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时备 ——第三组资料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课时备 ——第三组资料文档.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材 简析L思想内容:本课三首古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分别描写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作者对中国传统节 日中的深厚内涵及独特的过节风俗深厚的情感。2.语言表达:这三首诗文风朴素自然,易于理解,读起来更是朗朗上 口。感情基调不相同。习标 学目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会写相关词语词语。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4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点点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课前 准备教师: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学字词,熟读课文。课时 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
2、备课教学活动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节日的氛围。1 .导说: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 个节日都寓意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之 情。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 日。今天,我们就学习元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过年 的。2 .小交流:同学们,你们在过年时有哪些风俗习惯?3 .交流资料,了解诗人。4 .过年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请带着这种心情朗读本诗。 二、朗读全诗,加深感受古诗的节奏美。1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学生再读,注意诗句的停顿,读得有节奏、有板有眼。3 .指名读。教师指导七言律诗节奏朗读。4 .学生反复诵读全
3、诗。读出韵律,读出节奏。三、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1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合注释说说诗的意思。2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3 .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全诗。4 .教师引问:读完了这首诗,你能说出古人过年时有哪些 风俗吗?课题9.古诗三首所讲述的内容,只要符合课文主题即可。第二课时一、过渡内容,导入新课。1 .上节课,同学们通读了课文,认读、理解了生字词,初 步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和大家一 起深入地阅读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从作者 深入细致的描述中有新的体会和收获。2 .出示在预习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本课就是围绕着这两 个问题展开的。二、导读提示,细读理解。1 .
4、提出问题和要求。教师引导:根据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情况,老师认为,本 节课我们要重点搞清楚下列一些问题。(课件出示)(1)课文围绕着“纸的发明”讲述了什么?(2)课文按怎样的时间顺序来讲述纸的发明的?(3)每个自然段讲述了造纸术发明前后的哪些内容? (4)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有怎样的优点?2 .学生围绕上面的提示对课文进行深入自读,老师要鼓励 学生读书并进行圈、点、批、画、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互动交流,把握中心。1 .教师引导:在学生自主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交流。2 .小组内进行交流,要求人人围绕“你读懂了哪些? ”“你 发现了哪些? ”发表自己的观点。3 .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适度
5、进行归纳和展示。4 .教师引问:造纸术是怎样一步步改进的?(结合课件, 师生共同交流)(1)几千年前记录文字的方法: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铸刻在青铜器上,刻在竹 片、木片上,还有贵重的帛。(2)西汉时代,用麻来造纸,但比较粗糙,不好书写。(3)东汉时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又 能大量制造,这种方法传承了下来。5 .对“造纸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交流。6 .学生完整地将课文读一遍。教师引问:(1)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疑点?(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精 确地描述一下。(本次要求“精确地描述”是把预习中得 到的知识进行提取)7 .结合课件共同理解课文内
6、容及主题。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纸发明的过程:几千年前用刀把文 字刻在龟甲、兽骨和竹木片上,后来又发展到用帛、麻纸 写字,但缺点都很突出。东汉时代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既便宜又能大量制造,所以流传了下来,对人类进步和社 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 聪明才智的同时,产生对祖国历史文化深深的敬佩之情。 四、拓展升华,保持兴趣。我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发明、发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作业布置课外阅读中国四大发明,去了解伟大的中国发明感受中国力量板书设计10纸的发明造纸术发明以前 龟甲、兽骨 竹片、木片 帛 西汉麻纸不好写书 消失东汉蔡伦造纸轻便好用原料
7、易得价格便宜课后反思:课题11赵州桥教材 简析1 .思想内容:它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着重介绍 它的雄伟、美观、坚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的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 .语言表达:本文开头有叙述,结尾有结论。使文章具很强的说明性。 文中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列数字的方法,使文章更易于理解。习标 学目1 .认识11个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 “美观”写清楚。3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 史遗产的保护与热爱。点点 .一g一教学重点:1.了解一句话是
8、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去写清楚的。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 护。课前 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圈出不认识的字课时 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活动流程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 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 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 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 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 多O2 .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3 .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
9、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 笔记。(之)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 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 这几个词的意思。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1 .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 .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并用生字
