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全面必备!).docx
《(2023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全面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全面必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 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 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4、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
2、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 国共产党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 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5、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 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6、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
3、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 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党的领导地位通过宪法得以确立。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 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 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人身自由1、人身自由(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 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 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
4、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 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3、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 利。(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 诬告陷害。(3)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等。 4、住宅不受侵犯(P38)(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2)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8)宪法
5、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 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 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1、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1)财产权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补充笔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2)劳动权。内容含义表现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拥有自己的财务:拥有自己的专利 等
6、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 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购买的房屋用于居住、开超市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 经济利益的权利如出租自己的房屋、汽车获得的租 金处分权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 其财产的权利事实上的处分(如吃掉、用掉)和 法律上的处分(如财产赠给、送给、 卖给他人)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 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 会作出贡献。(3)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
7、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 质帮助的权利。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H生 事业。(4)受教育权。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 的权利。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 未来。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5)文化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 自由。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 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2.
8、3.2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维护权利守程序1、维护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1)作用: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2)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 护自身权益。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怎么做?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说明】如果是消
9、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维权方式用句子表述可以这样写: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 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和解(1)含义: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2)适用情形: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3)实施方法: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 达成协议,解决纠纷。4、调解(1)含义: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2)实施方法: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 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3)方式
10、: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5、仲裁(1)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2)适用情形: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3)实施方法: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 仲裁裁判约束。6、诉讼(1)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2)实施方法: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3)方式: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三
11、课核心观点:【必背高频答题句】.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1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地位】.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 陷害。3 .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4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 帮助的权利。5 .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6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要做到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7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12、、集体的利益和 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做法】.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我们可以通过和解、调 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做法】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2. 4.1公民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1)遵守宪法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5)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人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及表现?(1)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 的尊严是公民
13、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 社会公德。3、公民应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 法办事。维护国家利益1、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1)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2)做法: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
14、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 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说明】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本册P72和九年级上册也会学到)6、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1)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 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等。(2)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3)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4)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依法服兵役1、依法服兵役(1)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
15、加民兵 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2)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3)分类: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依法纳税1、依法纳税(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违反依法纳税义务的表现及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 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履行义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 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特别提醒】劳动和受
16、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有什么意义?(1)行使权利: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2)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 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3、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 义务而不享受权利。阳阳老师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 义务。法定义务须履行1、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
17、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2、如何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3、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 求做的行为。4、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怎样的责任?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第四课核心观点:【必背高频答题句】.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 务的
18、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关系】.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3 .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 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4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 行法定的义务。5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6 .法定义务须履行。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3. 5. 1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国家
19、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 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 主决定。2、人大代表的权利(职权)是什么?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补充:即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说明】要特别注意和后面将学习的人大职权的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3、人大代表的义务是什么?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
20、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 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 制度安排。2、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亳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3. 5.2基本政
21、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 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 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 线。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22、议(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2)主题:团结和民主。(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 性)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1)概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地
23、位(1)含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1)民族自治地方的分级: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2)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3)自治机关的职权: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 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 的内部事务。(4)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 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道德 法治 知识点 考点 提纲 全面 必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