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4)(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docx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4)(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4)(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五首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 .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 .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教学重难点1 .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 .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准备1 .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2 .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3 .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1 .解题。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2 .研习课文。(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5)品味鉴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
2、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 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 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 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 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 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一一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 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 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 愁云惨淡,令人怨怅。3 .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4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 白雪 歌送武 判官 教案 14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