10、组词。第二课时 一、导言o这一书课,我们继续学习赵州桥(板书课题)。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教学活动流程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1 .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 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桥。(3)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4)回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第1段的学习过 程是以朗读为主线,深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是:一读, 了解写了什么;二读,抓住词语,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 三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学习第2自然段。(1)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 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
11、句话来写的?(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 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 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 各是什么意思。(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 作用。(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 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5) “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 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出示文字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 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 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J划线部分 的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片。出示投影片后要求学
12、习朗 读。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第二遍朗读时可 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交换。这样,使学生从朗 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 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在朗读中要求学 生说出“减轻”和“节省”的反义词。)(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3 .学习第3自然段。(1)经吉谈课会 时论第3自/段W要写疝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 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用文字投影片练习填空: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 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 互抵着,各
13、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 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划线部分内容为可 移动的文字复片,便于学生完成填空后,变换句子的顺 序反复朗读,从实践中理解分号的作用。在练习完毕, 从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分号的实际作用后,启发学生从感 性上初步认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3)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4.学习第4自然段。思考:隶旅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 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 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 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3)
14、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读课文,回顾总结。1 .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2 .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 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作业布置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板书设计总起:世界闻名赵州桥分述:雄伟坚固美观总结: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惊人创举独特设计课后反思:课题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材 简析1 .思想简介:本文通过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和对画面的描绘,赞 美了画家精湛的技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2 .语音表达: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 初步了解清
15、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习标 学目1 .会认13个字,正确读写“摊贩、形态各异、悠闲、溜达、一乘轿 子”等词语。并注意“作、乘、笼”字是多音字2 .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3 . 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4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点点教学重难点:1.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2.培养学 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课前 准备教师:PPT课件学生:图片或实物课时 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活动流程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
16、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中华 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节课我们还将撷取艺 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来欣赏,那颗明珠就是“一幅 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生齐读课题)理解“名扬中外”。(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名声大,世 界闻名)二、检查预习情况1 .检查本课新词bi a ncun ch e ng tan fan汴梁保存 撑船摊贩1 i you zhu a ir d o官吏悠闲 拽住惊扰男女同学分读理解:摊贩、官吏都城作坊溜达一乘轿子师:这一组词既有多音字,又有轻声的。谁能读准它们? (指名读、齐读)理解:教学活动流程5.逐句品味。过渡:王安石笔下的春节和我们
17、现在的春节是不同的,当 我们过着喜庆而热闹的春节时,看一看王安石是怎样过的 吧?(1)品味第一二句。(结合课件进行)教师引问:读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导:结合“爆竹”“春风” “屠苏”等词语来理解、感 悟画面。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订正: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 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2)学习第三四句。(课件出示三四句)导入:节日的氛围还没有结束呢?看一看过年时,天气是 怎样的?人们还做了哪些事情?教师引问:王安石笔下的春节,天气怎样的?人们还会 做些什么呢?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统一订正内容: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 着
18、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四、品味诗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1 .教师导学:这首诗描述了春节时,人们忙碌而喜庆的场 面,诗人的心情也是快乐而兴奋的,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心情呢?2 .课件出示背景: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 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 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 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 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 诗。3 .结合背景,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感情: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 之
