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的比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的比较中韩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一一、中国饮食文化我国不仅是具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而且幅员辽阔,资源 丰富。气候、风土、生活习惯的差别导致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差异。 各地的大城市,产业文化中心,各大,城市,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 饮食特点。(一)中国饮食的历史背景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 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 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自古以来就有“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为天”等真知灼见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非 常重视饮食。国人对饮食一直就非常讲究,努力追求色、香、味、 形俱佳的最高境界。(二)中国饮食
2、一般性特征我国饮食的特点:色.香.味.形。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 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炳煨,夏天多凉拌冷 冻。我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 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 位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 共同性”的原则,两国文化交流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 年是“中国访问年”和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2012年是“韩国访问 年”和丽水世博会举办之年。中韩两国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文化交 流与务实合作,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必将得到加深和巩固。参考文献:(略)中韩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三【摘要】本文基
3、于WeissStephenE和GeertHofstede的观点, 从中韩文化特征的异同出发,对两国谈判中跨文化因素的相似点和 不同点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两国商务谈判的六方面因素。【关键词】中韩文化文化差异商务谈判跨文化因素一、引言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关系日渐紧密,商务活动也逐渐 增多,不可或缺的谈判也更加频繁。国际间的商务谈判不仅是跨国 的谈判,更是跨文化的谈判。不同国家的谈判代表有着不同的社 会、文化、政治背景,致使谈判各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 式、交往模式、语言以及风俗等各不相同。作为同受儒家文化深远 影响的中韩两国,其文化交流的脉搏已经跳动了两千多年。尽管两 国文化已
4、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包容性,但由于民族背景、历史原 因、政治环境、地域特点等多方面的差别,也使两国的文化在某些 程度存在迥异。韩国在历史上屡遭日本侵略,近代又受美国很大影 响,所以其文化渗入了大量的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商业习惯也具 有些许西方色彩。本文试图从中韩文化异同角度出发,探讨两国文 化因素分布的相似性与不同点,最终确定出影响两国商务谈判的文 化因素。二、文化与跨文化因素“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涉及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 面,它是任何社会群体都有的且特有的特征,它最显著的特征表现 在民族性、共享性、发展性、习得性和影响性。很显然,国际间的商务谈判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 谈判过程中
5、的相互影响、较量、协同、构建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 不仅是跨国界的交际,更是跨文化的交流,是一种通过文化的相互 冲突、相互渗透左右谈判策略、谈判手段、谈判目标甚或是谈判成 败的过程。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不仅要谙熟自己的文化规 则,还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规则,这一点很重要。因此,探讨商务谈 判中的跨文化因素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个宽泛的概念,跨文化因素也林林总总。关于影 响国际商务谈判的跨文化因素,目前学界存有不同看法: Donald , WHendon (1996)在他的专著Cross-culturalBusinessNegotiations中指出,跨文化商务谈判受两组 变量的影响
