能把菜买回来。即 便是这样辛苦,爷爷也总是乐呵呵的,从来没有喊过累。他知道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忙,想让他们多休息休息。只有等到晚上,爷爷才能把这份辛劳
8、从呼噜声中表达出来。而我却要求爷爷晚上不 要打呼噜,所以爷爷好几晚都没有睡好觉了.听到这里,我心里特别内疚,我对不起爷爷。几天后,爷爷出院了。夜,又来了。听着爷爷断断续续的鼾声,我忽然感觉很亲切。渐渐地,我听着爷爷的鼾声进入 了梦乡。我梦见爷爷那满是老茧的手;梦见爷爷看着我们开开心心地吃着饭,露出了欣慰的笑 容爷爷的鼾声,会一直被我留在心底。【点评】小作者写的声音是爷爷的鼾声。听到鼾声的感受由“生气”到“亲切”,其实是认识的 变化和情感的反映。小作者将爷爷这个人物写得很精彩,无论是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还是语言 描写,都写得既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又生动形象。结尾一句“爷爷的鼾声,会一直被
9、 我留在心底”既点题,又深化了中心。5.(2021陕西,23,50分)作文。题目:这,是我的节奏要求: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不少于6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要求以“这,是我的节奏”为标题的命题作文题。首先,确定题目中的“节 奏”的含义。在这里它不是指音乐中节拍的快慢,而应理解为在“我的独立思考”之下的“独立行 为”,这样便能以全新的形式诠释青春的独立与自信,既有正能量,又有思辨性。其次,确定题目中 的“这”指代什么。“这”是一个代词,它可以指代任何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事件过程,也可以是自己 的生活规律,甚至可以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总之,无
10、论是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还是对个人成 长经历的记述,只要能从中找到规律,并能有所感悟渚B可以把它看作一种“节奏”。标题中的“我” 那么是对写作视角的明确要求,它要求我们必须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写出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开展 的独特的观察与思考。如果你的生活节奏轻松,那么就可以写你淡然得失,陶醉自然;如果你的生活节奏紧张,那么 便可以写你努力学习,勤奋读书。当然也可以将二者结合,既有努力学习的快节奏,又有享受生活 的慢节奏。另外,我们还可以转换角度,写自己与“主流”节奏的不同,比方“我”因为长期生活在农村,所 以喜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喜欢辛勤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这里边其实也包含着“我”的乐趣,是 “我”
11、特有的节奏。【例文】这,是我的节奏我喜欢亲近大自然,效仿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也愿意漫步民俗生活馆, 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便是我的节奏,一种悠闲之中的优雅。父亲总在周末开车带着我们全家进山野游。当车辆驶入山道,渐进山的怀抱,满目的葱绿瞬 间映入眼帘,带着青草味的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各种不知名的小鸟在树林间自由自在地跳跃, 呼朋引伴地鸣叫。白云悬浮在半山腰,将一切美景笼罩在它温柔的轻纱中。我们找一处空旷的地方扎下了帐篷。妈妈和姐姐忙着采摘野菜,搭配着从家里带来的各种 食材,给大家准备午餐;爸爸那么带着我找到了一处深潭,用心调好鱼饵,绑好鱼线,准备垂
12、钓。斑斑 点点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我们身上,那种暖洋洋的感觉,让人特别舒服。啊!我找到了属于我自 己的节奏。归途中,爸爸又带我们参观了山脚下的“山里人民俗生活馆”。山里人民俗生活馆”在山路左 边,沿着崎岖干净的山路行进百十来米,一座青石砌墙的小四合院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竹质的 大门自然地开着,好像在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位参观的人。听爸爸说,这座“山里人民俗生活馆平 时没有工作人员,参观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爱好随便出入每一间房屋。这真是一个按照自己节 奏生活的好地方。走进大门,迎面便是一个大大的照壁,照壁用不规那么的青石块儿砌成,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 感觉。甬道左边的房间,展示的是几十年来和山里人生活