19、情。还含有深刻哲理,既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 的这一规律。第二课时清明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 .教师引问: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习了一首描写节日的古 诗元日,谁能背诵出来?学生齐背。2 .教师导学:春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幸福和团圆, 因此我们喜欢过春节。而有的节日则是表达出对逝去故人 的思念之情,这个节日就是一一清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都城: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首都。教学活动流程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达:散步、闲走,很随意的逛逛。 一乘轿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马拉的车,一辆叫一乘, 一乘轿子就是一顶轿子。2.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有了哪
20、些了 解?(加理出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画名、作者、尺寸、 内容、画的历史、保存情况。) 三、赏读结合S:(清读上河图究竟是怎样一幅画,为什么说它名扬 中外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好吗?(师生共同欣赏) 交流:师:谁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幅画能名扬中外? 1.预设一:欣赏众多人物师:张择端在这幅画里,都画了哪些人呢?谁能用朗读告 诉大家?(指名读第二节)师: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什么是“行”? (就是行业,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文章里说画 了哪几行的人呢?我们动笔画一下。师:只有七八种人,倒也不是很多哇,是吗?(还有许多 没写出来,但都画出来了,课文里说:“三百六十行,哪 一
21、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工)师:那么还会有哪些行业的人呢?(生想象说话)师:所以文中说:光是这些人物,就有五百多个。真是“人 物众多“哇。(板书“人物众多”)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人全 被张择端画进了清明上河图,他可真(了不起,画技高超)难怪清明上河图会 (名扬中外了)来,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过渡:清明上河图能名扬中外不可能仅仅因为人物众 多啊!你们还有什么看法?2.预设二:感受街市热闹,人物形态各异,小而清楚。 (1)生: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 作坊、酒楼、茶馆(2)生: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有的有的把他们干什么都画出来。所以能名扬中外。师:张择端不仅画出那么多的人,
22、还画出了这些人的各种 形态,来,我们一起读读。(生读句子)(3)师:我们也来看看,你还看到画上的人在干什么? (出示图片,欣赏,说话)师:你看得真仔细,画面这么小,你都看出来了,难怪作 者说(出示句子: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 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 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起读。(生齐读)师:是多么的细致、精致啊。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读吗?(生读。)师:如果你身边刚好有一个外国朋友,你会怎么自豪地告 诉他?(生自豪地读。)师:哦,清清楚楚,多了不起,谁愿意再读一读。(生更 自豪地读。)师:哦,大声地告诉大家。黄豆那么大是多大?(生做 动作。)师:这么点都
23、能看得清清楚楚。来,我们一起来自豪地读 一读。(生齐读。)师求结过渡:加么多形态各异的人,全搬进了画里,的确 能名扬中外。张择端的画技真是精湛。不但如此,如果你 细细观察,还能读出一个个八百年前的生活小故事呢?请 你一边看插图,一边读第四自然段,看看桥北头发生了一 件什么事?3.预设三:品读传神的细节(生结合插图读文)师: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指 名一生读)师:自由地读读,你对文中谁的动作描写印象特别深刻? (学生自由读,抓住动作,交流。指导朗读)师:这个场景,真有点像我们生活中的差点儿的发生的交 通事故呢!这些都是一瞬间的事啊。画家也把它搬进了画 里,而且画得?(那么逼
24、真,那么传神)(板书“细节传神”)所以,人们这样赞叹(出示:张择端画的画, 是多么传神啊!)(生齐读)师:看到这里,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师:张择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绘画技术,赋于了清明上河 图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板书:“艺术价值”)师: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张择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 其实我们写作文和画画一样呢,你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 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四、拓展欣赏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也一起去捕捉画中其它精彩的生活 小场景吧。请你细细观察,你还觉得哪一处的情景特别有 意思?(生赏图交流)五、结课延伸、升华情感作业布置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板 书 设 计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5、 人物一一丰富清明上河图街市一一热闹情景一一传神课后反思:课题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材 简析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 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 种不同的方式展开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教材这样安排,旨在通过为期两周左右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 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同 时在这一学过程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魅力。习标 学目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 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
26、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点点 重难教学重难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 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中国传统节 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 神,激发爱国热情。课前教师:PPT课件准备学生:预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活动流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1 .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2 .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3 .揭题。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
27、老的传统节 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 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L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 “中国”和“传统”两 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 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 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 自纠。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 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 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1 .
