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障的调查报告6篇.docx
《农村医疗保障的调查报告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医疗保障的调查报告6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医疗保障的调查报告6篇农村医疗保障的调查报告(一)健康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民的健康是重 要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改革和发展的最 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幸福。因止匕, 人民的健康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大部分人口还生活在农村,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 水平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因此,做好农村 医疗保障工作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大屯乡基本情况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彝族乡地处东经105 45z -105 47,, 北纬27 397 27 4,位于毕节市东北面。东
2、与本市田坎乡 和龙场营镇毗邻,南抵大方县,西与本市普宜镇一水之隔,北与四川 省马蹄乡隔赤水河相望。大纳公路自南往北纵贯三官、大河两个村8 公里地段,海龙公路由西向东横穿烙烘、大屯、长中三村,乡政府驻 地位于烙烘村官房组,距市区108公里。全乡总面积56. 4平方公里,有耕地14759亩,其中水田1000亩。 辖大屯、长中、青山、大河、三官、高坡、烙烘、雅木8个行政村 109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彝、苗、白、传佬等民族。二、大屯农村医疗保障现状数据统计显示,横河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XX年1季度补偿共有25人 次报销,报销金额累计达20653. 05元。可见,这一医疗制度的实施 还是真正落实惠及于民的
3、。三、“新农合”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农民们对这一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呼声很高,但在调查过程中 我还是听到了一些消极的声音。下面,我把被调查的农户中反映最强 烈的极大问题列举出来进行探讨:1 .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上,很多农民基于过去的经验,对政 府的信任度不高。在横河村的第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 筹资这一环节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尽管村中干部将宣传做到每家每 户,仍存在很多盲区无法将资金统筹到位。目前大部分农民比较现实, 今天用了 30元参加了合作医疗,就想着能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许 多农民认为交了钱没有生病就吃亏了,也有的觉得这个制度交了钱连 资助谁都不知道等于白交。2 .政策宣传
4、不够深入,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知半解。 从调查和座谈中我了解到,只有52. 5%的农户知道报销医药费是有条 件限制的,有11. 5%的农户明确表示不知道。农民对报销住院医疗费 用的限制条件,如何计算报销的医疗费用,医药费报销的手续等知之 不详,导致农民普遍觉得报销手续十分繁琐,有的农民原本自认为能 够报销的医疗费用得不到补偿。3 .存在“交钱容易要钱难”的问题。从被调查的47户情况看, 有10户觉得存在“交钱容易要钱难”的问题,占被调查户的21. 3九 其他农户虽不这么认为,但从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在村卫生所看 病后立刻就能得到报销,但去镇里或区里看病后报销医药费就没那么 容易了。4
5、 .定点乡镇医院少,农民就医不方便,并且费用高,服务水平差。 调查显示,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村卫生所,因为他们觉得村卫生所离 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农民普遍反映:在定点的乡镇医院就医, 因医药费偏高,即使能得到补助,自己也要支付相当多的部分,得不 偿 失。5、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卫技人员缺乏、素质普遍不高, 医疗设施陈旧,农民群众不能从乡镇卫生院得到正常医疗保障。这也 是农民群众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保的政策规 定,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民群众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 报销幅度最大。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农民群众不但没有地方 看好病,而且也不能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优惠
6、,减轻医药负担。四、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1、深入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可以从以 下三点做到:一抓住典型并以多种方式宣传农民受益事例。二要通过 补偿公示来宣传,特别在村一级要定期向农民公布补偿兑现情况。三 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医保政策(如:参保办法、参保人 的权利义务、审核结算流程等)。通过宣传能够使医保各项规定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打消各种顾虑,提 高参加新农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贫困 农民的覆盖面。二是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多方面拓展 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
7、标准,才能真正有效解决农民因患大病出现 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3、简化报销途径。及时、足额地领取到医疗补助,可以在很大 程度上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与程度。尤其 是在制度开始初期,取得农民信任显得尤为重要.及时报销小额费用, 可以通过把补偿过程转入管理部门的内部循环系统完成.如由财政统 一拨款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在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计算机联 网,对参保农民建立家庭名册、健康状况、结算补偿金额等基础性数 据,农民可随时查看。当农民住院看病时,直接按规定实行电脑结算. 补偿部分由医疗机构定期汇总统计上报,简化农民的报销手续。4、加强对“农医”的培
8、训,提高其服务及技术水平。鼓励优秀 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 力和水平,让更多村民能在村就诊医治,既降低了医疗成本,又能保 证村民及时就医,努力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 病不出县,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五、本次调查的感想在几天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感受到了农村医疗制度建设给农民 带来的切实利益,尤其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尝试以 及其取得的伟大成果,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问题:新 农合与社保并轨;新农合属于大社保,并轨运行,可以利用其社保网 络、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做到资源共享,完善整个农村的社会保障 制度。同时,在
