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民经济统计学(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4610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财经类统计学专业、管理类专业开设开课学期:一般可在第六学期开设学时与学分:课内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统计学概论、数理统计学、企业经营统计学、经济学、会计学等相关 课程。二、开课目的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是经济统计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运用统计学基 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国民经济总体现象的一门科学。本大纲是按照高等院校四年制经济统 计专业本科开设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制定的。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经济统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国民经济
2、现象为研究 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宏观上对社会再生产条 件、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数量方面的统计 方法论。设置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国民经济统计学是认识国民经济全过程的一种有效工具和方法。1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全貌及其规律的一系列 理论和方法,包括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理论和方法,设置国民经济一整套指标体系 的理论和方法,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使用过程、投入产出、资金流量、国民财富、 国际收支等。2 .熟悉各项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条件,具有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 力。3 .掌握国民经
3、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并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三)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系.从纵列看,对每个部门及经济总体内部,使用方合计等于来源方合计即资产总额(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负债+净值1 .从横行看,对每一个资产负债项目,都有各部门使用(来源)方合计等于总 计栏使用(来源),进一步地,对各个金融资产负债项目,则有:各部门使用方(资 产)等于各部门来源方(负债)合计。2 .从经济总体看,资产净值代表国民财产,可以从资产负债表的不同角度计算, 分别体现不同的经济关系。(四)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二、资产负债表分析.总量及其变动分析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国民资产负债部
4、门结构分析2 .国民资产负债的经济效益分析第七章经济增长与波动统计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讲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的源泉、影响因 素、经济周期及其类型、划分标准、经济周期的监测预警。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经 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的源泉、影响因素、经济周期及其类型、划分标准、 经济周期的监测预警统计学的基本框架体系;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各种理论; 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中的各种不同的概念及原理;熟练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周 期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重点、难点:经济增长的源泉、影响因素、经济周期及其划分标准、监测预警。第一节经济增长及其理论一、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增
5、长理论(-)经济增长的影响(二)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者的联系与区别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平均增长率的计算二、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劳动1 .土地.资本2 .技术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 .肯德里克(Kendrick, J.W.)的全要素生产分析.丹尼森(Denison)经济增长因素论2 .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理论第二节经济周期及其理论一、经济周期及其类型(一)经济周期的成因(二)经济周期的表现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建筑业周期)、 熊彼特周期的划分及其特征(三)经济周期的划分二分法、四分法(四)我国经济周期的现状及特点二、经济周期波动的监测预警(一
6、)指标分析法(二)扩散指数(三)景气信号法六、教学学时分配国民经济统计学教学课时分配表章次内 容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第二章国民生产统计10第三章投入产出分析6笫四章资金流量统计6第五章国民财产统计6第六章国际收支统计6第七章经济增长与波动统计8机动2课内教学合计48七、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1 .付红妍主编,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二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1 月.刘长新,蒋萍主编,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12月2 .袁寿庄,赵彦云,高敏雪主编,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年.颜日初,徐唐先主编,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1
7、月3 .宋廷山、吴风庆、尉雪波主编,应用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7月.吴风庆、王艳明主编,统计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年4 .袁方主编,社会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3月.黄良文,林嗣明编著,经济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8月5 .漆莉莉,魏和清编著,社会人口与科技统计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12 月.李朝鲜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6 .高敏雪编著,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4月.王莉霞等编著,国民经济统计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月7 .(美)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托
8、马斯A.威廉姆斯著,张建华,王 健,冯燕奇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8 .(美)罗伯特.约翰逊著:基础统计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9 .David R.Anderson,Dennis J.Sweenney, Thomas A. Williams:Statistics For Businss and Economics( Secend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198110 . Mendenhall, Reinmuth, Beaver, Duhan: Statistics ForManagement and Economics(F
9、ifth Edition),.Duxbury Press, 19864.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学要求(一)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以巩固与强化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应注 意在系统讲授国民经济统计学中五大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基本框架和基本方法 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理论、方法与现实宏观经济的结合,正确的理解与运用统计理论与 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教学方法上,可以将案例 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结合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增强师生之间的互 动交流。(二)考核方式1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应包括所有知识点,重点
10、是国民经济统计学中五大核算的基 本理论、基本思想、基本框架和基本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 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应用能力。2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以笔试、闭卷为主。成绩评定以期末考核与学 生平时作业成绩、考勤记录、课堂表现、实际研习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做法:平时成 绩占20-30%,期末笔试占80-70%o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属于经济统计学专业必修专业主干课,与统计学、企业经营统计学、数理 统计学、宏观经济学等学科均存在着密切关系,需要把他们严格区分开。五、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主要讲述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概 念、特点,
11、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核算体系,国民经济的 各种分类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民经济活动、运行体系及构成;理解、掌握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掌握国民经济的各种分类,特别是 产业分类、行业分类。重点、难点: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的各种分类;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及其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第一节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一、国民经济(一)国民经济的概念(二)国民经济活动(三)国民经济体系及其构成(四)国民经济运行图示及其特征二、国民经济统计学(一)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概念(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特点(三)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作用三、国民经济统计学
