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实习报告通过三个月的煤矿认知实习,虽然时间很短,但我觉得学到的的经验却是很 宝贵的。我零距离的接触到了煤矿工作者的生活,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了解到做一名好矿工的不易,每一吨煤里都有这些矿工辛苦的汗水。三班倒的工 作制度把他们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让他们不能有规律的饮食和休息,有时为 了井下生产连饭也顾不上吃,正是有了这些敬业的煤矿工作者的努力,才有了今 天平煤的强大发展。经过这次的实习,让我对矿工这个职业更加肃然起敬,更想 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成为一名优秀的矿工。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尽职尽责的 优秀矿工,才能有煤矿产业今天的欣欣向荣。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1、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学生
2、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一次实践活动。通过 生产实习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观测、调查、分析矿 井、化工、消防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 对未来工作的容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学习现场有关的组织管理知识和经验,锻炼 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科研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建立感性 认识。2、实习要求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在掌握矿井、化工、消防安全常识的前提下,应充分深入 现场,并跟班劳动,全面熟悉各项技术和管理业务。具体要求如下:(1)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全面负责。工作中应积极争取实习地点的领导及有 关人员的支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学生的
3、思想工作和技术容指导。督促学 生完成实习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独立工作能力和实习 效果评价学生成绩。(2)遵纪守法,注意实习和路途中的安全。(3)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搞好团结,为胜利完成实习任务制造 良好的实习氛围。(4)要虚心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学习请教。(5)学生要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独立思考、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6)必须在实习结束时,完成实习大纲所要求的实习容,提交实习报告。(7)学生在实习中违反纪律,不服从指挥,视情节轻重及本人态度按校规处理。组和组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共含煤11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上、1、2、 3、5、6、7、7下、8、9、10
4、(9+10)号,煤层总厚9. 09m,含煤地层总厚97. 15m, 含煤系数9. 36%o组含1上、1、2、3号4层煤,其中1号煤层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2号 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煤层总厚4. 84m,地层总 厚32. 88m,含煤系数14.72%。含可采煤层2层,可采煤层总厚3. 79m,可采含 煤系数11.53%。组含5、6、7、7下、8、9、10 (9+10)号7层煤,其中9号、10号煤层在 本井田中部合并为一层,称为9+10号煤层,井田北部及南部小围分叉。本次利用 的29个钻孔中,有17个钻孔9、10号煤层为合并层。9号煤层为稳定大部可采 煤层,10 (9+
5、10)号煤层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煤层 总厚4. 25m,地层总厚64. 27m,含煤系数6. 61%。含可采煤层2层,可采煤层 总厚2. 95m,可采含煤系数4.59机(2)可采煤层井田可采煤层为组1、2号煤层和组9、10 (9+10)号煤层,其中2号煤层 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10 (9+10)号煤层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1号煤层为较稳 定局部可采煤层,9号煤层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现分述如下:井田可采煤层 赋存情况见下表:可采煤层特征表地层煤层号煤层厚度煤层间距结构 (夹杆数)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可采 性最小-最大 平均(m)最小一最大 平均(m)顶板底板山 西 组10.
