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A4答案卷尾.docx





《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A4答案卷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A4答案卷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2022.1注意事项:1 .本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2 .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上。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写 在答卷相应的方框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某学校在开展帮助残障人士的活动之后,许多同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漠的变热情了,脆弱的变坚强了由此可见()A.我们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B.社会能够让脆弱变得坚强C.人在社会中能够不断成长D.人们的情绪是变化无常的.某中学实施“旧物爱心计划”:同学们把自己闲置的图书、玩具等贴上标签,标上价格, 放到学校的“自助公益商店”,需要
2、这些物品的同学拿走物品时,把钱自主放到公益箱,所得 收入全部捐献给公益组织。实施“旧物爱心计戈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 养成亲社会行为,让同学们学会分享提高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A.B.C.D.我向总理说句话是中国政府网的常设栏目,一些网民的好建议会被直接送到总理的办 公桌上,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D.网络是把双刃剑1 .微信聊天成为交友的一种新时尚,有的人通过微信聊天开阔丁视野.增进了友谊。也有 不少人上当受骗,在人生中留下惨痛的
3、教训。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A.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被泄露B.对长期交往的网友要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C.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D.只在网上交友,绝不私下约会网性,网络交往根据情况看是否需耍提供真实信息;D:观点错误,网络交往要心生警惕,不随意约见网友,并不是绝对不约见网友;故本题选C。5. B【详解】木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积极参加网络微公益活动,在网络上传播亲社会行为 的信息,积极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符合题意;:错误,发现散布网络谣言的行为,我们要及时举报,严厉打击属于执法部门的职责; 故本题选Bo6. C【详解】本题考查
4、对规则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 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说法 正确;:错误,青少年要树立规则意识;:错误,生活处处有规则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7. A【详解】本题考查对规则的正确认识。A:无视动物园的规则和警告,最终导致自己被咬身亡,启示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并自觉遵 守社会生活中的规则。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该游客并不是弱势群体;C: “远离野生动物”说法错误;D:做法错误,该游客应增强义务意识;故本题选A。8. D【详解】答案第2页,共11页 本题考查文明有礼。A:
5、主动和父母打招呼体现了文明有礼,故A不符合题意;B:得到别人的帮助说谢谢,体现了语言文明,故B不符合题意;C:小宇的做法体现了礼貌待师,故C不符合题意;D:小伟穿拖鞋、光膀子是不礼貌的表现,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oC【详解】本题考查与人交往的品质。C:理解和宽容是与人交往的重要品质,宽容是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以博大的胸 怀对待他人。题干中的话,告诉我们要关爱他人,学会宽容和感恩,做到与人为善,c符合 题意;ABD:与人交往要敞开心扉、自尊自信、平等待人,但题干没有体现,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9. D【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ABCD:依据题文描述,王某因扰乱市场秩序
6、被人民法院处以拘役,表明其行为属于刑事违 法行为;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狗留,表明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ABC说法错误; 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oA【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认识,根据所学,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 制止,发展下去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一定是违 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观点正确;观点错误,违法不一定犯罪,犯 罪必定违法;观点错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所以正确答案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识到,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 违法行为。其中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
7、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犯罪, 答案第3页,共11页所以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必定犯罪。10. B【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的知识点。: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患于未然,青少年自身必须做到:增强法律意识,学法、 知法、守法,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防微杜渐抵制不良诱惑,依法自律;与题意相 符;:观点错误,在学习上多看积极健康的书籍; 故本题选B。11. D【详解】本题考查对责任的正确认识。D:题干这份调查说明了虽然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最喜欢的。也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但是 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 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
8、身心地投入,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出色。D符合 题意;A:观点错误,获取成功与兴趣爱好、智力因素有关系;B: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C: “只要”说法太绝对,排除;故本题选D。12. A【详解】本题考查角色与责任。:孝敬父母长辈是子女的责任,遵守学校纪律是学生的责任,故不符合题意; :依据教材知识,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意味着 一种责任。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尽的责任有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规范,故符合题思;故本题选A。13. B【详解】答案第4页,共11页 本题考查做负责任的人。:“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说明承担责任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是也有
9、回报,也就是说承担责任既有代价又有回报,故说法符合题意;:“一定会有很多收获”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只要忍受痛苦就能收获乐趣”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o14. B【详解】本题考查对责任的正确认识。:分析漫画可知,体现了要承担责任首先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是一 个人成熟的表现,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认错误也是负责任的表现,是正确的 选项;:观点错误,责任随着角色变化;:观点错误,不承认错误也必须承担责任;故本题选B。15. A【详解】本题考查对关爱的认识。:体现了关爱同学,故符合题意;: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故符合题意;: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关爱,故符合题