6、:一是背景因素,包括谈判双方对谈判目标的认识态 度、谈判中的第三方、双方的市场定位以及谈判者的技巧和经验; 二是氛围变量,包括可感知的合作或冲突、权力和服从、可感知距 离、双方的期望等。在我国学者刘风霞的跨文化交际教程一书 中,对影响谈判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总结,包括谈判目标、谈判态 度、个人风格、沟通交流、对时间的敏感程度、情感外露程度、协 议形式、达成协议的方式、团队组织形式、冒险精神十个方面。尽 管他们对影响国际间谈判的变量因素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质是 一致的,即我们任何一个谈判者只有在了解谈判对方的文化背景 下,彼此才能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所以作为谈判者,我们在了 解对方国家或地区的发
7、展历史和民俗习惯的同时,还应兼顾其文化 的背景与特色。三、中韩谈判中跨文化因素的确定关于中韩谈判跨文化因素的确定,笔者基于WeissStephenE和 GeertHofstede的观点,借鉴周镒珍的中越商务谈判文化因素的 实证研究分析方法,对中韩文化的背景、形成等诸多方面作了进 一步考察和研究,确定出较有影响性的4个跨文化因素,且每个因 素下都有若干个子因素。四、中韩谈判的跨文化因素分析(一)中韩商务谈判文化因素的差异性1、时间观念时间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 人对时间的流逝并不十分敏感。人们总是喜欢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的做事。并且认为对时机的判断会直接影响到交易的行
8、为。信奉欲 速则不达,防止携苗助长、急躁妄为。如果时机不成熟,宁可按兵 不动,也不草率行事。所以,在商务活动中中国谈判手通常可以同 时做多件事,计划性较差,灵活性强,但效率较低。而大多数韩国 商人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时间观念很强,倾向于单项式。他 们认为,时间是线性的且有限的,必须有效地利用起来,做事情喜 欢按照预先的计划表逐步完成。2、等级观念韩国是对儒家文化传承最为完好的国家,所以上级与下级、长 辈与晚辈之间的等级区分较之中国更为明显。韩国的“君臣”意识 十分浓厚。除此之外,韩国的男权主义与中国比较,更具倾向性。 大多数韩国人认为,男性才是职场中的主导力量,隐身于男人背 后,一心一意相
9、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因此韩国也一直 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在韩国也特别强调领导和权威的力量,强调 个体的权利,即集权。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最直接的表现是谈判小 组的理论是否能应用到谈判中。对于集体主义,小组成员之间形成 的是一种依赖的关系,他们分享共同的社会定位,他们有共同的目 标并能分工协作,很多公司,很少有妇女做到高层管理职位,所以 大多数韩国男士在商务场合不习惯与女士平等地打交道。因此,作 为一名女性谈判者,在韩国将面临着重大的文化障碍。尽管中国的 这种等级观念也仍然存在,但笔者认为,这种观念正随着市场经济 体制的改革而逐渐淡化,已没有韩国那么浓厚。3、眼光接触这一点中韩双方在认知
10、上存在差异。韩国商人非常重视与对方 的目光接触。在谈话过程中,大多数韩国人会在一半的时间中观察 对方的眼睛。他们认为,适当的目光接触是亲切接近的感情交流。 没有目光接触,则通常被认为缺乏热情,不想与之沟通。而在中 国,则有着逃避“目光接触”的观念。他们认为,盯着别人看是很 不礼貌的,东方文化甚至禁止妇女注视男子的眼睛,为了表示尊重 和谦恭,男子也不好直接注视对方。(二)中韩商务谈判文化因素的相似性1、集体观念韩国和中国文化里,都有极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强调“融己与 群”、“群己和谐”的思想。这种“共同体”意识要求人们对集体 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忠诚度,个人应该听从于或服从于 集体,根据自
11、己的角色采取不同的行动,但统一听从主管安排。在 韩国,人们都喜欢用“我们”来表现自己及其所属,如“我们学 校”、“我们家”等,这里的“我们”不仅指“我”的多数,而且 意味着同甘共苦和谐的共同体。尤其提到他们自己的国家,一定会 说“我们国家”,而不说“我国”或直接说“韩国” O所以,与韩 国人谈判时,对他们国家适当的赞许、赞扬,会获得更多的好感。2、注重立场受集体主义观念影响,韩国人和中国人在谈判中都比较注重立 场。因为这种极强的民族性让他们把“面子”看的很重要,对立场 也随之敏感起来。美国谈判学家雷法就曾提出:“如果谈判者在立 场上争执时,他们会使自己更加陷入该立场中。你越澄清你的立 场,越抵
12、抗别人对它做的攻击,你就越会执着于它;你越设法叫别 人相信你不可能改变立场,你越难做到这一点。于是,你的自 我变得与你的立场混为一体。你现在有了 保住面子这项新利 益一一把未来的行动与过去的立场联系起来一一也就越不可能达成 一项调和双方最初利益的明智的协议。在立场上投入的注意力越 多,越不会注意如何调和双方利益。任何达成的协议,都只不过是 机械式地消除双方在最后立场上的歧见,而不是精心拟出符合双方 合法利益的解决方案。这种协议不可以使双方都满意。”可见,立 场争执往往会使谈判陷入僵局,所以谈判中对立场的适当灵活也是 双方谈判顺利进行的一个保障。3.看重颜面、保持关系“面子”和“关系”,无论韩国
13、人还是中国人都看得十分重 要。在中国,“和谐”是中国人处理问题的一贯方式,正所谓“以 和为贵”。所以,建立关系被视为是寻求信任和安全感的一种表 现。在商业领域和社会交往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关系”。“关 系”已成为人们所依赖的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沟通联系的重要渠 道。建立关系后,中国商人还会在谈判间隙举行一些社交活动来增 加彼此的沟通和理解,例如宴请、观光、购物等等。同样,韩国人 对彼此间关系的建立也很注重。他们认为,谈判双方第一次的会面 是双方能否取得合作的关键。所以,特别重视营造双方开始阶段的 气氛。通常在进行正式谈判之前,会有一个简短的宴请,见面时会 与对方握手、鞠躬,热情地打招呼,向对方
