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胸骨穿刺【适应证】适用丁各年龄阶段患儿。因小儿胸骨骨质松软+易于穿刺;骨髓丰富,取材 满意,易于成功;且造成痛苦较轻,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禁忌证】严重出血倾向或穿刺局部皮肤感染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 .患儿仰卧位,颈后及肩部垫高,使其头部向后仰,暴露胸前部(脱掉套头 衣服)。2 .术者位于患儿右侧,寻找患儿胸骨角,选胸骨正中线上相当于第2或第3 肋间隙水平,作为穿刺部位。3 .术者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铺孔巾。局部不必用麻醉药。4 .不用骨髓穿刺针,直接用510ml 一次性干燥注射器,针头7ss号。5 .术者用左手拇指及示指在穿剌点周围将皮肤绷紧固定、
2、右手持注射器,将 针头斜面朝下、与胸骨呈45 - 60角,于胸骨柄、胸骨体交界处正中进针, 刺人到骨膜后再进针2 -3 mm,或直到右手有明显的穿透骨质的感觉(落空 感),此时穿刺针较稳定地固定在胸骨上,可抽吸注射器,见有红色骨髓液,根 据检查需要可抽吸0.23ml不等,随后即可拔针。6 .如一次抽取未成功,可将针退至皮下,改变一定的方向再次进行穿刺。7 .以消毒棉球或纱布压迫局部针眼片刻,再用胶布固定。【注意事项】1 .较小患儿必要时可先给予镇静剂使其安静,或另一人协助固定其上臂。2 .年龄较大患儿可做好其思想工作,说明本法优点,消除恐惧心理,争取 患儿合作。3 .术者穿刺时双手动作轻柔精细
3、,体察进针深度,一旦右手有落空感时即 应停止进针,避免用力过猛、进针过深。第二节胫骨穿刺【适应证】适用于新生儿、婴儿及个别幼儿。年长儿骨质硬,不易穿人。【操作方法及程序】1 .患儿仰卧,助手立于患儿头侧,用两臂夹住患儿上肢及躯干,双手固 定下肢,穿刺侧小腿稍向外展。2 .术者立于穿刺肢体对侧,戴无菌手套,以胫骨粗隆为中心,上下严密 消毒,铺无菌孔巾。3 .普鲁卡因局部麻醉至骨膜(一般婴儿用1ml麻药)。4 .由胫骨粗隆下1 cm前内侧垂直骨面方向刺人,再旋转进针,直至有落 空感,拔除针芯,接紧空针,抽取足量骨髓,消毒棉球压迫拔针。【注意事项】1 .穿剌部位皮肤一定要绷紧,否则穿剌针容易在骨面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血液 系统疾病 技术 操作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