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导论 习题解答汇总 习题1--8.docx
《人工智能导论 习题解答汇总 习题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导论 习题解答汇总 习题1--8.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习题解答1 .填空题1)模拟、延伸和扩展,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2)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3)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4) 人工智能元年5)图灵6)冯诺依曼7) IBM8)有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9)数学逻辑,抽象逻辑,符号10)仿生学,人脑神经系统11)控制论,“感知一行动”12)通信技术,物与物、人与物13)第五代,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14) “去中心化”15)人工智能2,简答题1)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 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
2、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 像是人类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即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 和“理性地行动二2)简述图灵测试的内容。图灵在计算机器与智能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用于判断机器是否有智能的想法:“如 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通过电传设备)而不会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 台机器具有智能J图灵的这个想法后来被称为“图灵测试”。测试内容如下:假想测试者与两个被测试 者采用“问答模式”进行对话,被测试者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机器;测试者与被测试者被 相互隔开。因此测试者并不知道被测试者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经过多次测试后,如果 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被测试者是人还
3、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算通过了测试,并 被认为具有了人类智能。经过实验,图灵指出:“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 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机器,那 么,就可以判定这个机器具有与人相当的智力。”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3)简述人工智能发展历程。降维算法指对高维度的数据保留下最重要的一些特征,去除噪声和不重要的特征,从而 实现提升数据处理速度的目的。机器学习领域中所谓的降维就是指采用某种映射方法,将原 高维空间中的数据点映射到低维度的空间中。8)简述机器学习的一般流程。机器学习的一般流程包括确定分析目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4、预处理数据、训练模型、 模型评估与优化、模型应用等步骤。首先要从业务的角度分析,然后提取相关的数据进行探查,发现其中的问题,再依据各 算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各模型的结果,最终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应 用。第5章习题解答1.填空题1)模拟,人工神经元2)细胞体、树突,轴突3)两种,激活状态,非激活4)输入、计算模块,输出5)激活函数6)两层神经元,感知机7)分类,二分类8)正向传播,误差的反向传播9)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神经兀10)两个以上,输入输出11)深度学习,三个及以上12)延恩乐存,卷积思想13)局部感知、权值共享,多卷积核14)信息或特征15)最大池化,平均池化16
5、)组合拼接。2.简答题1)简述MP模型信息传递过程。神经元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输入信号,这些输入信号通过带权重的连接进行 传递,神经元接收到的总输入值将与神经元的阈值进行比较,然后经过“激活函数”的处理 后产生神经元的输出。训练一个神经网络就是将权值调整到最佳,以使整个模型的效果最好。2)简述BP神经网络的工作过程。对于BP神经网络来说,它的工作过程由“信息的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组 成。信息的正向传播:当感知到外界信号时,由输入层接收,继而传递给中间层各个隐藏层。 信息传播的路径是“输入层一隐藏层一输出层”。而“误差的反向传播”,则是当正向传播结束之后,输出结果与期望值不符,
