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pdf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答案:B 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 A 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 B 符合题意;C霜是气态变成固态的凝华过程,故 C 不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过程,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盛夏,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冒出;寒冷的冬
2、天,户外的人也会不断呼出“白气”、对这两种“白气”的分析正确是()A前者是汽化现象,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前者是液化现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后者是汽化现象,是口腔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后者是液化现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答案:B 解析:2 AB打开冰箱门,看到“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 A 错误,B 正确;CD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 CD 错误。故选:B。3、甲、乙两支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分别测量冰水混合物、沸水和教室内的温度,结果如表所示。则下列对t1和t2大小的判定正确的是()温度计
3、温度计示数()冰水混合物 沸水 教室 甲 7 93 t1 乙 4 96 t2 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甲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 1 摄氏度的比为 100(93 7)=5043 乙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 1 摄氏度的比为 100(96 4)=5046 设室温为t,用甲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 =5043(1 7)则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1=5043+7=4350+7=43+35050 用乙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 3 =5046(2 4)则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2=5046+4=4650+4=46+20050 所以 1 2=43+3505046+20050=
4、150 350 当t1=t2时解得 t=50 由于室温一定小于 50,故 150-3t0,所以t1t2。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4、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通过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熔化现象 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固现象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华现象 答案:A 解析:A海水吸热使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故 A 正确;4 B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当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故 BC 错误;
5、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A。5、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答案:C 解析: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A 正确,故 A 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B 正确,故 B 不符合题意;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
6、错误,故 C 符合题意;D烧瓶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冷的金属盘液化,也可能是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则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 正确,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5 6、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熔化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 B在第 6min 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该曲线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 答案:A 解析:A由图象知,在BC段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且正在熔化,所以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其特点是继续
7、吸热温度不变,故 A 正确;B由图可知,在第 5min 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第 10min 时该物质刚完全熔化,第 6min 时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故 B 错误;C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C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而松香是非晶体,所以不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 C 错误;D该物质是晶体,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 D 错误。故选 A。7、氯乙烷,俗称运动场上的“化学大夫”。氯乙烷在常压、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通过高压将它液化后装在喷筒内,运动员某些软组织挫伤或拉伤时,将乙烷喷射在伤处,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理,这主要是利用了氯乙烷()6 A温度比较低 B汽
8、化能吸热 C密度比较大 D升华能吸热 答案:B 解析:因为氯乙烷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将它高压液化后装在喷筒内,当将氯乙烷从喷筒内喷射在伤口处时,氯乙烷会迅速变成气态,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需要吸热,伤口处的热量被氯乙烷吸收,温度会迅速降低,从而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
9、,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答案:C 解析: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 A 错误;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 B 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 C 正确;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 D 错误。故选 C。7 9、注射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已达四种,据了解疫苗需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A保存疫苗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 B冰箱冷冻室中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打开保存疫苗的冰箱时看到冰箱周围有“白雾”,“白雾”是冰熔化形成的 D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因酒精蒸发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 答案:D 解析:A保存疫苗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 5,故 A 错误;B冰箱冷冻室中的霜是水蒸气变成固态,即凝华形成的,故 B 错误;C“白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是液化形成的,故 C 错误;D用酒精对皮肤消毒,由于酒精蒸发吸热,所以皮肤感觉凉爽,故 D 正确。故选 D。10、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
11、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8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 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AB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应向下运动,故 AB 错误;C吃冰棒解热是因为冰棒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故 C 正确;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 错误。故选 C。11、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12、)A橡胶 B沥青 C冰块 D石蜡 答案:C 9 解析: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 C。12、“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如图,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 答案:D 解析:A雾是气态变为液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二 年级 物理 第三 物态 变化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