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工程系列质量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贵州省工程系列质量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工程系列质量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质量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黔人社通(2022) 181号)各市、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直各有关单位:现将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 行)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将申报、评审条件及时通知到广 大专业技术人员,以便按要求做好中报、评审的各项工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2月30日贵州省工程系列质量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2、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 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 77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 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 办发(2018) 21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 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 16号)、贵州省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可提前1 年申报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第十五条评审条件(一)任职条件1.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相应现代管理、标准化 管
3、理、实验室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具有相应的管理经历和能力。2,熟悉本专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能熟练应用本专业的检定规程、校准规 范、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准则等,在对应领域取得重要成果。3 .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独立主持和建设本专业重大项目, 具有独立承担科研、工程、技改、新产品开发等项目研发、设计、实施、管理的 能力。4 .能够主持本专业范围技术工作,能够解决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复杂的技术问 题,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最新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具有跟踪本 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6 .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并有主持及承担本专业
4、技术工作项目的经 历,能主持制定本专业技术文件,取得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7 .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指导工程师的 工作和学习。(二)业绩成果任工程师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之二:1 ,获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市(州)级科技奖 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或三等奖3项。2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科研项目、工程项目、技改项目、新产品开发等获 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技术奖(包括经认可的省级行业协会、学会技术奖)一 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或三等奖3项;或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 奖二等奖1项。3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
5、(科研、工程、技改、 新产品开发等)1项,或市(厅)级项目2项,项目通过市(州)级以上行业主管 部门验收。4 .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 或授权并实施的与本专业相关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3件以上(限第一发明 人、设计人);或获省级以上专利奖。5 .主持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设计、研制、开 发、推广应用,实现成果转化,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并通过省级行业主管部 门验收。6 .参加编制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规程、规范、规则、导则、工法等1项;或 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已发布实施的行业(省级地方)标准、规程、规范、规则、 导则、工法等2项以上;或
6、主持编制已发布实施的市(州)地方标准、规程、规 范等3项以上;或主持编制已发布实施(经自我声明公开)的团体标准4项以 上;或主持编制已经企业自我声明公开并实施(或备案实施)的企业技术标准5 项以上。7 .独立解决工程技术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或实际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2个 以上,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经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认可。8 .主持完成质量技术项目大型2项,或中型3项,或小型4项。项目通过相 关行业主管部门考核(认可)或验收。9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级质量技术中心建设1个,或省级 质量技术中心建设2个,并通过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验收;或作为能力验证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技术)
7、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级能力验证项目2项,或省(部)级能力验证项目3项,并通过省(部)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验收。10 .因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市(州)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行业主 管部门表彰。11 .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主持完成市(州)、厅级项目 (科研、工程、技改、新产品开发等)1项或县级3项。项目通过县级以上行业主 管部门验收。12 .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 成质量技术项目中型1项,或小型3项。项目通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考核(认 定、认可、核准)或验收。13 .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 成市(州
8、)级以上质量技术中心建设1个,并通过市(州)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 验收。14 .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获市(州)级科技奖、技术奖二 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三)学术成果任工程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篇;或在公开 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篇和在内部资料性学术出版 物(内刊、论文集)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篇。2 .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3 .撰写由本人参与完成的科研、工程、技改、新产品开发、质量技术等项目 的工程报告、专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报告、技术方案等
9、4篇,其创新 或成果等得到行业主管部门推广使用。4 .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并在实际工作中 推广应用。5 .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 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本专业内部资料性学术出版物(内刊、论文集)、增刊上 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2 万字以上。(四)破格条件对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 后,从事技术工作满两年,可经2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工程师署名推荐, 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者,除须具备正常 晋升的评审条件外,
10、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 .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2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工程项目、技改项目、新 产品开发等获省行业主管部门颁发技术奖(包括经认可的省行业协会、学会技术 奖)一等奖2项;或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一等奖1项。3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科研、工程、 技改、新产品开发等)1项,或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2项。项目通过省 (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4 .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新技术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2件以上,并 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获中国专利奖。5 .参加编制已出版发行的国际标准1项;或
11、参加编制己发布的国家标准、规 程、规范、规则、导则、工法等2项;或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编制已发布实施的 省(部)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2项;或主持编制已发布实施的行业 (省级地方)标准、规程、规范、规则、导则、工法等3项;或主持编制已发布 实施的市(州)地方标准、规程、规范等5项;或主持编制已发布实施(经自我 声明公开)的团体标准6项;或主持编制已经企业自我声明公开并实施(或备案 实施)的企业技术标准8项以上。6 .在公开出版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4篇,其中2篇发 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或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1部,本人撰 写15万字以上。7 .因专业技术工作业