12、的研究对象四、国民经济统计的任务五、国民经济统计与有关经济、统计各学科的关系第二节 国民经济统计学与国民经济核算一、国民经济统计学二、国民经济核算三、国民经济统计学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第三节国民经济的基本分类一、国民经济分类的概念和作用及原则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标志(二)国民经济分类的意义(三)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分类(一)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的概念(二)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划分的特点(三)我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划分四、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五、国民经济的经济类型的分类第四节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平衡法、投
13、入产出法、经济模型法、统 计资料的量化尺度法等。第二章国民生产统计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讲述国民经济中的生产统计与分析,包括资源统计与分析、 国民经济总量统计及其他生产总量统计与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及其使用统计与分析。通 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条件即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系统把握国 民生产总量的统计理论与方法,特别是国民生产总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计算原 则、计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总收入等概念及其 计算,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及再分配的概念、范围、过程、结果;掌握国民生产总量 统计中的上述基本概念;熟练掌握上述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重点、
14、难点: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计算原则、计算方法,国民生产总量统计中的 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第一节资源统计一、人力资源统计(一)劳动力资源量统计(二)劳动力资源量的计算(三)反映劳动力资源的指标二、自然资源统计第二节国民生产总量统计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 果。其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消耗(或中间投入)1 .收入法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
15、+总投资+净出口三、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国内生产总值使用表从产出和收入两个方面反映了不同经济部门生产和初次分 配的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节其他生产总量的统计一、国内生产净值二、国民收入生产额.生产法1 .分配法第四节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统计分析.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1 .生产成果的构成和比例关系的统计分析.生产成果的经济增长分析2 .对生产成果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第五节国民收入分配与使用统计一、国民经济分配的概念和范围二、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结果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一)初次分配的含义(二)初次分配的结果.国民生产总值1 .国民生产净值三、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结果国民可
16、支配收入总额与国民可支配收入净额(一)国民经济再分配的含义(二)国民经济再分配的结果.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额1 .国民可支配收入净额第三章 投入产出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讲述投入产出的概念、原理、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其内容、 平衡关系投入产出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投入产出的基本概念,系统把握投入 产出的涵义、编制原理、结构特点及各种系数;理解投入产出的涵义、编制原理、结 构特点;掌握投入产出的结构特点及各种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间接消耗系数等; 熟练掌握投入产出表及各种系数、平衡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重点、难点:投入产出的涵义、编制原理、结构特点及各种系数及其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
17、系。第一节投入产出表的构成一、投入产出表的产生二、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一)投入产出表(二)投入产出延长表第二节投入产出表的应用一、投入产出系数1 .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二、投入产出模型行模型、列模型、完全消耗系数模型三、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GDP及其构成1 .根据投入产出表进行影响分析.根据投入产出表进行关键部门分析2 .宏观经济效益分析.价格变动及其影响分析四、我国投入产出研究的现状第四章资金流量统计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讲述资金流量的概念、核算范围、特点、核算原则,系统把 握资金流量表的结构、平衡关系及其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资金流量的概念、 核算范围、特点、核算原
18、则,系统把握资金流量表的结构、平衡关系及其应用;理解 资金流量的核算范围、特点、核算原则;掌握资金流量表的结构、平衡关系;熟练 掌握资金流量表的结构、平衡关系及其应用。重点、难点:资金流量的核算范围、特点、核算原则和资金流量表的结构及其平衡 关系。第一节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题一、资金流量表(一)资金流量核算范围.只核算金融交易1 .核算范围除包括金融交易外,还包括总储蓄和实物投资.不仅包括金融交易,还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与消费及投资的形成(二)资金流量核算的特点(三)资金流量核算中的部门分类(四)资金流量核算中的原则资金流量表是以复式记账方式、权责发生制原则、现期市场价格为依据而记录 二、资
19、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资金流量表的表式一般有标准式和投入产出式(矩阵式)两种。三、资金流量的平衡关系经常帐户平衡关系、投资帐户平衡关系、金融帐户平衡关系、部门内总体平衡关系第二节资金流量表的分析一、实物交易表的分析 二、金融交易表的分析 三、资金流量模型分析第五章国际收支统计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讲述国际收支的概念、演变、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国 际收支头寸表及其构成、利用外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框 架体系,系统把握国际收支的涵义及其演变过程;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项目的构 成及内容;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头寸表及其结构;熟练掌握国际收支平 衡表、国际收支头寸表项目以及
20、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重点、难点:国际收支的涵义、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头寸表及其结构。第一节国际收支的基本问题一、国际收支的内涵狭义国际收支与广义国际收支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将国际收支按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则表示出来 的报表。记录国际交易流量。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规则。复式记帐原理、权责发生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经常帐户、资本与金融帐户、差错及遗漏。三、国际投资头寸表四、国际投资头寸与国际收支的关系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分析一、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分析1 .国际收支表中各账户内部的平衡关系.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2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国际收支顺差的利益3 .国际收支
21、不平衡的调节措施二、外汇储备分析1 .外汇储备规模与经济实力的国际比较.外汇储备和人均GDP、经济增长率的国际比较2 .外汇储备与国际收支的比较分析.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预测三、国际收支的专题分析.利用外资的统计范围及其指标1 .国际收支统计及其特点第六章资产负债统计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讲述资产的概念、划分标准、分类、资产负债表及其构成、 平衡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体系,系统把握资产的涵义、 划分标准及基本概念;理解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构成及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及 其结构、平衡关系;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以及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重点、难点:资产负债的概念、划分标准、分类、资产负债表及其构成、平衡关系。第一节资产负责的基本问题一、资产的概念国民财富是指一国在特定时点上拥有的一切财富之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已开发出来的财富和未开发的大自然中的财富。国民财产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国民财富,又称资产。资产是一种经济资产,即所有权已经界定,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 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资产的伴生物是负债,它是金融债权的对应体,是“负资产”。二、经济系统全过程流程图三、资产的划分标准四、资产的分类第二节资产负债表及其分析一、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