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 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减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精神, 引导聚焦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教育规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进一步规范小学教学教研行为,促进全县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的 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依据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 学基本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 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 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进一步减轻义务
2、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结合全县小学教学教研实际,制 定固镇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修订)。一、执行课程计划,加强课程管理1 .开足开齐课程。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国 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特别要开齐、开足音、体、美、科 学、道德与法治、信息等课时少的学科,提高开课质量。2 .落实课程标准。依照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科学地安 排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规范实施学科教学,不准随意增减课 程、课时及难易程序,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小学一年 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不得有提前结课 备考、超标教学、违规统考、考试排名和不履行教学责任等行 为,严格课
3、程管理。评内容,对督查问题整改不及时的学校校长实行约谈、问责。35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各类学校要积极申报 省、市、县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立项后,有步骤的指导课题组 开题、实验、结题、拓展实验成果应用。五年内,每所学校至 少有1个县级以上课题立项实验、并按期结题。倡导学校领导 担任课题负责人,带头开展课题研究。争取做到“十四五”期 间校校有课题实验,45周岁以下的任课教师人人参加课题实 验。36 .定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县教研室开展技能比赛 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以上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对 获奖教师给予奖励,遴选优秀教学论文向市、省、国家级教育 刊物推荐,让更多小学教师教学经验
4、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交流。3 .课程管理。每学期开学初,中心学校要将课程表上交 县教体局教研室备案。县教体局对全县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进 行规范管理和指导,课程管理实行审批制、公示制、监督制。4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体 系建设,着力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管理与实施,促进小 学生个性开展,形成学校课程特色。5 .严把教材和教辅材料关。认真执行国家中小学教材审 定委员会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严禁选用未经审 定批准的教材或教辅资料。教师不得强行向学生推荐和征订任 何教辅资料。密计划,强化教学目标6 .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由校长 主持制定,突出学校教
5、学管理特色,教研组工作计划由教研组 长根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的要求制定。7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之前,要认 真学习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编排体系、单元训练 重点以及各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严格按照县教研室统 一规定格式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开学前一周完成,经学校教导 处审批后执行。各中心校、学校要对教师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进 行经常性催促检查,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三、重视备课,增强教学预设度8 .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对课程 标准的学习、研讨及学科知识测查,通过基于问题学习、校本 研修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9 .规范
6、集体备课管理。坚持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研究, 集体备课时要有中层以上领导参与、指导备课,切实提高集体 备课的质量和水平。备前中心发言人要作好充分准备、备中有 主讲人(一人主备)说课、同伴讨论、备后有小结、反思。强 化任课教师二次备课要求,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教案中教学目 标制定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确定要准确,教 学设计环节要清晰。要确保一节课一教案(兼代两科以上者, 一科主备详案,其它学科备简案),教案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相符, 坚决杜绝低水平的共享教案、抄袭教案、课堂教学与教案设计 内容脱节教案等现象。10 .建立教学反思制度。教师教学后,要注重反思,及时 撰写教学后记。不刻意要求每
7、节课必写,对重点章节、典型课 时一定要及时拟写教学反思,反思次数不得少于全学期总课时 数的三分之一。11 .有效的教案管理。加大对教师个人备课、二次备课、 跟踪检查指导力度,每月学校至少对教师的教案进行一次检查, 要有计划的开展领导集中调研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抽查教师的 教案。中心校每学期至少要搭建一次教师教案交流展示的平台, 提高教师撰写教案的水平。四、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创立有效课堂12 .严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上课前教师要在班级门口候 课,杜绝提前下课、延时下课等现象。教师要做到语言文明, 条理清晰;仪表端庄,教态自然;精神饱满,爱心深厚;板书 规范、工整。教师严禁讥讽、嘲笑、挖苦和侮辱学生
8、,体罚或 变相体罚学生。上课期间严禁教师做与教学无关的行为,不得 随意调课。教师不得坐着上课(特殊情况报请学校同意例外), 严禁教师上课时接打手机。13 .加强常态课教学管理。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 每一个学生。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 动式、探究式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 究型、工程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 和个别化指导。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课堂容量适当,课 堂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合理。教学方式得当,有学法指导。引 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 用,适时点拨、引导、评价到位。倡导教师日常教学“劲用在 课前
9、、力用在课中、轻松在课后”。各中心校、学校要定期开展 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 学模式、教学案例。中层以上领导每天至少有一人全校上、下 午各巡课一次,巡课要有准确的课堂教学情况记录,有反应意 见和建议,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指导、整改。14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遵循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有 效的课堂教学。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学 生的学习方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15 .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 性质、特点,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合理、适度地选择有效的教 学手段,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16 .良好学习
10、习惯养成。教师要通过预习指导课、整理复 习课、试卷评析课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预习、整理复习、自 主归纳知识等好习惯。17.校长要深入教学一线。提倡中心校校长兼课,中心校 除会计外必须兼课,要求小学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全部任 课。所教学科必须与职评专业一致,学校领导要全员参加学校 教研活动,深入课堂观课、议课。五、严格作业管理,提高训练效率18 .精心设计作业。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学科要 严格按照县教研室统一规定设置作业。作业设计要注意实用性、 层次性、多样性。习题设计要精选重组,符合学情特点。布置 作业要有弹性,分层设计。作业形式要讲求多样化,有实践性 作业、课题性作业、特色作业等。作
