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docx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教学目的】1、阅读背诵,体悟诗的情感和意境。2、研读品味,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3.反复阅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一)导入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段,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军入幕,为 国效力,在体验到边塞紧张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之时,他们以笔著录了自己的 军旅生涯和感慨。岑参就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二)解题:欣赏板块五一一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 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 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一些有切身边
2、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内容包括:A、 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1思乡的情 思。格调高亢。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 龄、李顽、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 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 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3、(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三)朗读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2、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四)探究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2) “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明确:1) “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 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 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 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 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2)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乂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 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一一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 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 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3)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 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 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 白雪 歌送武 判官 教案 15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