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docx





《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开展一、选择题.云冈石窟前期大佛雕有大耳、大目,具有典型北魏鲜卑族人的特点;公元494年以后佛 像造像追求精细,面型大多消瘦,服饰也趋向宽衣博带,显现出南朝土人“秀骨清像” 的独特形象。对此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反映鲜卑族加速封建化B.三教合一逐渐完成C.石窟佛像属于影像史料D.表达中西文化融合.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反映的 史实是A.玄奘西行B.唐玄宗出逃 C.文成公主入藏 D.张骞出使西域.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其用典出自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 北方流民南迁。这一历史现象客观
2、上A.消除了中原地区的民族矛盾B.确立了户口南多北少格局C.推动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D.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繁荣.骑竹马作为一种儿童游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儿童通过模仿骑马一蹦一跳的样子锻 炼腿部力量和上下肢的协调性。以下图是敦煌佛爷庙湾36号魏晋墓骑竹马画像砖石。 该图表达了A.市民娱乐和休闲生活的情趣C.民间体育与艺术审美的结合A.市民娱乐和休闲生活的情趣C.民间体育与艺术审美的结合B.胡汉民众的生活存在差异D.社会稳定繁荣的时代风貌.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祸或为防御少数民族贵族的侵扰,中原地区世家豪强常召集 其宗族乡党,择一便于守御之地,屯聚为坞堡。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
3、数千家人户坞民为其劳作。以下关于坞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坞堡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B.坞堡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赋税和徭役C.坞主成为国家统一的关键D.坞堡内农民可以利用水排灌溉农田.薛元超凭借门荫入仕,在唐高宗时期官至宰相,其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 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这说明A.选官方式科举门荫并重B.丞相大多数由门荫入仕C .选官制度具有不确定性D.科举取士制度受到重视.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联合王武俊、李纳等势力,公开反叛朝廷。镇海军节度 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唐德宗遣使于吐蕃,请发其兵, 后未果。据此可知A.藩镇是拱卫唐政府的关键力量B.唐
4、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C.吐蕃纳入中央的正式行政管辖D.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以下图的洛阳龙门石窟杨大眼造像记是“龙门四品”之一,记载了名将杨大眼南征凯旋,途经龙门时发愿为北魏孝文帝刻记造像。据此可知,此碑夫1%*曜九 是次如来B瓣 切确作筋圆柠 掰囱宇3他揭 格弱寻拉越希 万尔一掌麦M 龙三居环委第 石窟舞先t 此X考攵: 2夫1%*曜九 是次如来B瓣 切确作筋圆柠 掰囱宇3他揭 格弱寻拉越希 万尔一掌麦M 龙三居环委第 石窟舞先t 此X考攵: 2A.印证三教并行政策推行A.印证三教并行政策推行B.说明北魏统一说汉语C.受到外来文化传播影响D.表达佛教完本钱土化.据魏书记载,孝文帝下
5、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 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馍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 据此可知,当时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国家财政收入剧减C.均田制已遭到破坏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其实际最高长官尚书仆射为群相之 首。贞观年间,唐太宗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又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 省长官同堂议事。这一调整A.旨在提高门下省的地位B.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C.使宰相的权力名存实亡D.便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唐代诗人孟浩然大局部时间过着隐居生活,他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 无舟楫,端居耻
6、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也曾向玄宗流露过“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苦衷。这表达了当时A.诗人的想法与行动相脱节B.诗人积极入仕的价值追求C.主流文学体裁发生了变化D.诗歌世俗化倾向日益突出.文物作为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以下图所示文物反映当时政府A. 一年分夏秋两季收税B.将赋役合并折成银两征收C,将丁银分摊入田赋一并征收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据学者考证,先秦两汉时期诗经的著述有54种,魏晋南北朝时期有112种。直到 唐太宗诏令颜师古校定经书文字,历经20多年修撰成五经正义,完成了包含诗经 在内的五经内容上的统一,“由唐至宋,明经取土,皆遵此本”。唐太宗这种做法
7、A.利于强化儒学的政治功能B.旨在推动唐朝文化开展C.促进儒学正统地位确实立D.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武那么天爱好文学,喜用文土,曾在进土科中加试杂文,但后来屡次停试杂文,以期通过 “断浮虚之饰词”来更好地发现“实用之良策”。这说明当时的人才选拔A.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B.服务于现实需要C.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D.推动了文学繁荣二、非选择题1 .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生计和生存的状况,民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7分)材料一孟子的政治主张不是从历史上抄袭过来的,而是性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有 以下各项:第一,给民以“恒产”;第二,赋税徭役有定制;第三,