6、那么BP 神经网络体系就会将这一误差值反向传导,即信息的传输路径更改为“输出层一隐藏层一输入层”。在这一传输过程当中,各个神经节点会根据误差值的范围调整本节点的权值和阈值, 最终达到传播信息与期望值相符的目的。3)简述深度学习的优点。1)高效率。现有的深度学习技术无须考虑烦琐的特征提取过程,一旦设计好网络框架, 就能够解决问题。2)可塑性。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传统算法需要将代码重新编写一遍才能够对模型 进行调整,这种改进成本巨大。而深度学习要对模型做出改变只需要调整其中的参数,不需 要重新编写代码就可以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使一个程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成长性。3)普适性神经网络经过不断的学习自
7、动建立算法模型来解决问题,所以几乎能够解决各种问题。4)什么是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指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加入了卷积运算,通过卷积核局部感知图像信息提 取其特征,多层卷积之后能够提取出图像的深层抽象特征,凭借这些特征来达到更准确的分 类或预测的目标。5)简述卷积运算。卷积运算的主要目的是从图像中提取信息或特征,任何图像都可以看作一个数值矩阵, 而矩阵中一组特定的数值可以构成一个特征。卷积运算的目的是扫描这个矩阵,并尝试为图 像挖掘相关的或可解释特征。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卷积可以理解为一种类似于加权运算的操 作。在图像处理中,针对图像的像素矩阵,卷积操作就是用一个卷积核来扫描像素矩阵,并 与像素
8、矩阵做元素相乘,以此得到新的像素矩阵,这个过程就是卷积。其中卷积核也叫作过 滤器或滤波器,滤波器在输入像素矩阵上扫过的面积称为感受野。6)什么是池化运算?池化层又称为下采样层,主要是通过对卷积形成的图像特征进行特征统计,这种统计方 式不仅可以降低特征的维度,还可以降低网络模型过拟合的风险。此外,卷积图像经过池化 操作后可以有效减小输出图像的尺寸,在保留图像主要特征的同时可以减少网络结构中的计 算参数,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通常在设计卷积网络结构时,卷积层后会跟着一个池化层。池化操作通常有两种,一种 是常用的最大池化,另一种是不常用的平均池化。最大池化执行过程就是将输入矩阵拆分为不同区
9、域,输出的每个元素都是其对应区域的 最大元素值。平均池化法是将图像区域中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池化后的值,图像经过卷积、 池化操作后,其关键特征被提取出来。第6章习题解答1 .填空题1)视觉功能、感知、加工解释2)仿生学,工程3) 02554) R、G、B, 0255,颜色值5)不同特征、区分开6)算法,特定目标,标记7)图像子区域,理解和分析8)物体分割、语义分割和实例分割9)同一类不同的个体10)哪一类11)特征信息,身份识别12)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匹配与识别13)软件算法,自行完成行驶14)通用文字识别,垂直场景文字识别.简答题1)计算机视觉的主要研究目标
10、是什么?第一个研究目标是建立计算机视觉系统来完成各种视觉任务。换句话说,要使计算机能 借助各种视觉传感器(如CCD、CMOS摄像器件等)获取场景的图像,从中感知和恢复环境 中物体的几何性质、姿态结构、运动情况、相互位置等,并对客观场景进行识别、描述、解 释,进而做出判定和决断。第二个研究目标是把该研究作为探索人脑视觉工作机理的手段, 掌握和理解人脑视觉工作的机理(如计算神经科学)。这里主要研究的是生物学机理。2)简述计算机视觉系统的组成。(1)图像采集计算机视觉是从获取客观世界的图像开始的。为采集图像,需要使用一定的采集装置或 设备,这里的装置和设备可以是各种光敏摄像机,包括遥感设备、X射线断
11、层摄影仪、雷达、 超声波接收器等。取决于不同的感知器,产生的图像可以是普通的二维图像、三维图组或者 一个图像序列。(2)预处理采集图像后,为更方便有效地获取其中的信息,提高后续加工的效率,常需对图像进行 一定的预处理。(3)特征检测特征检测也称基元检测,是指图像中有比较显著特点的基本单元,一般常说的基元主要 有:边缘、角点、直线段、圆、孔、椭圆以及其他兴趣点等(也包括它们的一些结合体)。 对这些基元的检测是常见的工作。(4)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指将感兴趣的目标区域从图像中分离并提取出来,也可看作是基元检测的一种 推广。(5)图像的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有理解图像内容的含义,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高阶处理,主要
12、是在图像分割的基 础上再对分割出的图像块进行理解,这一阶段采用模式识别或机器学习方法,如利用卷积神 经网络等算法,训练出合理的模型,对目标进行识别、分类等操作。3)简述人脸识别的优势与困难。人脸识别的优势: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 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不被察觉的特点对于一 种识别方法也很重要,这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容 易被欺骗。人脸识别的困难:人脸识别的困难主要是人脸作为生物特征的特点所带来的。在视觉特点上,首先,不同 个体之间的区别不大,所有的人脸的结构都相似,甚至
