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经典模板.docx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经典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经典模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目 录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一)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五、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二)学习方法建议(三)教材选用建议(四)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五)教学条件建议(六)师资条件建议(七)教案编写要求六、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七、其他说明-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编码:10070004课程类型:基础素质教育课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专业):高职各专业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一、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是一门集工具 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的
2、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对高职学生进行语文素养 教育,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 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院各专业开设,课程的建设受益面广,课程内容与社 会实际紧密联系,课程设置很有必要。二、课程基本理念大学语文适应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以为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对学生进行优秀经典文学和文化教育,培养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接受中 华优秀文化的人文精神关怀,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并自觉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历、专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优化的教学梯队,提高学术创新
3、水平、强化学科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一支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七、教案编写要求本课程在完成整体教学设计,确定课程学习情境及学习单元或项目模块明 确的基础上,对每一学习单元和项目模块的教学内容按每一教学单元(原则上是 2学时为一教学单元)进行的单元教学方案设计,它包括对本学习单元或项目模 块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以及将教学内容分解到本教学单元中的具体授 课内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要求、课时建议等。特别是要通过设计, 清楚阐述针对本学习单元和项目模块的工作任务,如何将典型实践性环节所需实 践知识融入理论知识学习中,并根据能力要求,如何将技能培养融入学习过程中。该课
4、程教案的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思 想。教案要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反映新技术、新方法,活动设计要具 体、可操作。六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考核方式高职语文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并重,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依据人 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建立人性化、多元化、动态化的考核评价模式,考查学生学 习知识、运用能力和具备的综合素质等。考核评价应本着全面性、量化性、公平 性、限制性等原则,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变结构化评价为个性化评价,变单 一评价为多元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加大实践环节考核力度,淡化教育教学与评 价之间的界限。建议采取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考核成
5、绩占课程考 核总评成绩的比重应高于阶段性考核。1.过程考核过程考核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 学习过程的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察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 成绩依据的过程。过程考核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种考核方 式能够加强学习过程控制,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 绩。过程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 效果三方面。其中,学习态度主要指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 学习能力主要指学生选择学习资源、学习媒体、学
6、习方式与方法进行课程学习的 合理性与有效性水平;学习效果主要指学生独立完成课程学习内容、课程作业、 课程实践环节的数量及质量。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三方面的考核成绩, 分数合成应按一定的权重比例进行计算。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平时课程学习过程表现、阶段性成绩测验、 实践活动考核等。(1)平时作业考核是指定部分平时作业为记分作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 数量与质量评定成绩。(2)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出勤、学习态度、 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评定成绩。(3)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是在任务或单元教学结束后命题测验学生的学习 状况,根据学生答题质量评定成绩
7、。阶段性成绩测验的方法有笔试、口试、答辩、 实践活动、成果汇报等,根据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确定。阶段性成绩测验的次数不 宜过多,应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进行。实践活动考核侧重于对学生口语交际、应用写作、文学欣赏能力的测试。 实践活动考核以综合训练为主,根据学生完成活动的效果评定成绩。语文实践活 动除课内实践活动外,还包括课外实践活动,如社团活动、课外阅读交流、参与 社会活动等。考查参与的过程及效果,考查团队合作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小组 评分与教师评分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考核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 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考核指标分为团队成果和个人成果两 部分进行综合评定。2.阶
8、段考核阶段考核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做等多方面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考 核形式包括口试、笔试、答辩、综合性活动策划与实施等。教师以学生提交的文 本和成果、教师的督导和考试记录为依据,从学生的重视程度、准备情况、理论 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思维严谨性、文档规范性、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多方面综合评定打分。通过考试,考查学生搜集信息能力、规划设计能力、语言 组织与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等多方面 能力。(二)课程成绩大学语文成绩考核方式分平时课堂表现与作业考查成绩(过程性考核 二)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满分100分。平时考核成绩占70%,其中考勤占30%,课
