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 11【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题涂黑。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内。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以上表述主要肯
2、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令民为什伍” ,实行连坐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燔诗书而明法令”A B C D2元人陈采正诗曰:“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 ”它反映了( )A管仲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B “初税亩”的实行使井田制瓦解C商鞅变法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 D诸侯争霸使分封制崩溃3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 2 - / 11强大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巩固了秦朝专制中央集权政治4北魏孝文帝尊懦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A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族文化 B当时
3、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C冯太后的影响 D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5 魏书食货志栽:“魏初至于大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 ”对这一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 )A鲜卑从孝文帝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 B北魏政府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C商业由萎缩而至于渐趋活跃 D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6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 。这是因为他(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C实行三长制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7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 )A伯利克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梭伦改革 D孝文帝改革-
4、 3 - / 118 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B. 北宋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C. 混战不休,农民破产 D. 佛教寺院强占民田9公元 997 年,宋廷岁收 2200 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 11000 多万缗,收支却亏 1500 多万缗,“民贫乏食” 。造成这种统治的根源是( )A. 统治衰退 B. 起义频繁 C. 兵力不足 D. 吏治腐败10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 )A. 保马法 B.
5、 将兵法 C. 保甲法 D. 设军器监11免役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措施。具体内容是政府向应服役的人户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政府再用收取的钱雇人服役。这项措施实施的前提是( )A. 农村的自耕农队伍稳定 B. 城市市民队伍的人数壮大C. 商品货币关系比较发达 D. 放弃以前的重农抑商政策12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 4 - / 11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
6、确,结论正确1319 世纪初,俄国生铁产量曾一度居世界首位,但到 19 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已明显落后于西欧,主要原因是( )A腐朽农奴制的阻碍 B自由劳动力的缺乏C工业资金的匾乏 D交通运输的落后14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 “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1519 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
7、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 ”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维护农奴制度 B废除农奴制度 C推翻沙皇专制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16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5 - / 11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17针对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 1905 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系,列宁精辟地指出
8、:“1861 年诞生了 1905 年。 ”这一结论的真正含义是( )A.1905 年革命是在 1861 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61 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 1905 年革命的根源C.1905 年革命是在 1861 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D.1861 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 1905 年革命准备了条件18 欧洲史记载:“1861 年 3 月 3 日的皇帝告示使一直为农奴的农民获得自由。他们在法庭上得到了平等,但土地仍属于村社。告示使农民非常不满,他们或者去南部参加农村无产者的队伍,或者加入城市工业无产者的队伍。 ”这说明农奴制改革( )A.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下学 期期 试题 普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