6、701.42-12. 604. 83简单 (0-2)粉砂岩 泥岩泥岩 粉砂 U-I 石不稳定一部采 局可22. 27T. 703. 09简单-较简 单 (0-2)粉砂岩 砂质 泥岩 泥岩泥岩稳定区采 全可55. 70-70. 80太原组90.25-L 350. 7262. 96简单-较简 单 (0-3)石灰岩石灰 uU 石 泥岩稳定一 部采0. 00-3. 140. 8710 (9+10)0. 30-4. 952. 23较简单 (0-3)石灰岩 泥岩岩质岩 泥铝泥稳定部采一-1-六、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乡宁矿区跨越鄂尔多斯台拗和台隆两个in级构造单元。区河流分属黄河流域 汾河水系。本井
7、田位于龙子祠泉域西部的径流区与黄河东断凹水文地质单元的交 界处。(1)区域主要含水层根据含水介质及特征,本区含水层大致划分为:1)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层指寒武奥系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灰岩等可溶性盐岩构成的含水岩组。根 据禹门口岩溶水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寒武奥系灰岩岩溶水水力联系密切 应属统一的含水岩组,富水性强,据省水勘队钻孔(位于禹门口航运站)抽水资 料:水位降深0.82m,水位560m,流量达3628. Om/d,水质化学类型为SC Ca+ Na+型,矿化度 1. 23g/Lo寒武系奥系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层的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其次也 受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补给,丰水期
8、亦可得到黄河河水瞬时补给。岩溶地下水总的径流方向是由北东向南西(黄河)方向运动。由于黄河切割寒武系及奥系地层,岩溶水主要呈泉群的形式向黄河排泄,部 分径流穿越黄河后向城方向运动,此外,松散孔隙含水层也是岩溶地下水的排泄 方式之一。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分布于枣岭、西交口、西坡、下化等地带。由石炭、二叠系砂岩及薄层灰岩 等碎屑岩类构成的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含水层组。含水性较差,泉水流量一般小 于0. lL/s,水质化学类型为HCO NaMg-Ca型,总硬度6. 620. 2德国度。本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受其赋存条件的影响以沿层间迳流为 主。主要以泉的形式就近排泄外,还可顺裂隙向下补给岩
9、溶水,也可通过地下径 流向平原区松散孔隙含水层排泄。3)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分布于吕梁山前倾斜平原区及禹门口黄河冲洪积扇区。主要由第四系卵石层 及砂层组成的含水岩系。禹门口黄河冲洪积扇含水层厚度大粒度粗,孔隙发育, 富水性强。据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资料:标准井的水量达1000SOOOni/d,水质 化学类型为 HCO3_Na+ Mg2+ Ca2+或 HCO3-, SO?-Na+ Mg2+ Ca?+型,矿化度 为0. 31. lOg/L,总硬度为2134德国度。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边山区接受基岩含水层入渗补 给,还有黄河河水的渗透补给。松散岩类孔隙水的迳流方向是:在汾河两岸高阶地
10、区向谷地运动并与来自禹 门口黄河冲洪积扇一北西向的地下迳流汇流后转向南西方向运移,排泄于汾河口 或消耗于蒸发。(2)区域主要隔水层区域隔水层主要为组泥岩、铝土泥岩、砂质泥岩,致密细腻,具有良好的隔 水性能。其次为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及上第三系、第四系红土,均具 有良好的隔水性能。2、矿井水文地质(1)地表水井田无常年性流水,发育的沟谷平时无水,雨后有少量流水,遇暴雨常发洪 水,但雨后很快水退沟干。受井田中部天然地表分水岭(断山岭)的影响,西部 沟谷中的地表水向西汇入鄂河,经乡宁县城至万宝山注入黄河,东部沟谷中的地 表水向东南汇入汾河,汾河向西在河津市禹门口注入黄河。总之,地表水对井下
11、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但在雨季要做好防洪防讯工作。(2)井田含水层及其特征本井田位于龙子祠泉域与黄河东断凹水文地质单元的交界处。(3)隔水层本井田隔水层主要为组铝质泥岩、石英砂岩和泥岩,厚度较稳定,连续性好, 对下部奥系含水层和其上覆含水层有良好的阻隔作用。此外各含水层之间的厚度 不等的泥岩,砂质泥岩均具有隔水作用。(4)井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关系奥系中统的石灰岩在井田东部外围大面积出露,为裸露岩溶区,岩溶发育, 直接受降水补给,同时也受河水和冲击层,潜水补给,富水性较弱,奥灰水流向 东。组、组含水层侧向补给,顺岩导向迳流排泄,部分则由矿坑抽水排泄。第四 系孔隙含水层、受降水、沟谷排水补给