28、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 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相 机板书:春节 端午中秋) 活动四:传统文化要传承1 .演示课件:令人关注的端午节文化。学生说自己的 感受。2:师:中国人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竟成为韩国的文 化遗产,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其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此事充分说明,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迫 切、多么重要啊!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人对传统节日不够 了解,不够重视,我们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4:展亲本小技成员设计的春联。5 .展示本小组成员做的月饼。6 .展示本组成员准备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活动五:师小结:太棒了
29、,同学们!你们那颗火热的爱国心令我感动!我们 的祖国会因你们骄傲!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保护非物 质文化,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的政策。(演 示课件)相信大家在假日里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 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 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中国传统节日课题习作3:写一个传统节日教材 简析本次习作是写一个传统节日,要求学生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 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习标 学目1 .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 解。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节日习俗。2 .通过活动初步
30、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 族的美好情感。3 .了解传统节日以及有关的故事,完成习作,展示成果。点点 重难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 物故事并完成习作。课前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学生:课时 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交流评价活动。1 .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 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 行评价。2 .展开交流活动。(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3 .展不成果。(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展 示自己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等。(2)展示成果时,
31、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 同学可以提问。(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二.写一写过节的过程。1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2 .指名反馈,教师小结。(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3 .指导选材。(1)从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传统节 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4 .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5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写清楚过节的经过;要有一定的顺序;合理利用收集到的 材料;写一写自己的感受。6 .学生独
32、立习作。三.展示作品,修改习作。1.出示习作范文。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战国时期,楚国有位 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 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 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人们 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驾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 所获。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 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粽子的品种有 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的, 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
33、一颗红红的枣,咬一口,甜习杜牧的古诗清明。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端午节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端午节这天,我们小 孩的胸前都挂着个香喷喷的挂件,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 成的,还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 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状的个个香气扑鼻。端午 节真是个有意义的节日!点评: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读了小作者的这篇习 作后,你就会知道了。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详细介 绍了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条理清晰,语句通顺。2 .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3 .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 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有没有错别字?4 .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作业布置
34、继续修改习作。把习作读给同学听。板书设计选一个传统节日过节的过程或者印象深刻的故事课题语文园地三教材 简析语文园地安排了 4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以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两篇课文为 例,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课文的相关段落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识字加油站”旨在引 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教材出示6个场所名,通过读认这些场所 的名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识字的天 地,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兴趣。“词句段运用”安排了 两项内容,这两项内容都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日积月累” 安排了一组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
35、词语。要求学生积累这些四 字词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了解。1. 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习标 学目2 .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3 .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4 . 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点点 宣卷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 或段落仿写句子。课前 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时排 课安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活动流程第一课时一 方流平台 L读一读流平台的内容。2 .出示问题:交流平台告诉我们了什么内容?3 .汇报交流后,教师归纳:本交流平台告诉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找出段落
