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docx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根据诗歌讲解的一般规律,我由李白杜甫引出盛唐时期另一位杰 出诗人一一孟浩然,介绍孟浩然的生平为人和他的诗作风格,在 解题的过程中介绍“鹿门山”的典故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 意旨,然后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第一课时 的教学重点是详细分析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其次课 时主要分析夜归鹿门歌的艺术特色,比较阅读王维的归嵩 山作,体会两首诗在诗境上的异同。全部的教学内容在两节课的时间里顺当完成,重点突出,条理清 楚,详略得当,分析全面深化,基本实现教学目标。但是,仍旧 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提问不够明确。在整体感知部分,我提出了一个
2、问题“这 首诗由渔梁渡头动身,为我们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场景,试概括一 下“,自己设计的回答是“汉江舟行图”和“鹿门山途图”。但实 际上,同学还无法直接概括出来,课堂消失了短暂的冷场,最终 还是在我的引导之下才有一位同学说出了 “江边”和“山上”两 个场景,离预期的答案尚有肯定的差距,只能自己加以概括了。 其次单元介绍的诗歌赏析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那么 就要重点把握诗歌的意境。同学面对“诗句写了什么景象”一类 的问题,总是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这样根本无法深化体会到诗 歌的意境,这些问题也经常显得没有价值。不妨明确提出让同学 置身诗境,绽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所呈现的画面,从 而关心他们把握诗歌的内在意蕴。(2)备课时不够认真,有些细节问题没有留意到。在首句“山 寺钟鸣昼已昏”中,“昼已昏”即照应了诗题中的“夜”,明确道 出了此时的时间点,这一个细节问题被我忽视了。在讲到“幽静 的古寺传来报时的钟声时”,我直接说这一句表现了环境的安静 静谧,没有指出“古寺钟声清楚可闻”这一听觉现象,过渡太快, 跳动性较大,也忽视了 “本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来描写“这一 学问点。看来,我以后在备课的时候应当更加深化细致,反复推敲,这样 才能在上课的时候真正做到全面详细,讲解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夜归鹿门歌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