12、外,同时又以泉和下渗形式补给河水和下 伏基岩。排泄方式主要沿地形沟谷流入下游水系。(5)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本区分属龙子祠泉域水文地质单元与黄河东断凹水文地质单元,开采1、2 号煤层直接影响的含水层为第四系冲积含水层及上覆各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 较弱,但由于1、2号煤层开采量大,采空区积水较多,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 型。开采9、10 (9+10)号煤层直接影响的含水层为上覆各砂岩含水层和L灰岩 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但由于1、2号煤层的开采,可能通过断层或其他 导水构造将上部1、2号煤层积水导入10 (9+10)号煤层,因此9、10 (9+10) 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综上所述,
13、井田1、2、9、10 (9+10)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均为中等类 型。(6)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本井田主要水害为本井田及相邻井田古空和采空区积水。本矿井水害防治措 施如下:1)技术措施地面防水a.井田坑口较多,井口和工业广场大多在沟谷边缘,但应在井口上缘相关地 段挖凿截洪沟,防止山坡洪水对矿井造成危害。b.肝石和炉渣等固体废物不得弃于河中,以免淤积河床,造成行洪不畅。c.在雨季前组织有关人员踏勘井田是否有采空塌陷裂隙、塌陷洞,及时用黄 土、粘土、碎石填封,并高出地表。井下防治水a.必须按矿井设计留设矿界煤柱。b.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钻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针,对 预计有积水区进行探
14、放水,特别是在开采采空区附近的煤层时,要提前进行探放 水,防止造成透水事故。c.发现透水预兆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向调度室报告。d.经常清挖井下水仓,保证水仓有足够的容量。e.配备足够的排水设施,并确保能正常使用。2)管理措施平时加强防汛宣传,建立探放水管理制度;做好防水计划;成立“雨季”三 防指挥部,组织雨季前“三防”大检查;加强职工培训,保证安全生产。3)物质措施拨出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保证防治水物资供应。参照收集的整合前各矿涌水量情况,采用开采2号煤层时矿井涌水量资料, 整合前原省乡宁县地方国营台头煤矿前湾子坑口生产能力为800kt/a,正常涌水 量450nl/d,最大涌水量540n
15、r7d,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预算生产规模达到 900kt/a时,开采2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506. 3nr7d,最大涌水量607. Sm/d。 由于1、2号煤层均为组,且1、2、号煤层层间距小,其水文地质条件相同,故 开采1号煤层时,矿井涌水量与2煤层矿井涌水量大致相同。井田开采10 (9+10)号煤层时,依据整合前原乡宁南山坡煤业矿井涌水量 资料,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预算生产规模达到900kt/a时,开采10号煤层矿 井正常涌水量18011r7d,最大涌水量300m7do井田9号煤层多与10号煤层合并, 故开采9号煤层时,矿井涌水量与10 (9+10)煤层矿井涌水量大致相同。该矿井底设主、副
16、水仓各一个,水仓总容量为200m3,主水泵房安装D25-30X9 型离心式水泵三台,配套电机功率为37kW, 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排水管路采用2趟直径75nlm无缝钢管沿主平炯布置,铺设长度3350m,基本满 足生产需要。七、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然及地温、地压1、矿井瓦斯(1)生产矿井瓦斯情况根据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1 409号文,关于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 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原乡宁县地方国营台头煤矿前湾子坑口开 采2号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32m3/t;绝对涌出量 2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1. 76n?/t,绝对涌出量2. 67m
17、/min,属低瓦斯矿 井。(2)钻孔瓦斯情况地宝能源在本次施工的QW08号钻孔中对2号煤层,QW02、QW03、QW09号钻 孔中对10号煤层进行瓦斯取样,共取4个瓦斯样。并送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 中心进行瓦斯样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详见下表: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成份测定成果表2号煤层瓦斯含量:CH4为0.09cm3/g.daf;自然瓦斯成分:CH占0. 60%, CO? 占2. 17%,占占97. 23%。属于氮气带,瓦斯含量低;煤 层 编 号钻孔 编号采样孔深(m)瓦斯含量(cm7g. daf)粉碎前自燃瓦斯成觥)CH4C02C2-C3n2ch4C02C2-C8N22QW08133.50-134
