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语文试卷.docx
《湖北省武汉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语文试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题号*得分四五六总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1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 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在晚唐又出现了两位重要的诗人,被称为小李杜。他们 是李贺与杜牧。C.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唐代三大诗人
2、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D.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潺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 人。东晋末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2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 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导致失败
3、,委 婉劝诫韩偏胄不要急于事功。)3.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万里长江极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 功业无成的感慨。B. “大江”三句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故垒西边”指明怀 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人道是”说明这里正是三国赤壁之战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绿绮:苯名。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溶的翠很名贵。18.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C.唐宋近体诗集B.乐府诗集D.万首唐人绝句19
4、.结合艺术手法的运用,赏析本文描写音乐的妙处。五、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 .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精神的句 子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以听众的悄然沉醉和江心月影的寂冷清寒, 侧面烘托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和琵琶女的高超技巧。(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用“, ”两句自嘲多 情善感,感叹年华易逝、功业无成。(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起笔便抒发了江山依旧,英雄不再的感慨, 词人还以“, 感叹那些反映英雄们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杳无踪迹了。(5) “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
5、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 人生。宋代词人李清照就写过这样的诗句,如 , o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21.习作。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 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等等。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 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 拟。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ACD.正确;B.有误,“在晚唐又出现了两位重要的诗人,被称为小李杜。他们是李贺与杜牧”错,应该是“李 商隐和杜牧”。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表述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
6、累,仔细比对各个选项, 作出正确的选择。文学常识从广义上是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见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 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1 .【答案】C【解析】A.正确。B.正确。C.作者借廉颇的典故是为了抒发自己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自己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 的愤懑之情。D.正确。故选:Co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修辞方法。能力等级:Bo正确理解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各种修辞手法的 辨识,使用修辞手法主要是在表达中运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用典是汉语词语,意思是用事,是一种写作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
7、关的内容和思想。引用典故。3.【答案】B【解析】B. “人道是”说明只是传说如此,并非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所在地。故选:Bo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平时应该认真阅读课文,分析其中的内容,体悟所表达的情感 与内涵。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 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 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 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 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48
8、.【答案】A、A、C、【解析】(1) A. “李杜二人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决定了二人不同的诗歌风格”错,根据材料一 “飘 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 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可知,形成二人诗歌风格不同的决定性原因除了思想、性格的不同 之外,还有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故选:Ao(2) A. “严羽认为说法准确恰当”错,根据材料一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 固然未必十分确切”可知,“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是前人的说法,并非是严羽的看法; 另外这个说法未必确切,所以“说法准确恰当”错。故选:Ao(3) 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
9、山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 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的观点。由材料二“在这里,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意象是语言的内 涵” “诗人写诗,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可知,材料 二的主要观点是诗人通过运用意象性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而“少无适俗韵,性本 爱丘山”并没有出现意象性的语言来表达作者情感,所以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使用。故选:Co(4)材料一第二段“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 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 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
10、的图画”“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写出了李白诗歌的意象多来 自于历史,神话、梦境,常常是超越现实的,而且大多使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写意象,虚中有 实。材料一第三段“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 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 写出了杜甫诗歌的意象多来自与现实生活,手法上常常使用细节描写,实中有虚。综上内容,可以简耍概括为两点不同。第一,取材的不同。李诗的意象来源于历史,神话、梦境, 常常是超越现实的,而杜诗的意象常取自现实生活。第二,着笔点和手法不同。李诗从虚处入手, 借助想象和夸张串联起表面看来没
11、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虚中有实。杜诗从实处着笔,借助细致的 描写把生活琐事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机结合,实中有虚。(5)第一段“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 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引用严羽的话引出文章观点一一从意象的虚实上可以看出李诗和杜诗 风格的不同。第二段“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简 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具体分析李诗在意象运用 上的特点。第三段“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 情的细微波澜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