9、堂学习表现及学习效果(朗读、 答问、演说、登台等等)占40%,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中作业占30虬 期末考 试成绩占30%,期末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试题内容应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与 理解、作文等,并按一定合理比例分配权重。七其他说明大学语文以经典的优秀文学名篇为内容,通过课堂上的阅读和鉴赏教学对学 生进行语言文字理解、表达及运用能力的训练,致力于学生的思维、想象联想、 感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大学语文以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为指导,践行“教学做合一”教学模 式,促进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有效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在语文“教” “学” “做,,合一的实践中,不
10、断提高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三、课程设计本课程具有“文道结合”的特色,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 向各专业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审美的 教育。要求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般线索以及各个时期主要的文 学成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作用于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了解现当代的重要作 家,对作品选的个体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能 力,进而提高其文学鉴赏与文学审美水平,提高其人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按照“一线串珠”思路进行编排。即以中外文学发展脉络 为线索,按文学体裁进行分类编排,每类文学作品篇目按从古到今和先中国后外
11、 国的顺序排列,每类文学作品的学习均配有“文体概述与学习指导知识”,每篇 有作家作品介绍、注释、导读、相关链接、思考与练习等内容。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 .社会能力。大学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 字进行表达和交际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人文情怀、 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成 为既能熟练运用语文工具又充满人文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2 .专业能力。大学语文课程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通过 阅读、理解、表达以及教学做合一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具有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初
12、步的教学基本素质与教学能力。3 .方法能力。大学语文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阅读理解与 文学鉴赏的方法,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 度,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课程目标高职大学语文作为高职教育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其培养目标是:以为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宗旨,以学生获取必需的语文实际运用技能为标准,以增 强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主导,以模块组合为课程框架,紧密配合专业课的学习,着 重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走向工作卤位所必须具备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 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把发展“人”作为首要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和学生的个性发
13、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课程整体内容序号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项目四项目五项目六教学 项目 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述论说文 单元记叙文 单元诗词曲赋 单元小说单元训练 复习学时分配412101882学时合计:54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1%)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6二、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项目名称工作任务(模块/单元)划分教学要求参考学时知识内容及要求能力内容及要求项目一: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述任务一:先秦文学发展线索、代表作家作品了解发展线索,识 记代表作家作品1任务二:汉魏文学发展线索、代表作家作品了解发展线索,识 记代表作家作品1任务三:唐宋文学
14、发展线索、代表作家作品了解发展线索,识 记代表作家作品1任务四:元明清文学发展线索、代表作家作品了解发展线索,识 记代表作家作品1项目二:论说文任务一:季氏将伐颛臾L论语的体例、孔子的 思想核心。2.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 理由,孔子治国以礼、 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2.本文的驳论性质,说 明本文借对话方式展开 批驳,破中有立的说理L识记论语的体例及孔 子的思想核心和教育理 念。2.理解孔子的治国理 念。2. T解本文破中有立的 论证方法。2方式。任务二:寡人之于国也L孟子的思想及作品风 格。2 .本文体现的王道思 想。3 .比喻意义。1 识记孟子思想及风 格。2 .理解孟子的王道思 想。3理解“五
15、十步笑百步” 的比喻义。2任务三:秋水1 .庄子思想及作品特 点。2 .开头景物描写的作 用。3 .层递论证方法。1 . 了解庄子散文的艺术 特点。2 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及本文的主旨。3,了解层递论证方法。2任务四:谏逐客书L正反对比论证方法。2 .综合修辞手法的运 用。1 ,掌握谏逐客书正 反对比的论证方法。2.识别文中铺叙的内 容,以及排比对偶的运 用。2任务五:灯下漫笔L鲁迅代表作品。2 .本文两部分的中心论占O八、O3 .漫笔写法。4.反语、暗示和讽 刺手法及其作用1 .概括本文两部分的中 心论点。2 .把握本文漫笔手法。3 ,识别本文所用的反 语、暗示和讽刺手法, 并分别说明其含义
16、及表 达作用。2任务六:废墟1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 点。2 .作者对废墟既诅咒又 寄情的态度。3 .本文融叙事、抒情、 议论为一炉的特点。1 .了解文化散文的特 点。2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态 度。1任务七:论说文知识议论文的基本常 识掌握议论文的基本常识1项目三:记叙文任务一:郑伯克段于鄢1 .左传的体例及特色。2 .梳理本文的线索。3 .人物性格。4 .细节描写。1 .识记左传的体例。2 .识别文中的细节描写 及其对表现人物性格的 作用。2任务二:李将军列传1 .史记的体例。2 .李广四战匈奴的事 件。3 .李广的性格特点及悲 剧原因。1 .了解史记的体例。2 .识记四大战役。3 .分析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 课程标准 经典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