14、介绍自己的姓名、职务 等。在韩国,商界介绍的正式方式是由第三方引见,并且第三方的 身份地位越高,他们对双方的关系就会越重视。其次,和中国一 样,韩国人在言语的表达上也较为婉转。他们不喜欢轻易说“不” 字来拒绝对方,同样也不喜欢对方说“不”字来损伤颜面。通常在 为难时,他们总是以微笑作为应答。五、思考通过以上的论述,总结出了中韩文化七方面的差异,它为中韩 两国在谈判中更好地了解彼此文化特征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在分析 过程中,笔者认为这种归纳和总结又很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文化定 势的思维。例如,会让人们觉得所有韩国人或中国人都具有这种文 化特征,从而使谈判者们都采取了相同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其 实,两
15、种文化只会在某个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程度的差异和相 似,也就是说,个体在共性的基础上也会存在差异性,并不能一概 而论。其次,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文 化交流也在不断地相互渗透和包容,所以全球文化也势必会在一定 程度上有所整合。参考文献:(略)(全文完) 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三)中国饮食的地域性特征我国地大物博,饮食习惯差异很大,有些地方爱吃酸。有些地 方爱吃辣,有些地方爱吃咸,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 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也湿润多雨,冬 春阴湿寒冷,而四川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
16、阳,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 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是易使人患风湿寒邪、 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 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当地人健康极为有利,另 外,东北地区吃辣也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因为吃辣可以驱寒。(四)中国的饮食礼仪我国地域辽阔,礼仪繁多而且不同,但有些用餐礼仪是通用 的。如主人长辈先食,不伏碗吃饭,应端碗吃饭,使用匙。不举碗 喝汤,不用筷子搅拌热汤,不伏汤而饮。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 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不狼吞虎咽, 不用嘴送食他人的让菜。不用舌头舔食餐具。用餐时不大声说
17、话。 吐出的骨头鱼刺等饭渣,应放到指定的的地方。如果要咳嗽,打喷 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如果有长辈,那么应 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筷子不可对夹,如果用餐时一双筷子因为夹 菜而夹到另一双筷子,称为筷子打架,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用 餐时如果餐具失落到地上而损坏,比如打碎了碗,是非常不好的。 有些地方新年打碎餐具有说:“(碎碎)岁岁平安”的习惯。任何 餐具反扣的行为被视为不礼貌。二、韩国饮食文化(一)韩国饮食的历史背景韩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美味饮食的国家,5 0 0多年来, 至今还保留着朝鲜时代饮食风格。韩国人对饮食很讲究,有“食为 五福之一”的说法。韩国菜的特点是“五昧五色”,
18、即由甜、酸、 苦、辣、成五味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韩国人的日 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大酱、辣椒酱、咸菜、八珍菜和大酱汤。八 珍菜的主料是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椿梗、藏 菜、蘑菇八种。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韩国人 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韩 国人普遍爱吃凉拌菜,还有生拌鱼肉、鱼虾酱等菜肴。汤也是用餐 时必不可少的部分。韩国人爱吃辣椒,家常菜里几乎全放辣椒。(二)韩国饮食的一般特点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喜 欢凉辣。韩国准备的食物一般是都准备好之后才吃,按开胃菜到甜 点的顺序,西餐食物和饭的提供方
19、式是显然不同,主食和副食有明 显的区别,有主食的饭和各种副食的菜肴。一般都会有一份汤.那 样会是更愉快的用餐。调理的方法也是多样的.炒、煎、青菜、蔬 菜、酱、酱菜、泡菜、汤、炖菜、烧菜等多种方法做饭吃。酱类、 泡菜、酱和黄酱,吃发酵的食物也很多.食物切好。做成能进入口 的小块。(三)韩国饮食的地域性特征地形上.北部地区因山多,主要种旱田,所以多产杂谷。面向 西海岸的中部和南部主要种稻。因此。北部以五谷饭为主食。南部 以大米饭和大麦饭为主食。平时以蔬菜为主菜,并有能储藏起来吃 的泡菜、酱菜、酱肉、酱汁等。在山区因购买肉类和新鲜鱼比较困 难。所以多吃腌鱼或干鱼。海草以及用山菜做的食物;在海滨或岛