12、个真实的细节 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具体分析杜诗在意象运用上的特点。第四段“李白的古风(其十 九)和杜甫的悲陈陶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举例论证李诗和杜诗在意象 运用方面的不同。第五段“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 有虚”,总结全文,强化观点。由此可知,在论证结构上,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总起,提出观点;第二至四段 分说,具体分析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面的不同点;第五段总结全文。论证方法上,材料一综 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充分有力。如材料一开头引用严羽的话引出 观点,增强说服力。材料一主体部分将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
13、方面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答案:(1) A(2) A(3) C(4)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而杜诗的意象常取自现实生活。李诗从虚处入手,借助 想象和夸张串联起表面看来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虚中有实。杜诗从实处着笔,借助细致的描写 把生活琐事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机结合,实中有虚。(5)论证结构上: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引用严羽的话引出文章观点一一从 意象的虚实上可以看出李诗和杜诗风格的不同。第二至四段:具体分析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 面的不同点。第五段:总结全文,强化观点。论证方法上: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 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充分有力。如材料一开头引用严羽的话引出观点,增强
14、说服力。材料一主体 部分将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面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 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 感、细致、准确。(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 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 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
15、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行文思路题先进行分层,然后按照先写 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进行答题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分析文章论证特点,主要有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角 度。“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912.【答案】D、C、【解析】(1) D. “陡然提升”错误。新媳妇最初不肯借被子给通讯员是因为这床被子是她唯一的 陪嫁,而当通讯员的衣服给挂破的时候,新媳妇想要给他缝上。这位新媳妇来包扎所帮忙,东张 西望地寻找通
16、讯员。说明这位新媳妇的觉悟一直很高。故选:Do(2) C 作者集中笔墨详细描写通讯员牺牲过程”错误,作者只是借他人之口交代事情经过,并 没有集中笔墨详细描写通讯员牺牲过程。故选:Co(3)文中有三处描写百合花。第一处:由原文“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 百合花”可知,这里的百合花是指里外全新的被子上洒满白色的百合花。而后文写到有人告诉自 己这位年轻的媳妇是刚过们三天的新娘子,而这条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所以这里面对百合花的 描写象征着对美好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第二处:由原文“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可知, 被年轻媳
17、妇珍爱的这床百合花新被被年轻媳妇铺到了外面屋檐下的门板上,从而象征深厚的军民 情谊。第三处:由原文“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 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可知,年轻媳妇将 百合花被子盖在牺牲的通讯员的身上,从而表现出年轻媳妇对于自己最初没有借给通讯员被子的 歉意,也表现出对于通讯员牺牲的痛惜,同时也是对于具有不怕牺牲精神的通讯员的一种敬意, 总之象征着新媳妇对通讯员纯洁的感情。(4)本文描写了打海岸的部队总攻的事情,写到通讯员护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并且通讯员和“我” 去新媳妇家借被子,以及通讯员牺牲和新媳妇将带有
18、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放入通讯员棺材中。虽然 描写的是战斗前沿,但是并没有对鲜血淋漓、刀光剑影的战场景象的描写,文中也没有高大的英 雄形象的描写,只是描写了普通的战士,即“我”和通讯员,普通百姓,即年轻媳妇之间平凡的 小事,从而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本文描写的自然景物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 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 香味”这是描写的去包扎所路上的景物,居于清新自然的特点。“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 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 布,
19、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对故乡竹海的描写,绿 雾似的竹海给人一种清新柔和的感受。“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 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 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 嬷,照你照我”这是对家乡中秋之夜的回忆,充满祥和宁静的氛围。从语言上看,百合花虽然描写的是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但是却充满诗情画意。每个人 物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征,如通讯员语言的腼腆,年轻媳妇将被子交给“我”时的爽快,看到牺 牲的通讯员时的悲伤等。每个人的语言都给人一
20、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个性鲜明、 生动传神。答案:(1) D(2) C(3)三处百合花第一处:里外全新、她唯一嫁妆的花被子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象征着对美好婚姻和幸福生活的 向往。第二处:她把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包扎所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象征深厚的军民情谊。第三处:她把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脸上,象征着新媳妇对通讯员纯洁的感情,是歉意,是 痛惜,也是致敬。(4)从选材上来看,作品没有鲜血淋漓、刀光剑影的战场景象与高大英雄形象,而是从几件发 生在普通战士与老百姓之间的平凡小事中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从环境上来看,小说描绘的自然景物,去包扎所路上的、故乡的竹海、中秋的月
21、夜,无不自然 清新,宁静柔和,具有诗情画意。从语言上来看,百合花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 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特别是其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 神。(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 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 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 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
22、览每个选项,再 逐一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细节描写作用的基本能力。小说中的细节描写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主 要从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和结构手法等方面入手。(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根据名言或原理分析文本,需 先对名言进行分析,再结合文本进行解释。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 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 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 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
23、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 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 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1317.【答案】C、B、D、【解析】(1)句意:古代的圣王因为人的性恶,因为偏险而不端正,悖乱而不安定,为此而建立 礼义,制定法度,用来整治人的情性,改正人的情性,驯服教化人的情性,引导人的情性。“偏险而不正”与“悖乱而不治”结构一致,句意相关,中间断开,排除BD; “以矫饬人之情 性而正之”与“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结构一致,句意相关,中间断开,排除A。故选C。(2) A.糅:通“燥”,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句意:木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武汉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语文试卷 湖北省 武汉市 海淀 外国语 实验学校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期中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