13、人脸器官的结构外形都很相似。这样 的特点对于利用人脸进行定位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利用人脸区分人类个体是不利的。其次, 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而在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 觉图像也相差很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条件、人脸的很多遮盖物、年龄等多方面因素 的影响。4)无人驾驶是如何分级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定义了 6个无人驾驶等级,从。级(完全手动)到5级 (完全自动)。这些无人驾驶等级准则已经被美国交通部采纳。0级(无自动驾驶)L1级(辅助驾驶)L2 (半自动驾驶)L3 (有条件自动驾驶)L4 (高度自动驾驶)L5 (完全自动驾驶)5)什么是OCR?OCR
14、(光学字符识别)是指电子设备(例如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检查纸上打印的字符, 通过检测暗、亮的模式确定其形状,然后用字符识别方法将形状翻译成计算机文字的过程; 即,针对印刷体字符,采用光学的方式将纸质文档中的文字转换成为黑白点阵的图像文件, 并通过识别软件将图像中的文字转换成文本格式,供文字处理软件进一步编辑加工的技术。6)简述OCR的识别过程。一个OCR识别过程须经过影像输入、影像前处理、文字特征抽取、比对识别、最后经 人工校正将认错的文字更正,将结果输出。1 .影像输入:需经过OCR处理的标的物须透过光学仪器,将影像转入计算机。2 .影像预处理:影像须先将图片、表格及文字区域分离出来,甚至可将
15、文章的编排方向、 文章的提纲及内容主体区分开,而文字的大小及文字的字体亦可如原始文件一样的判断出来。对待识别图像进行如下预处理,可以降低特征提取算法的难度,并能提高识别的精度。1)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使图像只包含黑色的前景信息和白色的背景信息,提升识 别处理的效率和精确度。2)图像降噪:在对图像中印刷体字符进行识别处理前,需要根据噪声的特征对待识别 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提升识别处理的精确度。3)倾斜校正:由于扫描和拍摄过程涉及人工操作,输入计算机的待识别图像或多或少 都会存在一些倾斜,在对图像中印刷体字符进行识别处理前,就需要进行图像方向检测,并 校正图像方向。3 .文字特征抽取单以识别率而言
16、,特征抽取可说是OCR的核心,用什么特征、怎么抽取,直接影响识 别的好坏。4 ,对比识别当输入文字算完特征后,都须有一比对数据库或特征数据库来进行比对,数据库的内容 应包含所有欲识别的字集文字,根据与输入文字一样的特征抽取方法所得的特征群组。5 .人工校正OCR最后的关卡,在此之前,使用者可能只是拿支鼠标,跟着软件设计的节奏操作或仅 是观看,而在此有可能须特别花使用者的精神及时间,去更正甚至找寻可能是OCR出错的地 方。6 .结果输出。将识别结果按要求输出。第7章习题解答1 .填空题1)人与计算机2)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3)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生成4) 口语理解,文字理解5)语法和语义,自然
17、语言文本6)机器翻译7)文字或语音,自动翻译8)计算机可读的9)句法和其他相关知识10)文本类别,自动归类11)词语的切分。12)语音表征13)语料库14)文本集合15)句子分析16)词序列,词性17)句子结构,句子内容18)基于词的,基于短语.简答题1)简述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阶段。1) 1956年以前的萌芽期:计算机的诞生为机器翻译和随后的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基础。2) 19571970年的快速发展期:由于基于规则和基于概率这两种不同方法的存在,自 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分为了两大阵营。一个是基于规则方法的符号派,另一个是采 用概率方法的随机派。3) 19711993年的低谷发展期:随着研
18、究的深入,很多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并不 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实现,而新问题又不断地涌现,社会对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丧失了信心。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进入了低谷时期。4) 1994年至今的复苏融合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储量大 幅提升,使得语音和语言处理的商品化开发成为可能;1994年,互联网商业化和网络技术 的发展使得基于自然语言的信息检索和信息抽取的需求变得更加突出。这两件事从根本上促 进了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复苏与发展,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面渐渐不再局限于机器翻译、语 音控制等早期研究领域。2)什么是问答系统?问答系统是指借助计算机系统对人提出问题的
