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同步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
《《拟行路难(其四)》(同步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行路难(其四)》(同步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拟行路难(其四)同步学案学习提示这首诗以“泻水”兴,不同凡响,“无端而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但诗作表现的情绪却不像泻 水自流那样流畅。水的流向取决于地势,当时人的境遇则取决于门第。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不甘认命, 却又无法反抗;他不愿唉声叹气,只好举酒自宽,却又断绝了遣怀的歌吟。寥寥数语就把这种曲曲折折的 微妙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既然不能学“太上忘情”,又无从排遣忧怀,也就只 能吞声不言,徘徊不前,在愁闷中自我煎熬了。全诗抒写这种难以言表、如或在喉的哀痛,妙就妙在并不直抒胸臆,而是俯仰低徊、自具神韵,让 读者自然体会到诗人的忧愁愤懑。诵读这首诗,仔细品味它是如何托物
2、寓意,表现心怀的。素养目标.了解鲍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1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其中的哲理。2 .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3 .背诵全诗。重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课堂环节情景导入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环节一:知人论世 独特风格。思考3:明确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 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3、因此 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 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思考4:明确 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 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思考5:明确 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 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 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 是何等悲烈景况。读
4、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思考6:明确 字面:道路难行。深层:人生之路(仕途)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任务活动二分析特色,学以致用思考1: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而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 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心非木石岂无感” 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 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 %在这句达到了高潮。思考2:明
5、确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 者的本意。思考3:明确 语言质朴。近乎口语,明白晓畅。音律也很独特。一与三、二与四分别押韵,错落有致。此诗直抒胸臆,以真情动人。诗人信手拈来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 慨。任务活动三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对比阅读第一组:思考:明确 相同之处是都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抑郁,都表达了宦途的艰难。拟行路难虽有对 命运的抗争,但最后仍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行路难虽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但最后展现的是一 种济达和乐观。思考:明确 李白处世自信,性格豪迈,充满激情,虽仕途终无果,但仍乐观面世:鲍照则表
6、现了为国建 功立业的愿望无法实现、对门间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李白生活在盛唐,经济繁荣,政治相对开明,士族门阀政治受到抑制,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 满自信。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阻塞了塞士的进仕之路。总结: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二“冯 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鲍照的结局是人才之悲,更是时代之痛! 对比阅读第二组:思考:明确 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
7、现了一种对 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1 .走近鲍照鲍照(约415470),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山东郊t如城西南)。南朝宋文学家,与北 周庾信并称“鲍庾”,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其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 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镭(cha)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 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xii) 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尽管鲍照“才 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
8、)。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 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2 .相关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实行门阀制度,讲求门第出身。选拔官员并不依据才干品德,而 是依据门第高下,血统贵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 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那还是一个充满内乱与谋杀的时代,许多文人都因而惨死,成为政治斗争下的 牺牲者。门阀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 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 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士族一一是
9、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 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庶族一一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九品中正制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 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 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 中、下下。影响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 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解题“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
10、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 “代”或“拟”字。拓展:拟行路难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 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3 .鲍照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创作方面,鲍照在游仙、游山、赠别、咏史、拟古、数诗、建除诗、字谜、联句等方面均有佳 作留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同时,鲍照的文学成就存在一个聚讼千古的严肃课题,即鲍 照是否梁陈宫体诗的先导或滥觞。对此,南朝梁的萧子显、宋代的张戒、近代的刘师培、现代的陈钟凡、 陈寂亦等评论家基本持赞同态度;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钟优民等则认为鲍照诗与宫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拟行路难其四 行路 同步 2022 2023 学年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备课 系列 统编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79010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