13、息息相关的物件,如不同时代的灯具、 不同样式的收音机等。靠墙有一个风箱,灶台上的铁锅里正放着两层木笼屉,灶台边还有熟悉的 大水缸它们见证了山里人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甬道右边房间展示的是山里人的农具 大小不一的铁犁、长短不齐的铁锹、粗细不同的钢钎它们见证了山里农业开展的步伐。我遵从我的节奏,在院子里漫游,大山的粗暴让我体会到了自然的壮美,民俗生活用具的陈 列又让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开展、人们生活的进步。这种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不正是我们每 一个追求幸福生活的人要追寻的生活节奏吗?这,是我的节奏!【点评】文章开宗明义,简洁凝练的语言不但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而且点明“我的节奏”的内涵: 悠闲之中的优雅
14、。紧接着,文章围绕“这,是我的节奏”,选择了进山野游、山脚参观“山里人民俗生 活馆”的过程进行记叙。所选材料精当,记叙节奏舒缓,较好地契合了首段提到的“悠闲之中的优 雅”的节奏内涵。文章开端、中间和末尾紧扣主题”这,是我的节奏”,既显得文章层次井然,又使文 章结构浑然一体。文章五、六两段,将自己的感受与祖国的变化自然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 想的深邃性,提升了文章的时代意义。题组3半命题作文1.(2022江苏苏州,24,60分)作文。赏留园,觅得江南园林的故事;习方言,解锁传统文化的密码;访博物馆,洞见人类文明的星 火.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但它常常隐藏在物之后,事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寻,
15、去发现。请以“学问藏在 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 名、校名。【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确定“学问”是什么,可以是某种知识,也可以是某 个道理或某种感想。其次,“藏”字限定了“学问”不是直接显现的,需要探索后才能发现。最后, 看空缺局部,材料中提到“学问无处不在,但它常常隐藏在物之后,事之中”,所以空缺中可写物, 也可写事。因此,文章可立意为“在某事(某物)中发现隐藏的学问”。写作前要想好写什么学问, 隐藏在哪里,自己又是如何发现的。本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夹叙夹 议的文章
16、。与“发现学问”有关的经历、体验、感悟等都可入文。如写记叙文,围绕一件事详细 记叙,最后得出感悟,即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可获得成功。如写议论文,进行丰富的联想,做 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文章应联系现实,使之具有强烈的时代 感。【例文】学问藏在书籍文字里走进秋的阚苑,醉一场春华秋实的美丽。我可以拒绝花言巧语的诱惑,却无法拒绝秋夜星空 的繁星点点;我可以拒绝冷漠无情的背叛,却无法拒绝秋日树上的缤纷叶片;我可以拒绝生命中 的一切苦难悲哀,却无法拒绝硕果累累的丰收喜悦。然而,我可以放弃秋天里的一切美好去追求 书籍文字的慰藉,只因为那些藏在书籍文字里的精彩。书籍里藏满了人
17、类的精神食粮。饿了,去食用它;渴了,去品尝它;病了,去服用它。书籍充满了无数的宝藏与精彩。挖掘它,谁也挖掘不完;开采它,谁也开采不完。我曾经一度追求精彩,直至今日还未发现我人生中的精彩片段。我想,精彩无非是最荣耀、最璀璨的时刻罢了。或许是现在的青春年华,或许是人到中年收获的成功,或许是看破人间俗世、红尘滚滚的通透,或许是享受天伦的晚年风光。我最终在书籍文字中寻找到了精彩。寻觅着,寻觅着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中记述着一个又一个的生老病死、盛衰 兴亡的故事。似乎书中的内容不似日常生活中的平淡无奇,别有一番精彩。你时常能在书中看 到自己的轨迹,相似的感觉总萦绕在心间。书中,
18、你能重返童稚幼年的懵懂岁月,你能继续奋不顾 身地为青春奋斗,你能遥望未来给予自己警醒。当然,你肯定会写下文字来记叙自己阅读时的无限感悟,文字那么是你手中笔。我曾敬畏地看 待文字,将它视为神圣传奇。拙笔难以驾驭,仅写出了些人生踪迹。但它仍然珍贵,是属于自己的满地金银,亦是精彩。我时常沉醉于书籍文字之间,别致的精彩让我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这种精彩藏在书籍文字中,待你去发现。我热爱文艺的感觉,也邀你一同领略。藏在书籍文字里的精彩,给你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它的精彩让有心人欣赏。这是一种如水的感觉,不卑不亢地告诉你:书中文中,藏有精彩。【点评】开头起兴,用排比句言秋日的美好,表达对秋日的喜爱,但在书籍面