19、理解,通过自动推理等方法,在相关知识 库中自动求解答案,并对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回答技术与语音技术、多模态输入输出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相结合,构成问答系统。3)自然语言处理的一般过程是什么?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整个过程一般可以概括为4部分:语料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 训练和指标评价。语料预处理即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语料清洗、分词、词性标注、去停用 I句。特征工程:这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将分词表示成计算机可识别的计算类型,一般为向量, 常用的表示模型有词袋模型、词向量等。模型训练:选择好特征后,就要训练使用的模型,并开始进行模型训练,其中包括参数 的微调等。在模型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可
20、能出现模型在训练集中表现很好,但在测试集 中表现很差的问题。指标评价:常用的模型评价指标有错误率、精准度、准确率、召回率等,利用这些指标 来评价模型的优劣程度,以选择最佳的模型,进而输出最终的自然语言处理的结果。4)简述语料预处理的过程。语料预处理即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4个步骤。1)语料清洗,即保留有用的数据,删除噪声数据,常见的清洗方式有人工去重、对齐、 删除、标注等。2)分词,即将文本分成词语,如通过基于规则的、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进行分词。3)词性标注,即给词语标上词类标签,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常用的词性标注方 法有基于规则的、基于统计的算法,如最大烯词性标注、HMM词
21、性标注等。4)去停用词,即去掉对文本特征没有任何贡献作用的字词,如标点符号、语气词、助 词等。5)基于解析的语言理解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理解各有什么优缺点?传统基于解析的语言理解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句子成分的深入解析,可全方位理解句 子中的语义内容。另外,由于系统是基于语法和语义规则的,因此解析结果不会出现太大偏 差,即便出现解析错误,也很容易定位原因。基于解析的方法必须对语义规则进行明确定义,这需要非常丰富的领域知识;同时,语 义分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词法分析和句法分析,这些环节上的错误很容易在语义分析时进行 传导和积累,导致结果产生偏差。最重要的是,自然语言中包含众多不符合词法和句法的表 达
22、,特别是各种新的表达方式不断出现,这给词法和句法设计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传统 语言理解方法在特定领域、处理简单句子时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在通用领域里往往无法 满足要求。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理解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人为设计知识结构,仅需要大量文本作 为训练数据,即可学习出一个合理的语义空间,并基于该语义空间完成一定的语言理解任务。 特别重要的是,这一方法可以用大量领域外的文本训练语义空间,得到的语义空间依然可用 于领域内的语言理解任务。这一方法的缺点在于语义的不可解释性。深度学习是一种黑盒学习,并没有对句子进行 细致解析,因此很难清晰理解一句话的语义来源。6)简述基于词的统计翻译模型的翻译过程
23、。基于词的统计翻译模型,其翻译的过程通常可以理解为一个搜索的过程,或者一个不断 猜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如下:第一步,猜测译文的第一个词是源文的哪一个词翻译过来 的;第二步,猜测译文的第二个词应该是什么;第三步,猜测译文的第二个词是源文的哪一 个词翻译过来的;以此类推,直到所有源文词语都翻译完。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反复使用翻 译模型和语言模型来计算各种可能的候选译文的概率,以避免搜索的范围过大。7)简述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模型的原理。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模型的原理是在词语对齐的语料库中搜索并记录所有的互为 翻译的双语短语,并在整个语料库中统计这种双语短语的概率。如图7-13所示,假设已经 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智能导论 习题解答汇总 习题1-8 人工智能 导论 习题 解答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