9、调查过程中,我发现了 “新农合”在实施中遇到的一些 困难和问题,也深刻体会到农民们在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许多参合者尚未真正地享受到或不知如何享受这一政策带来的优 惠当然,每一项新的政策的实施总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 题。出现了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充分的认识到问题,了解存在 的困难,要想方设法去更好的解决好问题。农村医疗制度建设需要各 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也需要全体 农户提高自身医疗意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解决农 村落后的社会保障问题,早日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农村医疗保障的调查报告(三)摘要:医疗保险制度旨在改善农村医疗现状,提高农民的健
10、康水 平,农村医疗制度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切实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 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尝试以及其取得的伟大成果。这 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必须要面临的重要环节,但是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 并没有完全随之而去,而医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日益暴露。关键字:农村医保一:有关背景及实地调查情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最重要 的工程之一。其中,发展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已成为建设新农村 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自2003年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并实施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卫生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很大 程度的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
11、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 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 助共济制度;也是农村医疗保障的重要方面。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家乡的推行情况,借暑假之机,我 回到兴平市,作了一次有关农村医疗保障的调查,通过走访、同村民交谈、填写问卷等调查形式,我对全村的医疗保障有了更直观的了 解。每到一户,村民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对我的提问是有问必 答。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此次的调查人数较少,共计47人。但 以点盖面也充分表明了横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现状。以下是 调查的基本情况:1、村里共有1100多人,其中95%以上的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保险。从被调查的47户
12、农户看,已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的有45户,占调查户的95. 74%o2、大部分参加农户觉得缴纳的费用可以承受得起。在被调查的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45户农户中有44户觉得缴纳的费用可 以承受得起;只有一户觉得勉强承受;没有一户觉得缴纳的费用不能 承受。3、81%的参加农户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很合理,8. 1% 的参加农户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程序过于复杂,10. 8%的参 加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不了解。在被调查的47户农户中 有38户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很合理,占被调查户的81%; 有4户认为设置程序过于复杂,占被调查户的8. 5%;有5户对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的
13、设置不了解,占被调查户的10.5%。4、86. 5%的参加农户知道身边确实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明显受益的典型事例,只有13. 5%的参加农户表示不知道。二:2004年至今农村医保在本地的推行与发展除了走访村民之外,我还向医保定点医院咨询了下有关情况,并 特地查阅了本市及所调查村子的有关具体政策和医疗设施,以及从实 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的点滴变化。本村从2004年开始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至今已推行4 年。2006年之前,统筹资金标准为每人每年缴纳25元,各级财政补 贴25元;从2006后,统筹资金调整为每人每年60元,其中个人缴 纳30元。参合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核销下有起报点、上有封顶
14、线, 采用“当年累计、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方法。对于5种特种病, 补偿比例为20%,全年每人报销最高总额为2000元。并且根据病情 的严重程度,报销比例从20%50%不等。门诊医疗费的小额补偿采 取即乡镇卫生院对本乡镇的参合农民凭证看病给予门诊所有费用10% 的优惠。此外,参合者每两年还可到当地卫生院免费常规体检一次, 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3门诊优惠定点单位为乡镇(街道)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和片区 医院,目录内药品乡镇卫生院优惠20%,中心卫生院和片区医院优惠 10%;提高门诊优惠基金为人均8元(按门诊刷卡人次,每次最高补 助8元)。特种病按25%补偿计算,年度封顶额3000元通过各种调整政策
15、,抱愧普通门诊的优惠,特种病门诊的报销,尤其是起报线的下降,直接扩大了受益面,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参合积 极性。止匕外,近段时间,瑞安市不断地健全结报网络,积极服务群众, 使参合人数又有很大增长。为了提高结报时效,市农医办在全市设立 七个片区临时结报点。这一措施,也直接方便了村民的报销。据最新 数据统计显示,八甲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08年1季度补偿共有25人 次报销,报销金额累计达20653. 05元。可见,这一医疗制度的实施 还是真正落实惠及于民的。三、农村医保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农民们对这一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呼声很高,但在调查过程中 我还是听到了一些消极的声音。下面,我把被调查的农户中反映最
16、强 烈的极大问题列举出来进行探讨:1.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上,很多农民基于过去的经验,对政 府的信任度不高。在横河村的第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 筹资这一环节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尽管村中干部将宣传做到每家每 户,仍存在很多盲区无法将资金统筹到位。目前大部分农民比较现实, 今天用了 30元参加了合作医疗,就想着能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许 多农民认为交了钱没有生病就吃亏了,也有的觉得这个制度交了钱连 资助谁都不知道等于白交。2、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知半解。从调查和座谈中我了解到,只有52. 5%的农户知道报销医药费是有条件限制的,有11. 5%的 农户明确表示不知道。
