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目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1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四、教学课时分配1五、教学建议10六、参考书目108. 3. 5 H. 3233. 6会话发起协议SIP8.4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4.1使因特网提供服务质量8. 4.2调度和管制机制4.3综合服务IntServ和资源预留协议RSVP9. 4.4 区分服务 DiffServ教学重点:以RTSP、RTP、RTCP为主,讲清楚基本原理即可。教学难点:实例与原理的搭配分析。第9章无线网络本章内容:10. 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的组成8. 1.2 802. 11标准中的物理层*9. 1. 3
2、 802. 11标准中的MAC层*9.1.4 802. 11标准中的MAC帧9.2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9. 3无线城域网WMAN教学重点:简单介绍无线网络的应用类型WLAN、WPAN、WMANo 教学难点:实例与原理的搭配分析。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本章内容:*10. 1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IPng)10. 1. 1解决IP地址耗尽的措施10. 1.2 IPv6的基本首部10. 1.3 IPv6的扩展首部10. 1.4 IPv6的地址空间10. 1. 5 从 IPv4 向 IPv6 过渡10. 1.6 ICMPv610.2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10. 2. 1 MPLS的产生背景11.
3、2.2 MPLS的工作原理10. 2.3 MPLS首部的位置与格式10.3 P2P文件共享教学重点:IPv6的地址空间,IPv6的基本首部;从IPv4向IPv6过渡。教学难点:结合实际分析从IPv4向IPv6过渡。五、教学课时分配总学时48学时。学时分配表章节内容授课时数实验课后作业第1章概述4第2章物理层62第3章数据链路层82第4章网络层82第5章运输层62第6章应用层82第7章网络安全22第8章 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22第9章无线网络22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2合 计4816六、参考书目1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2计算机网络(第二版) 胡道元编 清华大
4、学出版社 1999年。3网络技术基础 周健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课程类型:必修学 时:48学时课程性质:学科核心课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网络通信基础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计算机网络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后续课程: 网络工程与设计、信息与网络安全、无线网络技术等起到先导作用。通过 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的产生、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趋 势,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基本构建技术和经典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协议。教学中应抓住的核心内容为: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内容、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连接的 核心设备、网络的拓扑结构、
5、常用的网络协议、典型的问题讨论与算法,等等,并做到 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让学生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组成及工作的 基本原理,熟悉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相关的网络协议。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先修课程:网络通信基础。后继课程:物联网基础、1P交换与路由技术、无线网络 技术、网络工程设计。本课程是一个学科核心课程,使学生具备较好计算机网络设计能 力。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虑到专业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学中应该对传统的内容进行适当取舍、提炼和精 讲,在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介 绍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更直观的
6、认识,具备网络应用的 分析与设计能力。四、教学内容说明:目录所列内容全部讲授,建议执行授课48学时,标注(*)的为重点内容,标 注(*)的内容可以简单介绍或不讲。第1章概述本章内容: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2 因特网概述1.3 . 1网络的网络1. 2.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1.3因特网的组成1.1.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1.1.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1.7计
7、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1.7.5 TCP/IP的体系结构教学重点:1、计算网络的定义、因特网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类别、性能指标和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2、核心内容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思想及其相关的术语或概念。突出 TCP/IP的体系结构。教学难点:1、理顺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相关的计量单位。2、讲解并促进记忆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相关的术语或概念。第2章物理层本章内容:*2.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2.2.
8、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2.3.1 导向传输媒体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2.4信道复用技术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2.4.2 波分复用2.4.3 码分复用*2.5数字传输系统*2.6宽带接入技术2. 6. 1 xDSL 技术3. 6.2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4. 6. 3 FTTx 技术教学重点:1、物理层的基木概念,讲清物理层设计的软/硬件内容有其重要。2、信道的概念及信道复用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的介绍要结合实际来讨论。 教学难点:1、弄清楚物理层解决的问题与实际的传输媒体及相应的通信系统之间的关系。2、技术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