19、前,一切皆可放弃。 首段尾句引出主题,学问藏在书籍文字里。中间表述了精彩是什么,在哪里能找到精彩,突出“藏” 的主题。接着写这种精彩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变化,使自己有了哪些提升,并号召读者一起去探寻。 最后又重申主题,书中文中藏有精彩,照应开头与题目。2.(2022陕西,21,50分)作文。生活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一句话,一本书,一次独处,一番欢聚,一个物件,一曲音乐,一个眼神,一处风景往往能带来 令人欣喜的改变。请以“挺管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不少于600字。【写作指导】 此题属于材料式半命题作
20、文。首先,仔细审题。审题不仅要审读题目本身,也要 仔细阅读题目前的材料(导语),注意要充分理解“关键词”。导语“生活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面 对”中的“问题”就是关键词。“问题”是什么?可以是学生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遇 到的问题;可以是和父母的沟通不畅,考试没考好的灰心失意,不被理解的痛苦;可以是疫情带 给我们的影响;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其他挫折、困难和不如意的经历。接着看下面的材料,“令人欣喜的改变”是改变,是结果。这提示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困难,我们可以解决它,唤醒学生克 服困难、改变心态的情感意识。然后,准确补题。半命题作文,补题很关键。“挺管用”,就是很起作用,特别好用,很有效果
21、, 很受启发,很受益。横线上,需要补充的内容可以是材料(导语)中给出的“一句话”“一本书”,也 可以是优秀的品质、正确的决策或方法等。可以围绕这些关键词写自己独特的思考、感受和理 解。最后,确定文体。可写成记叙文,如,学习上、生活中我们遇到了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 些问题给我们带来困惑、烦恼,结果有人支着儿,发现一个方法挺管用。应讲述与立意有关的故 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可写成议论文,明确中心论点,然后可以按照“是 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最好还能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弓I, 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例文
22、】你的陪伴挺管用夏日骄阳,奏响奋斗的乐章;池中青荷,盛开青春的花朵。你曾说:“你假设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 拦。”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思绪在池塘荷香中抖落,那份清澈,凝结成三年的点点滴滴。初中 三年有你陪伴,挺管用!我从小自卑,对什么都毫无信心。快中考了,不得不面对以往让我望而却步的800米跑。还好你主动约我假期一起练习。无 论清晨还是黄昏,你都坚持叫我,催促我奔跑在红色的跑道上。每次跑步结束,你都会抬起头,对着 我大喊+加油! ”拼搏时有你的陪伴,挺管用!有一次,我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正沉湎于无尽的痛苦中。见此情形,你轻拍着我的肩,虽未曾说 话,却给了我一种无声的抚慰。片刻后,你对我说:“以
23、后的日子我和你一起努力,不会的题你尽管 问我。“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让我感动不已。于是,下一次遇到不会的题,我便向你请教。你 耐心地给我讲解,我进步得很快。困难时有你的帮助,挺管用!那一天,寒风呼啸,我将手揣在衣服兜里匆匆往家走。你追上来,脱下一只手套,将它套在我手上,嘴里说着:“快戴上,快戴上,太冷了!”你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我愣住了,很久才回过神来。我微 笑并由衷地向你说:“谢谢。你也展露出笑容说+跟我还客气。“我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聊,一直 到我家小区门口。我把手套还给你,挥手和你告别。寒冷时有你给予的温暖,挺管用!我们一起向约定的目标奋斗着。感谢你让我拼尽全力,让我遇到更优秀的自己。三
24、年来成长道路上有你的陪伴,真的挺管用!【点评】 小作者撷取与朋友相处的三个片段,着力表现朋友给予“我的温暖与帮助,诠释“你 的陪伴挺管用”。三个片段选择的角度各有侧重,第一个片段写备战体育考试中的800米跑时, 朋友的陪伴;第二个片段写“我”学习压力大时,朋友给予的鼓励与帮助;第三个片段写寒风中, 朋友借给“我”一只手套,给予“我”温暖。从学习到生活,在朋友朴实的话语和细微的动作中,“我” 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优秀,挺管用的!尤其是最后,“三年来成长道路上有你的陪伴,真的挺管用”, 既总结了全文,又点题并深化了中心主旨。3.(2022新疆,26,60分)请以“的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全国 语文 中考 复习题 专题 十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