36、中的 中心句,这样有利于理解段落大意。二、识字加油站。1 .读一读这些标牌。2 .课件出示会认字,采取领读、齐读、互读的方式掌 握这些字的读音。shu iy ik af e i yu f e i ma o税疫咖啡阅废贸3 .说一说:(1)在生活中,你还从哪些标牌中认识了很多字?(2)除了在标牌中认字外,课堂外你还有哪些认字 的方法,同学们进行交流。三、词句段运用。(一)1 .课件出示题目。2 .读例句,找出其中表示动作的词语读一读。3 .根据所示想一想:自己完成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用恰当的动词把过程叙述完整。(1)每个同学先说一说,然后小组内交流。(2)选出用词准确,语句精练的制作过程在班级
37、中 进行交流。(3)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示例:我先把纸进行对折,再伸开,这样纸上就有了 折痕了,然后再把纸换一种方式进行对折,拿剪刀一圈一 圈地顺着折痕裁剪,不一会儿,一个纸花就形成了。(二)L读例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话有怎样 的特点?4 .交流。(1)先小组内交流,再在班级内进行交流。(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做适当提示。第一句话中的“有的有的有的有 的”写出了画面上人物形象众多;第二句话中的“有 的有的还有的”写出了图案上龙的样子多而0(3)根据例句,让同学们说一句话学生试说并小组内交流。课件出示:自习课上,同学们有的读书,有的写字, 还有的做数学题。四、日积月累。1
38、.结合课件,教师领读。2 .学生自读,然后同桌互相读。并推选出好的在课堂 上读。3 .理解每组词语的意思。后面的四字词语每个字都代表着一个意思,与前面的 称呼相对应。4 .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五、教学反思。综合性学习中,重点放在“展示活动成果”方面,让 学生根据所制订的可行性强的目标进行材料搜集、走访等 课外性的活动。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和社会, 让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了更多的语文知识。语文园地的核心内容就是积累。一是通过多种学习方 式进行积累。如阅读积累,诵读积累地,运用积累,在丰 富的学习活动中,内化积累。二是注意拓展积累,通过学 生汇报交流和展示的方式,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感
39、受到 中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习和积累的兴趣。作业布置背诵日积月累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三 交流平台 生活中识 字四字词语3.交流资料:(1)诗人杜牧。(2)节日清明。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学生再读,注意诗句的停顿,读得有节奏、有板有眼。 教师相机点拨朗读节奏。3 .学生再自由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 一幅怎样的画面?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字 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 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说一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了。5 .学生根据总结的学习古诗的
40、方法进行自学。6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1)指点“纷纷、欲断魂、何处有”等重点词在诗句中 的意思。(2)学生练说这首诗的意思。(3)根据练说情况,教师总结。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 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 首诗的意思串连起来说,并不是简单地把词句的意思串起 来,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人物等,这 样表达的意思就更生动、更流畅。指名说,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交流情况,课件出示诗意: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 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 山村。二 精读李诗 领悟音境豆
41、渡:、同学和 信行不仅读通了整首诗,而且读懂了诗 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诗歌,从字里行间体会 作者的所思、所想。2.出示问题:(1)诗的第一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欲断魂”中你体会到什么?(2)诗人寻找酒家的原因是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4:教其相机导学;诗人是在借助清明的所见所感,抒发出 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农历九 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也是老人节,这一天,亲人团聚, 其乐融融,让老人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而古人是怎样过 重阳节的呢?今天我们就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 诗中找出答
42、案吧!2 .交流并用课件出示节日的及诗人的相关资料。二、初读诗词,读出节奏。1 .学生自由读一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 或难理解的词句。2 .教师导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后,我们还要试着读 出节奏。同学们拿出笔,边读边标出节奏,试试读出韵味 来。(生自由练读标节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 .指名朗读,读出节奏,读得字正腔圆。4 .教师导学:谁能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5 .师生共同讨论并纠正,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三、品词赏句,感情真情。1 .学习一、二句。(1)结W注释言解诗句的意思。(2)进行各种讨论后,
43、教师进行订正,并出示: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 远方的亲人。(3)通过“倍思亲”你体会到什么?2 .学习三、四句。(1)出示问题:从这两句诗中,你可以看出重阳节有 哪些习俗?诗人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 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2)小组交流并讨论。(3)交流汇报。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 而生遗憾之情。表达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古诗三首板书元日(宋)王安石设计欢乐祥和清明(唐)杜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哀伤孤独思念家乡亲人课后反思:课题10纸的发明教材 简析1 .思想内容: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
44、造纸术。 文章介绍了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2 .语言表达:全文首尾呼应,让人感到文章浑然一体,重点突出。图 文并茂,引经据典,使学生获得更多有关纸的知识。习标 学目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认识多音字“累、鲜”,会写29组 相关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并概括出自然段意思。3 .结合相关语句,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4 .学习蔡伦观察和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 情。教学重点:1.能概括段落意思,说出蔡伦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课前 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生字卡片课时 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
45、课教学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识课文。“九州地理雄鸡唱,龙纵图腾玉宇翔。四大发明多贡献, 先贤创意绽芳长J我国的四大发明对历史的发展、社会 的进步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这些四大发明凝结着我国古代 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今天我们在纸 的发明中找寻古人是怎样发明创造的吧!活动二、预习课文,理解字词。1.带着如下问题读课文。流程 教学活动流程(1)课文围绕着“纸的发明”讲述了什么?(2)课文按怎样的时间顺序来讲述纸的发明的?2.学习生字、词语。(1)会认字的学习。结合课件进行自读、齐读、指名读 等形式来进行。创携存制蔡伦累鲜欧洲社 (2)会写字的学习。结合课件通过理解词语来进行。造纸术伟大记录一册书保存大约阿拉伯 欧洲社会(3)教师适时订正。字音方面:“鲜”是多音字,在“朝鲜”中读xidn。“累”是多音字,在“积累”中读14i 不要把“保存(cun)中的存读成ch Un。字形方面,注意“录、册、约、洲1”的写法。词义方面,联系上下文理解“贡献、创造、携带、保存、 制作、积累、经验、传承”等词语的意思。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教师引问: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 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