12、绩突出,获省(部)级表彰。8 .在乡村振兴、大生态、大数据等战略行动以及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 十二个农业产业发展等行动中,深入基层服务1年以上,作出突出贡献,获市 (厅)级表彰。七、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第十六条申报质量技术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 及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满5年。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可提前1年申报相应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 格。第十七条评审条件(一)任职条件1 .具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功底,科研水平、学术造诣或科学实践能 力强,全面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具有引领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
13、平 的能力,取得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或在相关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 成果,推动了本专业发展。2 .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主持完成本专业领域重大项目,能 够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 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发挥了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4 .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能够有效指导高级 工程师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o(二)业绩成果任高级工程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二1 ,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2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科研
14、项目、工程项目、技改项目、新 产品开发等获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技术奖(包括经认可的省行业协会、学会技 术奖)一等奖2项,或二等奖4项;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或获国家行业 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一等奖1项。3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科研、工程、 技改、新产品开发等)1项,或国家级项目2项,或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 2项,或省(部)级项目3项。项目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其主要技 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4 .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新技术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2件以上,并 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获中国专利奖(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5
15、 .主持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设计、研制、开 发、推广应用,实现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填补省内空白,并通过 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6 .参加编制已出版发行的国际标准1项;或作为排名前十起草人参与编制已 发布的国家标准、规程、规范、规则、导则、工法等2项;或作为第一起草人主 持编制己发布实施的省(部)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2项;或主持编制 已发布实施的行业(省级地方)标准、规程、规范、规则、导则、工法等3项; 或主持编制已发布实施的市(州)地方标准、规程、规范等5项;或主持编制已 发布实施(经自我声明公开)的团体标准6项;或主持编制己经企业自我声明公
16、开并实施(或备案实施)的企业技术标准8项以上。7 .主持完成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成果4项,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并有重 大创新技术成果,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8 .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省(部)级 重点(重大)项目(科研、工程、技改、新产品开发等)1项,或省级项目2项; 或市(州)重点(重大)项目3项,或市(州)级项目4项。项目通过省(部) 级或市(州)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9 .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获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 (排名前三);或市(厅)级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10 .因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省(部)级表彰。(三)学术成
17、果任高级工程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篇,其中1篇发 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 文5篇;或在全国性专也学术会议宣读本人独立撰写的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5 篇。2 .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12万字以上。3 .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并在实际工作中 推广应用。4 .提供3篇由本人独立撰写的所完成项目的、能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专项报 告、技术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方案、施工或调试报告、工程试验报告、标准规范 制定、技术总结或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由3
18、名以上同行业正高级 工程师出具评价意见。(四)破格条件对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 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两年,可经2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工程师署名推 荐,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者,除须 具备正常晋升的评审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 .获国家科技奖;或获省(部)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2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工程项目、技改项目、新 产品开发等获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技术奖(包括经认可的省行业协会、学会技 术奖)一等奖4项;或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一等奖2项。3 .作为项目(
19、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科研、工程、 技改、新产品开发等)2项,项目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4 .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3件以上,其中至少2 件以上专利已经实施,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获中国专利奖(限前三发 明人、设计人)。5 .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2部,本人撰写30万字以上;或公开发 表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6篇,其中4篇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6 .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已出版发行的国际标准2项;或主持编制已发布的国 家标准、规程、规范、规则、导则、工法等5项。7 .因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国家表彰。8 .在乡村振兴、大生态、
20、大数据等战略行动以及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 十二个农业产业发展等行动中,深入基层服务2年以上,作出突出贡献,获省 (部)级表彰。八、高技能人才申报评审条件第十八条在质量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 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按本条件申报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第十九条 淡化学历要求。高技能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需满足 本条件中相应任职资格条款中的评审条件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高级工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2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助理 级职称;取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申报
21、评审相应专业中级职称;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 工作满4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副高级职称。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应在现 工作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第二十条强化技能贡献。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突出职业能力和工作业 绩,注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参与技术改造 革新、工艺改进、传技带徒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技能竞赛获奖情况、行业工 法、操作法、完成项目、技术报告、经验总结、行业标准等创新性成果均可作为 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第二十一条建立绿色通道。(一)“贵州省技术能手”获得者、入选或作为专家、教练指导学生入选世 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享受省政府特
22、殊津贴、担任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 人、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工匠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系列副高级职 称。(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 (以证书、表彰文件为准)以上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国家级技能 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担任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专家或教练、全国示范性劳 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省管专家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系列 正高级职称。九、附则第二十二条有关条款说明。(一)本条件中企业类型的确认以国家统计部门的法定统计数据为依据。(二)本条件中所称“学历(学位)”,一般指理工类学历(学位);“工 程类专业学位”特指工程硕士学位和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工程 系列 质量 技术 类专业 职务 任职 资格 申报 评审 条件 试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