18、.00微量0. 02微量0. 602. 170. 0097. 2310QW02251.30-218. 350. 000. 090. 190. 001.230. 0498. 73QW030. 000. 58微量0. 006. 170. 5193. 32QW0975. 55-78. 000. 090. 19微量6. 362.870. 2290. 5510号煤层瓦斯含量:CH4为0.00-0. 09cm3/g.daf;自然瓦斯成分:CH占0. 00-6. 36%, CO2 占 1. 23-6. 17%, N2 占 90. 55-98. 73%o 属于氮气带,瓦斯含量低。2、煤尘爆炸性2011年5月3
19、0日由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提交的检验报告,本矿2号 煤层煤尘爆炸指标为:火焰长度为18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75%,为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2010年5月30日由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提交的检验 报告,本矿10号煤层煤尘爆炸指标为:火焰长度为7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 粉用量70%,为煤尘有爆炸危险性。3、煤的自燃倾向2011年5月30日由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提交的检验报告,本矿2号 煤层煤层的吸氧量0.69cm7g,自燃等级为H级,倾向性为自燃。20n年5月30 日由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提交的检验报告,本矿10号煤层煤层的吸氧量 为0.66cnf/g,自燃等级为II级
20、,倾向性为自燃。4、地温根据台头(神角)精查区资料,煤层温度的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本 区平均地温梯度为2-3C/100m,属地温正常区。另井田无异常地压现象,应属常温常压区。5、地温、地压根据台头(神角)精查区资料,煤层温度的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本 区平均地温梯度为2-3/100ni,属地温正常区。另井田无异常地压现象,应属常温常压区。第三节井田开拓方式一、开拓方案井田2号煤层可采资源主要集中在井田中部,所以本次设计,利用现有的三 个井筒开拓2号煤层,在原前湾子煤矿的工业场,利用前湾子煤矿原主平胴仍作 主平砸1,主平胴(已有)净宽3. 9m,倾角-3%。,斜长1020m,料石砌硝支
21、护,井 筒装备带式输送机及轨道,主要担负矿井主提升、辅助提升及运人进风任务,不 作为矿井安全出口。利用原前湾子煤矿进风平嗣仍作进风平嗣,主要担负矿井行 人进风任务,兼作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利用前湾子煤矿原回风立井仍作回风立 井。根据现有大巷布置方式,原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均不变,所以利用现有大巷 布置开采2号煤层剩余资源。巷道间距45m,从而形成2号煤层的开拓系统。 全井田2号层煤共划分为一个采区。二、井筒用途、布置矿井移交生产时共布置3个井筒,即主平碉、进风平胴和回风立井。各井筒 特征如下:1、主平碉:三心拱断面,净宽3. 9,方位角16 30,,倾角-3%。,斜长1020m, 表土段、基岩段
22、均采用料石砌硝支护,主要担负矿井主提升、辅助提升及运人进 风任务,不作为矿井安全出口。2、进风平砸I,半圆拱断面,净宽3. 5m,方位角34 ,倾角-3%。,斜长900m, 表土段、基岩段均采用料石砌硝支护,担负矿井行人和进风等任务,并兼作矿井 的安全出口。3、回风立井,圆形断面,净直径3. 0m,垂深120m,钢筋混凝土,设封闭梯 子间,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并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三、井底车场2号煤层主平胴采用机轨合一混合运输,大巷开拓时利用轨道大巷和工作面 车场进行调车。由于为平碉开拓,运输系统简单,所以不设井底车场,但在主平 碉末端附近设置井底煤仓、中央变电所、避难碉室等。在进风大巷设有井底
23、水仓 和中央水泵房。四、井田开采程序及回采方法井下基本沿东北-西南方向布置一组大巷,采用两巷制形式,分别为运输大 巷和回风大巷,巷道间距为45m,运输大巷分别和主平胴和进风平碉进行相连, 回风大巷和回风立井直接相连。构成完善的通风、运输、排水等系统。井下现有一个采区,有生产回采工作面2105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侧,一采 区布置2个掘进工作面即2107运输顺槽综掘工作面和2107回风顺槽综掘工作 面。1、回采工艺2105综采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北侧,工作面长度为150m,煤层平均厚度为 3. 09mo2105综采工作面选用长壁后退式综采一次全高法,综采工作面选用 ZZ5000/18/37型液压支架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矿工程 毕业 实习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