20、屿城市主要吃用海鲜、蛤蝌、海草做的食物。首都产的蔬菜虽然不 多,但因全国各地的各种蔬菜都集中到首都首尔,所以。能用它们 做许多奢侈的食物。所以首尔、开城、全洲的饮食最为奢华。种类 也繁多。南海和东海有着很好的渔场,所以有丰富的海产品。在洛 东江周围肥沃的土地上.更是盛产足够的农产品。在此地主要吃海 鲜。甚至把鱼肉就直接称为肉。并把新鲜的海鲜当作最美的佳肴。 饮食的种类不奢侈。较朴素。济州道饮食的主要材料为海龟、蔬 菜、海藻,并用大酱调味.用海鱼熬粥,熬汤。主要用猪肉和鸡肉 做肉片。(四)韩国的饮食礼仪韩国人以前有习惯盘腿席地而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 变.很多人为了方便都选择有桌椅的餐桌。不
21、端碗。左手要,老实 地藏在桌子下面,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 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1: 3饭后, 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 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 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则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 碗中的豆芽儿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筷子在 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 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 再用。与长辈一起用餐时,要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三、结论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
22、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历 史区域性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 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 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韩国美食虽然 不如中国饮食文化那么博大精深,但是勤劳智慧的韩国人民同样把 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礼义孝的文化信念根植在韩食中,最终形成了 独特的韩食文化,让韩食在世界饮食文化长卷中留下了美好的篇 * 早。中韩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二论文关键词:中国韩国文化 交流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中韩文化交流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基础之上,试图在政府、企业以及民间交往等不同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以期进一步推动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一、
23、中韩文化交流现状中韩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双方都有古老的文明和丰富的 文化遗产,通过相互间的频繁的交流而取得许多优秀的成果。在历 史上,两国属于一个文化圈,具有相近的价值观、伦理观和文化理 念,这正是长期文化交流的结果,我们要加以珍惜。近些年来,“韩流”在中国、“汉风”在韩国盛行,对两国人 民的生活影响很大,原因之一可能是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的某种 同质性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中韩两国文化 交流在大众文化的普及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电视、电影、音 乐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在精英文化、学术研究领域内的交流则做得不够, 需要大力加强,因为只有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中
24、的深层因 素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使人 民间的相互理解达到更高的水平。二、加强中韩文化交流对策和建议(一)中韩两国交往的历史之久,其间由于政治原因,两国经 历了近半个世纪的相互敌视和隔绝状态,尽管1992年中韩再次实现 关系正常化,但由于恢复交往时间不长,两国民众之间还缺乏相互 了解,在历史、文化、领土、政治、经济利益等问题上存在误解和 分歧是不可避免的。1、对于这些误解和分歧,两国政府必须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政策基调。对于近年来韩国国内学术界以及部分 网民、民间团体等关于高句丽历史问题和所谓的间岛领土问题等种 种争端,韩国政府基本保持尊重事实的态
25、度和立场,有效避免了民 族主义情绪的再度升级。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难免还会 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双方应继续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 神,互信互利,实现合作共赢。2、为了消除中韩两国间的种种误解,不仅要协调好中韩两国政 治关系,加强经济合作,还要积极利用文化的力量,大力开展两国 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韩两国应加强对对方国情、文化、习俗等方 面的研究和成果普及工作,对民间交流进行指导,努力办好韩国访 问年”。3、两国政府应加强沟通和交流,使韩国政府认识到中国的经济 发展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且也对韩国经济发展产生极 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韩国事实上已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 大受益
