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凉山州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凉山州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考前须知:全卷共8页(试题卷6页,答题卷2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值100分;请 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答题只能答在答题卷上,答题时用蓝黑墨 水笔(芯)书写。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4小题,共48分)1 .甲骨文中提及“黍”字最多,多有“求黍”及“求黍年”等字句,但未见有“求麦”“求稻”,诗经也多提到黍和稷,据此可以推断A.黍比稷更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B.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C.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重要的农作物D.黍稷稻麦
2、都属于中国古代作物系列.中国史纲要载: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期土地买卖之风更盛。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开展。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贫富分化不断加剧C.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D. 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楚汉战争时,有“米石万钱”“米解万钱”的记载。而汉文帝时,谷价至于石数十钱,粮价甚至有曾经到达“每石粟至十余钱”的历史记录。由此可以看出,当时A.粮食价格普遍降低B.农耕经济空前开展C.粟价比谷价更廉价D.农民劳动积极性高.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
3、,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说明当时A.庶族掌控铸币实权B.民间力量制约皇权C.商品经济仍具活力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有学者指出:从14世纪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 场雇佣人工操作生产的记载,惟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确实切报道。导致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A.官营手工业的垄断B.欧美国家的挤压C.民营手工业的竞争D.家庭手工业的抵抗.战国时期,范蠡佐越破吴后,改姓名游江湖,到陶后,改为朱公,居19年,二致千金.魏 国的白圭,善观周遭环境,适应时势生财有道,后世经商者皆祖之。这些现象本质上
4、反映出A.战国出现很多民间商人B,商周“工商食官”制度被打破C.富商开始干预国家政治D,富商经商经验较丰富.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 现象。这主要反映了A.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B.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生产分工更加细密D.明代手工业者生活困苦. 1493年,明朝政府敕谕今后百姓的商货下海,即以“私通外国”治罪。1585年,还声称谁 要建 造双桅杆以上的船只,就视同叛乱,处以死刑。导致明政府执行以上政策的根源是 A.倭寇在沿海地区侵扰不断B,政府恐惧沿海民众叛乱C.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性D.统治者拒绝与外国交往.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
5、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缥丝、 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开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 展”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民国初期,(政府)公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 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 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 采纳,并年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 A.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临时约法开展实业B
6、.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 金属 矿、煤矿、电厂多项选择择川、陕等内地省份。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 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这些举措A.有利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B.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C.创造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历史最高纪录D.考虑了国防建设的需要,为后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12 .中国“一五”计划国家时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 农业、林业和水利
7、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那么的核心 目标是A.建立工业化的基础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平衡开展国民经济D,大力开展乡镇企业. 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农民自建专业市场一度多达3 000多处,平均每个县就有30 个,它们大多没有经过政府的审批,经常遭到驱逐和没收。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乡镇企业开展迅速B,国有企业缺乏竞争机制C,专业市场大量涌现D.经济体制改革急需深化. 1994年后,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像河北邯郸钢铁总厂为代表的先进企业。1991年到1995年 的5年间,实现利润由0. 5亿元增加到7亿元,净资产由10. 42亿元增加到46. 9亿元
8、, 资产 负债率从62. 54%下降到38. 6%o导致邯钢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B.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束C.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 行的男士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 处分家长。”这说明A.断发易服成为潮流B.传统风俗受到冲击C.女权主义兴起D.崇洋媚外盛行. 1651年英国公布航海条例,规定但凡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 载运。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公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大局部航海条例。
9、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 这说明A.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B,英国成为海上霸主C.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D.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 19世纪末的经济开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 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 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A.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C.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D.欧洲掀起了 一场商业革命.马尼拉大帆船是指从1565年到1815年的250年中,西班牙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凉山州 2020 2021 学年 历史 学期 期末 检测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