10、意;违背了交友原则,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6. C【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承担责任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付诸行动。比如参与义 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参与向受灾地区捐钱捐物活动、当志愿讲解员等,说 法正确;:错误,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属于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答案第5页,共11页 故本题选c。17. B【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利益的知识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发展为我们成 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 贡献力量,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
11、感,维护国家利益,说 法正确;:观点错误,没有理性表达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说法错误,要依法维护国家主权;故本题选Bo18. C【详解】依据题文描述,中国面对美国发起的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 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击。这是在捍卫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 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说法正确;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说法错误;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说法错误;故选C。19. D【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知识。:之所以如此沉确悼念袁老,是因为他不畏困难,甘于奉献,播撒大爱,让中国人 民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于里;“发展杂交
12、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的追求,他无愧于 世界人民;他淡簿名利,以田为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楷模,他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 粮食安全。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20. D【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表格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第三产业 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说明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答案第6页,共11页城镇化水平提高等。观点正确;:“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属于成就,排除;故本题选D。21. A【详解】本题考查劳动的意义。:材料中的这句话向我们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13、 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美好的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 劳动铸就的。所以说法正确;:观点中“就能实现一切”的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22. D【详解】本题考查实干精神。:诗句的意思是坐着谈论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体现出实干精神,符合题意;:诗句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体现出实干精神,符合题意;(3):诗句意思是指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达;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 体现出实干精神,符合题意;:诗句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体现要实干,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23. D【详解】本题考查担当历史使命。:题文材料说
14、明了要把少年的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担 当起历史重任,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培养自己优良的品德, 练就过硬的本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发扬实干精神,勇做走在时代 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都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4. (1)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 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答案第7页,共11页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及时接种疫苗;科学佩戴口罩;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注意咳嗽礼仪;遵守一米线。【
15、分析】背景素材: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人考点考查:对自己负责任的意义、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做法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公共参与第一步:审设问。本题考查对自己负责任的意义。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 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一对自己负责 任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 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得分点:只有 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
16、好的生活。(1) 本题考查疫情期间,我们怎样做才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点睛】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材料,注意通过材料本身揭示相关的教材知识点。明确答题方向是对自 己负责任的意义、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做法等方面分析作答,力求做到条理清楚,言 简意赅。27. (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 害他人的自尊心,并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分析】背景素材:关爱他人,传递美好情感答案第8页,
17、共11页 考点考查:关爱他人的原因、关爱他人的做法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公共参与(1)第一步:审设问。本题考查我们为什么要关爱他人。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想乘坐公交车,司机打开车门让售票员下 车去接老人,乘客纷纷给老人让座,老人感激大家的关爱一关爱他人的原因。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得分点: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得分点: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 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本题考查我们应该怎样关爱他人。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点睛】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材料,注意通过材料本身揭示相关
18、的教材知识点。明确答题方向是关爱 他人的原因、关爱他人的做法等方面分析作答,力求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28. (1)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 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观点错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 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 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 生命。【分析】背景素材: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考点考查: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能力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 江苏省 无锡市 山区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道德 法治 试题 A4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80520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