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总复习送别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总复习送别诗.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课题课题学习学习目标目标重点重点难点难点一课时送别诗1结全具体作品,把握送别诗常见的情感。2掌握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及常用意象,理解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3熟悉送别诗常考题型和答题规。1把握送别诗常见的情感。2掌握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常考题型的答题步骤。技巧:比喻、拟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题型:意境鉴赏类主主要要容容本专题涉及到的诗歌:子昂春夜别友人、欣送万之京、白梦游天姆吟留别送友人、愈左迁至蓝关示侄湘一、了解送别诗1 1容简介容简介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但由于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
2、原因,常常保守“悲莫悲兮生别离的痛苦,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送别诗词的形式标志是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例:送万之京梦游天姆吟留别春夜别友人送友人送别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2 2情感分类情感分类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1 1依依不舍的留恋、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依依不舍的留恋、友人之间的真挚情
3、感例: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赋得暮雨送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2 2分手之后的孤寂、凄凉、沉重、落寞分手之后的孤寂、凄凉、沉重、落寞例: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赋得暮雨送胄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3 3情深意长的勉励、抚慰、鼓励情深意长的勉励、抚慰、鼓励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别董大莫愁方法指导方法指导寿光五中语文组慈兆敏课型课型新授课课时课时-优选.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 4坦心志的告白坦心志的告白例:芙蓉楼送辛渐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5 5通过对别后情
4、境的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关切、担忧、祝福、通过对别后情境的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关切、担忧、祝福、嘱托嘱托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烟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假设是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6 6另有表达豪迈之情的另有表达豪迈之情的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大参军子昂大方壮志、发奋向上、豪放激昂、气壮山河匈奴犹未灭,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小结:小结:因各人的情况不同,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词所写的具体容及思想倾向往故送别诗词所
5、写的具体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说明心志,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说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抚慰,有的兼而有之。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抚慰,有的兼而有之。二、识技巧二、识技巧1、比喻、拟人略2、以景结情情景: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此后再以景衬情。此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激情,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含蓄、委婉、蕴藉。注:以景结情在大类上仍属借景抒情。3、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
6、,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表现手法上,情景交融的五种形式,即一是触景生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寓情于景。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乐情4、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优选.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情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这
7、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仅略举例。例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三、明题型。三、明题型。见学案后补充材料见学案后补充材料四、诗歌鉴赏四、诗歌鉴赏一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1、读题目,明题材,说感情。2、读作者,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年十八始发愤读书,二十四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屡次上书论政,述时弊。后被诬陷入狱,忧愤死于狱中,时年 42 岁。他反对齐梁的浮艳文风,力主恢复汉风骨。复习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
8、。)时年 26 岁的子昂离开家乡奔赴东都,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有人设宴欢迎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3、读诗句,抓意象、关键词。注意字音绮筵、没和句中停顿。4、读注释,探诗意。请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容,用现代语言译写。5、读提问,作解答。1该诗从体裁分是一首,从题材上看是一首,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风光的转换来表达离别之情的?教材 P5 第 4 题2指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优选.3这首诗歌的颔联是怎样表现离愁别绪的?试沉着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4古人创作诗歌大都精于炼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简要说
9、出好在何处。二颀送万之京1、读题目,释题意。2、读作者。见注解3、读诗句,抓意象、关键词。注意字音砧和句中停顿。4、读注释,探诗意。5、读提问,作解答。1诗的开头两句为什么不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2简要分析诗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对表现情感有什么作用?3 颔联和颈联写景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容?4诵读全诗三白送友人-优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读题目。2、读作者。3、读诗句,抓意象、关键词。注意字形蓬、班和句中停顿。4、读注释,探诗意。5、读提问,作解答。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
10、怎样的送别环境?2分析“孤蓬、“浮云、“落日三个意象在诗中的作用?3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请简析?四左迁至蓝关示侄湘1、读题目。2、读作者。3、读诗句,抓意象、关键词。注意字形蓬、班和句中停顿。4、读注释,探诗意。1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2诗的前四句皆叙题中“,后四句转写题中“。5、讨论交流。-优选.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说明了什么?2、仔细体会“云横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6、课文小结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
11、读来令人感慨不已。面对诗人此种情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又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呢?五、拓展训练五、拓展训练1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 6 分分(2010XX(2010XX 卷卷)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送蜀客雍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风光?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3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衬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12、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2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完成下面两题(8(8 分分)20072007鹧鸪天 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优选.答: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采用何种手法写出了哪两层新意?3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8 8 分分20062006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
13、春浐水送别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 分(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 分4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下列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下列问题。8 8 分分20062006柳梢青送卢梅坡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构造上起什么作用?-优选.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14、请结合全词容具体说明。【补充材料】【补充材料】一、赠友送别诗常见意象的寓意:一、赠友送别诗常见意象的寓意:1柳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那么,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那么,“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那么,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四那么,正因柳有了以上三那么意蕴,所以,古人离别之时看到柳更添离愁相思之苦。2 日暮、斜阳、暮雪、暮钟日暮、斜阳、暮雪、暮
15、钟等说明黄昏时分的词语送别诗中常出现。并非诗人喜欢黄昏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黄昏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3月月,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那么,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衬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4长亭、短亭、劳劳亭长亭、短亭、劳劳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白的劳劳亭歌“天下伤心处,