17、农民对报销住院医疗费用的限制条件,如何计 算报销的医疗费用,医药费报销的手续等知之不详,导致农民普遍觉 得报销手续十分繁琐,有的农民原本自认为能够报销的医疗费用得不 到补偿。3、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卫技人员缺乏、素质普遍不高,医 疗设施陈旧,农民群众不能从乡镇卫生院得到正常医疗保障。这也是 农民群众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保的政策规定,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民群众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报销 幅度最大。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农民群众不但没有地方看好 病,而且也不能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优惠,减轻医药负担。4、医保意识差一些农民工对医疗保险不了解,他们只知其名,不懂其中的具
18、体 内容,也找不到合适的途径了解。部分人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自 信,认为自己年轻无病,没有必要参加医疗保险,更不愿意交纳参加 医疗保险的费用。还有部分人不愿意缴纳相关的费用,认为他们靠天 吃饭,收入不多,可家庭支出很多,孩子上学还要交学费等等,如果 一年交1030元保险费还可以。有人认为如果国家、集体出大部分, 农民出小部分还行。5、医疗保险机构存在问题从整体看来,农民都很愿意参加医保,参加了医保让他们感觉吃 了称心丸。他们普遍反映现在看病很难,看病也很贵。每天要排很长 时间的队去看病,花很多钱去治病。但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 收费,农民利益受损,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
19、 主要原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他小病,在私人医生里只花二十多元, 而到到顶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6、小病报销问题突出,影响农民参合积极性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本来的初衷是解决大病致贫问题,在实施过程 中,对小病也给予报销则是为了加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合 积极性。但是,由于报销人员(农民)和审核员(定点医疗机构合作 医疗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长期 养成的官僚作风,办事人员常常会借各种理由刁难报销农民。在调查 中我们发现,农民看小病的费用报销手续繁琐、复杂。哪些可以报销, 哪些不可以报销,很多农民并不十分清楚,使得农民抱怨很多。在调查中,参加合作医疗并且又过看小病可以报
20、销的农民中,有 接近80%的人选择不去报销。问起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手续繁 琐、路程太远不方便。在某些地方,要想报上自己的医药费,还要托 关系、走后门才可以。有农民给我们算过这么一笔帐,要报80元的 医药费,来回途中的车费钱就得50多元,这还没算上要搭上一天的 时间和其他额外费用。如此一来,承诺报销小病的办法不但没能提高 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反而使很多农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如果这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 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 障制度。即农民每年交一定数额的合作医疗资金,集体与政府也可投 入一部分,共同形成专项基金,农民
21、就医时可按一定比例报销医药费。 实践证明,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通过互助共济、共同 抵御疾病风险的好方法,也是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大屯乡共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9个,其中雅木村因人口 分布广原因,设有2个村卫生室,卫生院有医生24人,村卫生室有 村医12人,大屯乡设有乡直单位合医办1个,有工作人员1人。大 屯乡共有户籍人口 22682人,其中参保人数为15818人,参保率为 69. 73%O大屯乡实现了每一个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生病住 院的人都能够得到有效报销,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为群众的身体 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农村医疗卫生、农民健康
22、面临很大的挑战,“看病贵、看病难” 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也更多发生在农 村,这些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体现得最为明显,其主 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新情况的影响例如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加,艾滋病、非典、人禽流感等新发传染 病等使农村公共卫生问题更为严重。进城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基本没有 保障,一旦有病一般只能回到农村。再如交通、生产事故导致的意外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任度将会降低,长此 以往,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四、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1、深入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可
23、以从以 下三点做到:一抓住典型并以多种方式宣传农民受益事例。二要通过 补偿公示来宣传,特别在村一级要定期向农民公布补偿兑现情况。三 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医保政策(如:参保办法、参保人 的权利义务、审核结算流程等)。通过宣传能够使医保各项规定家喻 户晓,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打消各种顾虑,提 高参加新农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贫困 农民的覆盖面。二是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多方面拓展 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才能真正有效解决农民因患大病出现 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3、简化报销途径。及
24、时、足额地领取到医疗补助,可以在很大 程度上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与程度。尤其 是在制度开始初期,取得农民信任显得尤为重要.及时报销小额费用, 可以通过把补偿过程转入管理部门的内部循环系统完成.如由财政统 一拨款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在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计算机联 网,对参保农民建立家庭名册、健康状况、结算补偿金额等基础性数据,农民可随时查看。当农民住院看病时,直接按规定实行电脑结算.补偿部分由医疗机构定期汇总统计上报,简化农民的报销手续.4、加强对“农医”的培训,提高其服务及技术水平。鼓励优秀 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 力和水平,让更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医疗保障 调查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