8、轻刑罚;第四,救济穷人; 第五,保护工商。孟子的先王之道就其内容而论,与时代的要求相合拍,具有现实批判主义 精神。摘编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初,定令有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敝。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 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敬,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帝善之, 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杨炎传材料三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 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 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
9、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 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 就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也就是精神娱乐消费。宋朝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开展的高峰期,对 中华文化的开展是一个明显推动。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子的思想主张,分析孟子政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宋代直接推动中华文化开展的科技成就,简析促使这一 时期“市民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6分)2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4分)材
10、料一两晋以后,佛教渐盛。宣扬“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灵魂不灭的佛教,得到皇帝、士大 夫的倡导、扶植,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强大的寺院经济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封建朝廷的经 济收入,而且也阻碍了世俗地主的利益。公元489年左右,范镇写成了神灭论,主张“形 神相即”“形质神用”,否认“形亡神存”,指责“浮屠害政,桑门蠹俗”。摘编自杨世秀浅谈范镇及其神灭 材料二宋代“精英佛教(以探究诸法实相与自我证悟为特征)因义理过于烦琐深奥,逐步趋于 式微。与之相对的“功德型佛教”(以功德思想与他力拯救为基础)由于契合了“积善之家必 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传统报应观念,再加上简单易行,颇有民众情缘,成为普 通民
11、众佛教修行的主要选择。正是名目繁多的佛事活动和功德回向的福报观念,使佛教这信 仰系统与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佛导呈现出香火鼎盛、信众云集的景象。摘编自陈雷宋代佛教世俗化的向度及其启示(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范缜的观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对宋朝文化的影响。(6分)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AACCADBCADBDAB.【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云冈石窟前期佛像的雕塑“具有典型北魏鲜卑族 人的特点“,494年之后,其佛像的雕塑显示出“南朝土人,秀骨清像,的独特形象”,说明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其封建化
12、进程不断加快,在艺术审美和艺术追求上不断汉化, 应选A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云冈石窟佛像雕塑特点的变化,并没有涉及“三教合一” 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窟佛像属于实物史料,而不属于“影像 史料”,排除C项;云冈石窟佛像特点的变化中并没有涉及“西方”的元素,也就不能得 出“中西文化融合的结论,排除D项。1 .【答案】A【解析】根据地图可看出该活动从长安出发,西行到达曲女城和那烂陀,这两 处都是今印度地区,因此材料反映的是玄奘西行的史实,应选A项;唐玄宗出逃并未 前往曲女城,排除B项;图中没有地方涉及到西藏,碎叶是今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排 除C项;张骞出使西域是连接中欧而非印度,排除
13、D项。2 .【答案】C【解析】根据纲要上册第28页所学: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 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 开发,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应选C项;“消除”不合逻辑,应为“缓 解”,排除A项;“确立了户口南多北少格局”在北宋时期,排除B项;“促进了北魏社 会经济繁荣”不合史实,西晋存在于265317年,而北魏存在于386534年,排除D 项。3 .【答案】C【解析】据材料“儿童通过模仿骑马一蹦一跳的样子锻炼腿部力量和上下肢的 协调性“,可知材料中的画像砖既表达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审美,也表达了民间百姓通过 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 02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民族 交融 隋唐 大一统 发展 2023 年高 历史 一轮 单元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78552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