26、者。在文化交流领域,韩国政府应进一步推动文化多元化, 适当开放国内市场,引进中国一些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加深韩国 民众对于中国现实生活的了解。(二)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化中韩文化交流中韩文化贸易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导致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不 对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反映出发 展中国文化产业的紧迫性。1、向韩国学习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目前,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走在中国前面。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产业发 展方面,也有相通之处,研究、学习和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 验,无疑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向韩国学习文化产 业发展经验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
27、途径。2、必须在思想意识上改变对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商品化的态 度。长期以来中国对于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 门之后,各种外国文化蜂拥而入,占领中国文化市场。在中国人的 意识当中,文化与生意是两个领域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文化商品化 的重要性,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融合其他先进文 化,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打入韩国市 场。3、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提供优惠的税 收、补贴政策,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韩国建立文化产业基地,鼓励 中小文化企业与韩国企业合作出口,推动不同层次的文化企业走出 去,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政府还应利用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外 人才
28、回流的有利时机,吸引了解国际文化市场运作的专业人才,推 广中国的文化产品。同时,设置高层次教育机构,培养优秀文化艺 术人才,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储备力量。(三)推动中韩民间文化交流,减少误解和分歧中韩两国建交初期,双方交流以政府为主导,官民并举。在两国文化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下,双方的交流由官方主导扩大到民间, 中韩两国应从下述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和质量。1、加强中韩学术界和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和媒体歪曲、误导的倾向。中韩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 边界等问题上不存在严重的分歧,但在学术领域还存在有意无意的 学术分歧政治化的倾向。中韩两国媒体间的交流也十分必要,应通 过
29、交流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尽可能按照事实及早纠正毫无依据的虚 假新闻和因相互了解不够而出现歪曲报道,特别需要通过韩国媒体 让韩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良好的发展形势,减少不必要的 误解,消除敌对情绪。2、重视青少年间的交流,加强双方理解和信任。中韩两国民众 间的敌对情绪,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网络,在年轻人当中传播的。双 方应根据年轻人的特点共同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建立多种多 样的沟通和联系方式,以加强两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相互派遣留学生也是加强沟通和交流的一个重要而有效地途径。3、推动中韩旅游事业合作发展,增加普通民众相互了解的机 会。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两国文化 交流的增多,受“韩流”与“汉风”的影响,双方出境旅游人数逐 年增加。中国的长白山、山东的儒家文化发祥地是初到中国的韩国 旅游观光者必访之地。两国政府应进一步采取促进中韩旅游业发展 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观光交流会,宣传旅游产品,积极创造条件开 拓双方旅游市场,增进中韩两国普通民众之间的互访和交流。总之,近年来尽管中韩两国关系受到历史问题、政治、经济、 民间民族主义情绪蔓延等问题的困扰,但本着“尊重独特性,扩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