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1998年10月27日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9年4月2日广东省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2011年12 月14日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 十六次会议修改2012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销名第三章标准地名的使用第四章地名标志的设置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名管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 法规,结合本市实施,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适用本条例
2、。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地名是指:(一)市、区、县级市、镇等行政区划名称及各级人民 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区域名称;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六章附则第三十条 在1988年8月1日广州市地名管理实施 办法颁布后使用未经批准的地名的,有关单位应当在本条 例颁布之日起半年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补办申报手续。符 合本条例规定的,予以保留;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应当限 期改正。第三H 一条 本条例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1988 年8月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广州市地名管理实施办 法同时废止。(二)住宅小区、村、街巷等居民地名称;(三)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市政设施名称;(四)河(涌)、湖、洲
3、、岛、山、峰、丘、谷等自然 地理实体名称;(五)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地、广场、公园、自 然保护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名称;(六)具有地名意义的机场、港口(码头)、铁路、公 路、车站、水库、电站等交通、水电设施名称以及楼群、大 型建筑物等名称和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业事业单位名称。第四条 地名管理应从当地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 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做到地名标准化和译写规范化。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地名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 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地名管理的法律、法规;(二)组织编制地名规划,审核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销 名;(三)推行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监督标准地名的使用;(四
4、)组织设置地名标志,管理地名档案;(五)依照本条例规定查处违法行为。市辖区地名行政管理部门在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内, 负责本辖区的地名管理工作。县级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负责本行政 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第二章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销名第六条 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销名,实行申报分级审批 制度。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 更名和销名。第七条 地名的命名应当遵循下列规定:(一)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 地群众愿望,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二)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地理 和经济特征;(三)楼群、大型建筑物的名称与用地面积、总建筑面 积、高度
5、、使用功能、环境等因素相协调;(四)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 作地名;(五)不以外国地名作本市地名;(六)用字规范,并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定避免 重名、同音和使用生僻字;(七)名地相符,派出地名与主地名统一。第八条 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 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 庸俗的,以及其他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不符合本条例第七条 第(三)、(四)、(五)、(六)项 规定的地名,应当更名。因自然变化、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建设而消失的地名, 应当销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第九条 地名的命名、更名
6、和销名,按下列规定权限和 程序审批:(一)行政区划名称,按照国家行政区划管理的有关规 定办理;(二)村和城镇街巷名称,在市辖区范围内的,由区地 名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经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市 人民政府批准;在县级市范围内的,由镇人民政府申报,经 县级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县级市人民政府批准;(三)新建的道路、桥梁、隧道名称,由建设单位在领 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之日起30日内,在市辖区范围内的, 向工程所在地的区地名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经市地名行政管 理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县级市范围内的,向 县级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经审核后,报县级市人民政 府批准;工程跨区或跨县级市的
7、,向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门申 报,经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四)用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总建筑面积10000 平方米以上,或者楼宇20层以上的建筑物以及新建的住宅 小区(含小区内道路)名称,由建设单位在申办建设工程施 工许可证前,向工程所在地的区、县级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门 申报,经市、县级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 政府批准;(五)市、县级市的专业部门管理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公 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水电设施名称,以及风景 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地、广场、公园、自然保护区、体育 场馆等公共场所名称,由主管部门在征得市、县级市地名行 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批准;(六)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 地名 管理条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