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李白《将进酒》细读精讲.docx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李白《将进酒》细读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李白《将进酒》细读精讲.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李白将进酒细读精讲教材原文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缺乏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滤。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作文讲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是诗仙, 也是酒仙。他一生嗜酒如命
2、,饮酒、醉酒、写酒,酒催诗生,诗随酒发,酒己经完全融入到 了他的生命之中。酒带给李白一种飞动的气势、一种飘逸的灵性、一种往来于天地的绝对自 由(高建新),得意时举杯豪饮,失意时亦能借酒来派遣愁绪。正如闻一多在长诗李白之 死中所写:“(李白)手指着泗壶,假设不是你们的保护,我这生活可不还要百倍地痛苦? 啊!可爱的酒!自然赐给伊的骄子诗人的恩俸!加李白在诗中点酒,在醉中作诗,将进酒便是李白将诗与酒完美融合的代表作之一。 将进酒,请饮酒。李白本是与岑勋到友人丹丘生家做客,却在登高畅饮间打破了礼仪常规, 反客为主,写下了这篇劝酒歌,将胸中所积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向友人抒发出来。“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3、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黄河自西 而来,直奔东海,一去不返,而人的青丝白发也不过在朝暮之间。在知天命的年纪,在永恒 大自然面前.,他悲,悲韶光易逝,悲生命渺小,悲人生易老。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闹香风。吹龙笛,击谴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消极哀叹从 来就不是李白的风格,他以强烈的自信和洒脱代替了痛苦和悲愤,他似乎乂变问了那个傲岸 不屈的豪侠诗人。但他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欢”吗?其实不然,李白看似是在宣扬
4、“今朝有酒 今朝醉”的及时行乐思想,实际上是旷达之下的无奈与自我抚慰,人生得意实是人生失意。 天宝元年,唐玄宗宣已经四十二岁的李白进京,当时的李白是何等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 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虽然政治道路并非像他想的那般简单,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 帆济沧海”,他在失意之中仍怀有着希望。而到了天宝十一年,距离他被“赐金放还”已有八 年之久,早已是被用无望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恰恰说明了他有才却未能得到重用,但 他内心深处却还是燃烧着一团火,还是怀有希望与热情,只是在这希望之中参杂着一丝忧愁 与愤懑。“须尽欢”、“且为乐”,他劝慰着两位友人,也劝慰着自己。“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
5、莫停”,诗歌节奏出现疾徐变化,隐约之中透出一丝醉意。 我们好像看到李白正举着酒杯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全然不顾主客之别,宴会逐渐走向狂放与 不羁。酒酣之际,他还忍不住要“与君歌一曲“,凭着酒兴来释放自己的内心郁积。“钟鼓馔 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功名利禄都缺乏为贵, 我所希望的只是能够长久地沉醉于美酒之中,与其做一个会被世人遗忘的圣贤,倒不如做一 个潇洒酒徒,在杯酒之中获得短暂的快乐。外表上看,李白自暴自弃、消沉颓废,实际上却 是借酒浇愁,狂吟以发泄心中的苦恼与悲愤,他以圣贤自况,为圣贤生不逢时、受人冷落而 叹惋与愤怒。面对官场污浊与黑暗,他只能用纵情豪饮来掩饰
6、自己内心的痛苦,在短醉中 使自己的内心痛苦得到暂时的释放与缓解。“主人为何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 愁。”李白从愁绪中醒来,什么“五花马”,什么“千金裘”,尽管换得酒来,今日旧友重逢,登 高宴饮,我们定要对酒当歌,一同消灭这万古千愁。李白以狂放写悲愤,以旷达写悲郁,使 得满腔悲情都掩于豪情之下,真正做到了悲而能壮,哀而不伤。尽管李白无法实现真正的“长 醉不用醒”,但至少与挚友举杯畅饮间,也能将胸中郁积释放,寻得内心的暂时解脱。我们读李白的这首诗,会自然联想到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同名曲辞将进酒,宋人郭 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将进酒解题云:“古词日:将进酒,乘
7、大白,大概以饮酒放歌 为言。”将进酒本是乐府民歌曲辞,意为劝酒歌,但在李白和李贺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 笔下却多了一份及时行乐的生命感悟和借酒浇愁的本真释放。李白李贺二人虽然面临相似的 人生困局,以同一-曲辞饮酒抒怀,但由于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情绪与体 悟。李向生活在唐代的极盛时期,当时整个社会展现出一种宏大、昂扬的气质与风貌,乂有 “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尽管“报用世之才而不遇”,他也依 旧保持着高度的自信。而李贺生于中唐,政治上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政使得盛唐气 象逐渐冷却下来,沾染一丝悲凉与冷淡,他满怀抱负却又仕途困厄,疾病缠身,一生更是处 于
8、极度的抑郁和苦闷之中。同样是感叹人生苦短、怀才不遇,李白运用天才想象,使用辽阔 宏大的时空物象,将万丈豪情与满腔苦闷直抒,以痛饮来慰藉心灵、消解痛苦,比起悲愤与 愁绪,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自在旷达、超逸奔放的精神气质。与李白的外放不同,李贺 更加从内心着力、细致描写,从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极力刻画了一个热烈而豪华的宴饮 场景,在宴会热闹气氛到达高潮后笔锋一转,由美酒佳肴、轻歌曼舞到桃花乱落、青春将暮、 生命凋零,在热闹之后透出对青春易逝、生命短暂的苦闷与感伤,强烈的转变更让人肝肠寸 断。同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给人一种向上走的豪迈之气,李贺那么给人一种向下走的沉郁之 气,正如宋代张戒在岁寒堂
9、诗话卷上中所说:“贺诗乃李白乐府中出,瑰奇谴怪那么似之, 秀逸天拔那么不及也。”简要评论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基于一个“愁”字,将借酒消愁的主题写得跌宕起伏:起笔写 黄河奔流的浩大声势,豪壮之下突生人生苦短之叹。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诗人快人快语,瞬间又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和欢快。“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用 醒,当为全诗点睛之笔,诗人嘲笑或者说鄙视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权贵之流,“古来圣贤皆 寂寞”,实为自况怀才不遇的愤激之言。结尾之句,诗人倒客为主,放言将自家价值昂贵之 物拿来“换美酒”,又狂放到极点。全诗大开大阖,感情奔放,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唐 诗别裁谓“读李诗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将进酒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李白将进酒细读精讲 统编 2019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李白 进酒 细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