16、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注: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白的亭:“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注:亭又称公亭。在北面,是南齐诗人晀所建。后来亭成为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5 渡口、渡口、南浦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如: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白居易的 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注:唐朝水运兴旺
17、,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6酒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载诗法家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优选.7秋秋,“自古逢秋悲寂寥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
18、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慨,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8寒蝉、船舟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二、唐人送别的习俗:二、唐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折柳送别: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
19、向荣之意。例如,王之涣的送别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王维的送子福之江东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罟g师:船夫。临圻q:地名。饮酒饯别:饮酒饯别:元代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唱歌送别:唱歌送别:如白的赠汪伦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又如,白的“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欣的“朝闻游子唱离歌,许浑的
20、“劳歌一曲解行舟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长远的离别之曲。五写作技巧五写作技巧送别诗运用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常见方法和技巧。1 1融情于景融情于景: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 赋得暮雨送:“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歌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
21、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气氛,抒写惜别哀伤之情。2 2移情于物衬托移情于物衬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衬托,成心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人、事、物上,外表上看是“移情别恋,实质上作者对此人、此事、此物的眷顾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情感倍增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对写法对写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如戎昱的 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诗人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 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
22、,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别离的笃挚感情。-优选.再如白渡送别中的“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对蜀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国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他的故土,初次离别,怎能不无限眷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土,而说故土山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3 3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衬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风光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风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4 4想象虚写想象虚写:送别诗常在作
23、者触景生情的根底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自己或对方对写法对写法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那么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梦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心。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都运用这种手法。5 5比喻比喻:如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送子
24、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也运用了比喻。三、诗歌鉴赏题型三、诗歌鉴赏题型分析意境型1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 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
25、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方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5 答题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优选.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完毕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
26、适的心境(步骤三)。“唐诗宋词选读“唐诗宋词选读 之“送别诗导学案参考答案之“送别诗导学案参考答案四、诗歌鉴赏四、诗歌鉴赏一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1【答】诗人先写离别时室的华筵,室的风光重点写银烛青烟,金樽绮筵,这组静景表现的是送别筵席上的相对无言,突出表现了沉静之中别意的深沉。再写朋友辞别时室外的环境,以“别路山川、“明月高树、“长河晓天、“悠悠远道多层面的风光表现分别后陷人的悲伤。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风光的转换的,风光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时间-优选.而渐深。最后“此会在何年一问,暗示后会难再。2【答】用了拟人的手法。“吐“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完毕,分手在即的撩人
27、心绪和寂静状态。3运用典故,“琴瑟典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较情谊深厚。诗人在别离之际“思琴瑟,可见友情之深。借景抒情,“绕山川表示道路遥远,“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不由使人泛起心的波澜,写出了离情的缠绵。4【答】一个“隐字,一个“没字两字特别传神。“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的难舍难分的心绪。二颀送万之京1【答】诗的开头先说万走,后再点出前一夜的景象,这是为了突出送别。2【答】诗中用“微霜“鸿雁等词语,说明送别的季节;又用“初渡河“催寒近拟人手法,营造了送别时深秋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
28、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3【答】颔联和颈联写景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三白送友人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孤蓬: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浮云: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似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落日: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匆匆离开,好似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三个意
29、象形象地表现诗人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心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3、比喻,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4、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人何以堪。四左迁至蓝关示侄湘5、讨论交流。明确:1、肯将衰朽惜残年。说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云横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
30、回忆,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五、拓展训练五、拓展训练-优选.1 1、1答:暮春飞花2答:思念故土之情3答: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衬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衬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衬托,用早春清新之景衬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解析】峡口花已飞落,知道春将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调。“天涯二字让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离,“泪沾巾将更多的可能留给了生离。别情总是最伤感最缠绵的,而客中送客更
31、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凉,又遇别客情,那么比一般的送别更加的悲凄。哀伤自己异乡为客,无论是物质和精神都没有寄托和依靠,缺乏平安感和安定感,总感觉人在虚里飘。难得结交一挚友,可是如今却要话别,别情可谓凄凉入骨。作者将别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处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复杂。2 2、1“浮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答:均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前半句“只应离合是悲欢?通过反问句的形式,明确告知对方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哀欢乐的事。后半句“别有人间行路难明确告知对方,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险恶得多。3 3、(1)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2)答: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4 4、答: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优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