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pdf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pdf(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5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观潮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二、引导初读课文.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检查交流.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四、讲读课文.(一)读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2/95(二)讲读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3、指名读句子。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
3、”说明人们心情怎样?(三)讲读第三段。1、学生自学。2、交流讨论.()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2)指导朗读。()师生评议,加深理解。()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5)指导朗读。(四)讲读第四段。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2、交流讨论。五
4、、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3/95、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四、巩固生字新词.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3、练习背诵第三段。六、布置作业: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板书设计: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
5、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4/95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二、初读,感知全文 。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
6、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壮丽(2 自然段)奇异(4 自然段)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 2 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长 544米平均深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4齐读自然段,找一找,你认
7、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 5 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5/95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8 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
8、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 7、8 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2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6/95 2。检查反馈.(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这个问
9、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2。检查反馈。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7、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尝试有感情朗读.(2)朗读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 7、8自然段.(机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0、: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7/95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 5、7、8 自然段。(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2自由读课文第2、13自然段。(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
11、一句。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有感情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四、作业 1背诵课文 1、1自然段。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4火烧云 教学目标:()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按提纲背诵第三自
12、然段.教学难点: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教学过程:8/95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尝试题(一):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尝试背诵这一段。(2)学生尝试练习。(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
13、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课件,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尝试题(二)自由朗读第 4自然段;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交流学习过程:(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尝试题(三):(任选一题)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
14、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3)投影反馈,订正。9/95 五、课堂小结(略)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寻找身边的美丽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背诵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
15、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听众反馈:听了 XX 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
16、答“记者”问.、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寻到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3、你准备怎样去写
17、呢?回忆我们学过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10/95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18、。5、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7、写作文.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若干“典型”作文片段,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2、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a、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a、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c、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第一单元考试(一课时)试卷讲评(一课时)、古诗两首 教学
19、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11/95 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
20、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
21、状、姿态各不相同。(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五、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2/95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
22、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板书设计: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第二课时 一、引入 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板书诗题)二、学习古诗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学以致用。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23、学习这首古诗。(1)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2)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如,可以这样预设:三、品读欣赏,感悟道理 1、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悟出道理。、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四、感悟写法 13/95 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五、巩固练习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六、作业 创作一首赞美家乡的诗。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
24、客足鸡豚。(叙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议论)6、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4/95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3、给课文
25、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写观察日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6 课爬山虎的脚。、对课题质疑。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四、学习生字新词 、开火车拼读、纠音。(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