11、业内容中的基础习题要有 统一要求,拓展习题要突出层次性、实效性。明确作业设计规 范化要求,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体系,鼓励学校根据学 情研制校本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坚决克服机械、 无效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19 .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注意合理的作业量和适宜的难度。 原那么每堂课都要作业,课堂作业坚持当堂完成,教师要指导小 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 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 分钟。20 .严格作业批改要求。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 完成书面作业,批改作业要当天完成(作文例外)。各学科要 按照县教研室规定的统一符号
12、批改学生作业,写好批改标记, 写出适宜的批改评语,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教师的批改意图。批 语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激励性。实行等级制,批语书写应规 范。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及时做好反应,加强面批讲解,认 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及时讲评,催促学生养成及时订 正错题的好习惯,教师及时做好订正后的复批,提高作业评判 质量。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建立教师批改作业检查 制度,布置的作业需做到全批全改,严禁要求家长检查、 批改作业。21 .严格作业习惯。培养小学生认真作业良好习惯,要求 学生保持正确写字姿势,书写工整,作业整洁,格式正确,准 确率高。学校每天要安排学生习字时间,定期进行小学生作业 展览,
13、表彰作业优秀的学生。22 .建立作业管理长效机制。各中心校、学校要建立健 全作业管理机制,建立作业每月督查制度,加强对作业数量、 质量、批改、讲评的常态监管。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进行作业分析诊断。六、因人施教,分类辅导23 .坚持因材施教原那么。贯彻“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分类 指导,因材施教”的辅导宗旨。充分把握延时服务机制,针对 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辅导方式,课内辅 导与课外辅导、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注意辅导及时性、 针对性和启发性。24 .坚持分类辅导原那么。坚持关爱、辅导、转化学困生, 正确培育优秀学生。任课教师辅导不同层次学生要有方法、有 措施、有效果。恰
14、当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学校要建立辅导管理 制度,定期检查教师辅导效果。25 .加大学情考查力度。通过家长访谈、周末小结反应等, 促进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和精神需求, 密切家校沟通,提高教育教学合力。七、提高教学质量监测的实效性26 .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必要的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的重要环节。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 学质量等方面功能。凡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都要举行考查 或考试,包括课堂提问、作业考查、书面小测试,口头考查以 及实践活动的考查等,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力求考核的全面性 和灵活性。各校要准确把握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功能特点,认真 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
15、指南,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 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关系,完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合理 安排考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7 .规范考题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 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 前结课备考。学校期末考试命题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 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切实 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 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 表达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 止试题难度过大。学校也可委托上级教研部门组织命题,选择 使用,自行组织
16、阅卷。要创新评价工具手段,积极利用人工智 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 过程评价、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鼓励 实践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 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按照新时代教育 评价改革总体部署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有关要求,县 教体局将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基础上,完善本县义务教育 学业质量监测工作,并参照国家监测方法,采取分学科抽样方 式进行,在小学高年级段或初中起始年级组织一次,作为评价 小学阶段教育质量重要依据。28 .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 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
17、、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 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 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教师要运用考 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 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要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 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八、加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开展29 .构建小学教研网络。县教研室成立语文、数学、英语、 综合四个教研中心,全县分成五个教研协作片:各中心小学分 学段成立语、数、英、综合学科中心教研组,村小以校为单位 成立语、数、英、综合学科四个教研组。30 .
18、开展教研活动。县教研室实行“上下联动、横向互动” 的教研模式,积极开展说课、上课、观课、议课、集体备课、 磨课、“教学论坛”、“教学沙龙”、同课异构、教学开放日(周) 等教研活动。县级教研会由县教研室主办、中心校申请承办。 各教研协作片每学期教研活动2次,由教研协作片片长主持, 教研协作片成员单位参加。各中心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乡 (镇)级活动,每个学校分教研组每周活动不少于1次。任课 教师每学期要坚持上一次校内公开课,程度60%的任课教师每 两年上一次校际公开课。强化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有 效教学。31 .坚持日常听、评课活动。听评课要有主题,不流于形 式,不能为了追求数量而弄虚作假。
19、听课与评课、教研活动有 机结合,以评促改,以评促教。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得 少于12次,教导主任、业务校长、校长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得少 于20次。32 .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各中心校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 加县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检测命 题、课件制作、三字一画、课堂教学等教学基本功竞赛,以赛 代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增强一线教师课堂 教学技能。33.强化教学流程管理。中心学校每学期对辖区学校教学 流程管理情况至少检查两次,各学校每月对任课教师的备课(计 划)、学生作业批改、业务学习、听课记录、参加校本教研、参 加各级教研活动情况检查1次。各级教学流程管理情况检查要 有详细记录,有检查情况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策略, 实行跟踪检查,催促限期改正,建立教师教学档案,强化过程 指导。34.坚持教学教研视导(督查)制度。中心学校对辖区学 校教学教研工作每学期也要至少视导(督查)一次。每次视导 (督查)“四不两直”方式到学校随机听1/3任课教师的课堂教 学,抽查2/3任课教师的备课,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情况,检 查学校教导处、教研组资料与师生座谈(问卷),召开视导(督 查)信息反应会,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针对不同学 校存在的问题,实行跟踪视导,限期整改。县教研室定期发布 教学教研常规工作督查通报,将督查结果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