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2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2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2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单选题(2022.湖北.高考真题)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 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1. (2022湖北高考真题)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薄 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 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A. 士子应考投机取巧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C
2、.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2022.山东.高考真题)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 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2. (2022湖南高考真题)据下表可知()A.世家大族没落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C.门阀观念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2021 .江苏.高考真题)唐代
3、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 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政治矛盾3. (2021 ,辽宁高考真题)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 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别大宗小宗 D.维护经济特权4. (2021 .全国.高考真题)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 便随意提出耍求,“苟不如意,便加
4、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 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2021 .全国.高考真题)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 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2020.山东.高考真题)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工与“煮粥赈 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
5、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 (2020.全国.高考真题)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 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二、材料分析题6. (2020.江苏.高考真题)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 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荫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 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
6、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 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 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 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 (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
7、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 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7. (2020.天津.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 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
8、”,“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 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 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 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 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工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2 全国 高考 历史 汇编 官员 选拔 管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