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849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849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849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2014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0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回忆版)分析:(15*5=75) 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2:南夷与北狄接,中国不绝如线 3:白马非马4:道枢5:四端 论述:(25*3=75)1:以韩语的原道和朱子的中庸章句序为文本,论述儒家的道统说2:论述郭象的庄子注的主要思想3:论述天台宗的“三谛圆融”
2、思想。版)2014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7*101 .善不受报答:善不受报是东晋高僧竺道生法师提出的佛教术语。“善不受报”是指修行方法 的目的,不在于做事以求好的结果。道生认为未受到佛法精髓的世俗人的善行是具有 一定目的性的。善不受报的提出,旨在打碎众生施功望报的世俗之心。只有舍弃回报 之心,才能促使自己最终悟道、得道。因此,善不受报不是阻止人们祛恶行善,而是 鼓励向善的精神,不为任何目的地从事善的活动。2 .太极图说答:太极图说是北宋周敦颐的哲学著作。受周易系辞传的启发,提出“无 极而生太极”为核心的宇宙观。周敦颐的“阴阳互化而万物出”的宇宙衍化论,蕴
3、含事物 相互转化、动态平衡的哲理,阐明“万”与“一”的关系问题以及“立人极”的思想。太极 图说明代编入周濂溪集。3 .心即理(陆九渊)答:“心即理”是南宋陆九渊提出的心学命题。他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心即理也”。陆九渊认为理”是宇宙之内,万物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赋予的伦理;“心” 是指求学问道以明理之心。从本原上看,理对于心,是天之所赋;从实践生活上看, 心理关系主要通过“公”、“同”来实现合一的。他主张通过克除私欲,将心提升到理的层 面上,这是合心于理式的“心即理”,也是陆九渊心学的重心所在。4 .大同书答:大同书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著作。他在书阐发理想的社会与政治 纲领。书中
4、倡导托古改制,借公羊学创“大同”学说,主张维新变法,由“小康”而进“大 同”。他认为只有在政治、经济、生活富足的“大同”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 “大同”理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向西方探寻真理的积极成果,超过了洪秀全 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但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也只是一种空想,最终没有实现。二、简答题2*201 .孟子是如何分辨王道与霸道的?答:王道与霸道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诸侯图存应运而生的政治理论。(1)王道王道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语出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孟子主张 施行仁政,推行王道,认为“以德行仁者王”。(2)霸道霸道是法家的政治主张。指“以力服人”,用暴力进行
5、统治。孟子主张王道,反对 霸道。(3)孟子之道基本原则“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表明一切从民众的需要出发,予之所需,弃之所恶。具体措施对士人的“尊贤使能”,对商人的“廛而不征”,对农人的“助而不税”等等。孟子由此 而发展出一套“王道”政治论。孟子的“王道”政治论,要求圣王、主张用贤、提倡与民同 乐。要求国王君主行仁政,保证百姓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正常的生活秩序,才能赢 得“民心”,而无敌于天下。“民心与“天意”孟子把“天意”与“民意”看作是同一的。正因为“民意”具有如“天意”般的重要意义, 所以孟子在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由此,孟子把国家政权的正当 性诉诸于“民心”和“民
6、意”。意义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兼并激烈,“民心向背”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孟子 以“仁心”行“仁政”,虽在治国目的论上不具现实性,但在治国的手段与方法上具有重要 意义。2 .夫圣心冥寂。理极同无。不疾而疾。不徐而徐。是以知不废寂,寂不废知。 未始不寂。未始不知。故其运物成功化世之道。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斯理 之玄。”找出处,翻译并解释,并说明这篇文章在中哲史的作用。答:(1)出处及翻译该文出自于东晋著名佛教学者僧肇的肇论中的“般若无知论”。翻译:圣智是无知无为。最终极的理等同于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智慧无 知无相,而又无所不知。(2)释义人的所知有限,有所知有所不知,从而不能达到
7、无所不知。而无知才能无所不知。 世俗的“知”是建立在“有”之上,其受制于人有限的认知的生命和有限的感官能力。佛家 般若的对象是“无相之真谛”。僧肇认为用“知”与“所知”来解释般若与真谛的关系,只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理解 而做的假说。实质上,般若之真谛是超脱世俗认知范,是基于“无相”的。因此,般若 并非“知”,真谛亦非“所知”;真谛“无相”,故不能为“知”所识;真谛是非“所知,故不 能构成“知”的对象;真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存在,并不以“知”为存在条件。换言之,真 谛是不可“知”的,所以只能以“无知”知之。真谛的不可知性,造成了般若的“无知”性。 般若的“无知”,并非像“木、石、瞽”那样的无知无觉,而
8、是直面事物的终极认知。所以 般若的“无知,是无世俗之“知”。除“无所不知”以外,还强调“无所不为,即圣智无知而无所不知,无为而无所 不为。也就是说一切圣智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无所不知”,主要是知其本身和一切 众生的三世因果以及对佛教的觉悟程度和成佛条件等;另一是“无所不为”,主要是按 照众生的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引导手法,以诸种神通创造奇迹,一直到精通与众生 共同生活所需的诸种技能。“无知无为”可以概括为“寂”或“虚”;“无所不知”、“无所不为” 则以用”或“实”或“动”来表示。“寂用、“虚实、“动静”之间的问题便是般若无知论中讨论的第二个大问题, 僧肇对此问题加以阐释:“用即寂,寂即用。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 849 中国 哲学史 历年 考研 汇编 部分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