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一轮复习规范答题模板:化学简答题的解题策略与答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一轮复习规范答题模板:化学简答题的解题策略与答题.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规范答题模板(五)化学简答题的解题策略与答题模板快速、规范答题是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在这里将高中阶段的实验题型、文字表述题型等进行归纳,提供答题模板,点拨解题技巧,突破解题容易出现的“两不能”障碍(知其所以但不能准确表达,思路清晰但不能快速解答)。1.液体体积测量中读数的答题关键答题要素(1)平视:视线与刻度线和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2)读数:液面最低点(最底端、最底处、最底部、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得分点及关键词(1)“平视”“刻度线”“凹液面”。(2)“液面最低点”“相切”。2.检验沉淀洗涤是否完全的答题模板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少量溶液(试剂),若(现象),表示已经洗涤完全。说明
2、: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四个得分点:取样试剂现象结论。(1)取样:要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2)试剂:选择合理的试剂。(3)现象:需有明显的现象描述。(4)结论:根据现象作出结论。3.实验操作的原因、目的、作用的答题要点答题要素(1)明确实验目的:做什么?(2)明确操作目的:为什么这样做?(3)明确结论: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理由是什么?得分点及关键词(1)操作: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2)作用:需有明确的结论、判断、理由。4.实验现象的准确、全面描述答题要素(1)现象描述要全面: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闻到的。(2)现象描述要准确:如 A 试管中、B 处有(3)按“现象结论”格式描
3、述,忌现象结论不分、由结论推现象、指出具体生成物的名称。得分点及关键词针对不同状态可按以下模板回答:(1)溶液:颜色由变成,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溶液变浑浊,生成(产生)沉淀,溶液发生倒吸,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有液体溢出等。(2)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逐渐溶解,体积逐渐变小(变细),颜色由变成。(3)气体:生成色(味)气体,气体由色变成色,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等。5.平衡移动原理应用的准确描述答题要素(1)写出可逆反应的方程式。(2)改变的条件。(3)导致平衡如何移动。(4)平衡移动造成了什么结果。得分点及关键词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解答叙述方式:可逆反应条件变化
4、平衡移动方向平衡移动结果。(1)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2)条件变化:只考虑“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不变。(3)平衡移动方向:正向(或逆向)移动。(4)平衡移动结果:某些物理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或造成了什么影响。6.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7.试剂的作用的答题模板答题要素(1)试剂的作用是什么?(2)要达到的
5、目的是什么?得分点及关键词(1)作用类:“除去”“防止”“抑制”“使”等,回答要准确。(2)作用目的类:“作用”是“”,目的”是“”。回答要准确全面。8.试纸使用的答题模板取一小片 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央,等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三个得分点和关键词:蘸待测液点试样对比读数。(1)蘸取待测溶液: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2)点试样:点在试纸中央。(3)对照: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9.气密性检查的准确描述答题要素(1)适用的方法:微热法或液差(封)法。(2)形成封闭体系。(3)操作方法。(4)现象及结论。关键词和得
6、分点(1)解答此类题目必须明确的关键词:微热法检查:封闭、微热、气泡、水柱。液差(封)法检查:封闭、液差。(2)答案必须按“操作现象结论”要点回答:操作:如何形成“密闭体系”,如何“加热”。现象: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指出相关实验现象。结论:通过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10.气体检验的答题模板将气体(操作)溶液(试剂),(现象)。说明: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得分点:操作试剂结果。(1)操作:要有明显的动词,加入”“通入”等,倒入”不正确,也可采用“点“燃”等其他操作。(2)试剂:选择试剂要准确。(3)结果:需有明显的现象或结论、判断。典例.(2016高考江苏卷)过氧化钙(CaO28H2O)是一种在水产
7、养殖中广泛使用的供氧剂。Ca(OH)2悬浊液与H2O2溶液反应可制备CaO28H2O。Ca(OH)2H2O26H2O=CaO28H2O反应时通常加入过量的Ca(OH)2,其目的是_。.(2016高考北京卷)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试剂实验滴管试管现象饱和Ag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0.2mol L1NaSO溶230.2molL1CuSO4溶液液0.1mol L1Al(SO)溶液4 32.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1)经检验,现象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_。
8、2,含有Cu、Cu2和SO2。(2)经检验,现象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3稀H2SO4I已知:CuCuCu2,Cu2 CuI(白色)I2。用稀H2SO4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23。a白色沉淀 A是BaSO4,试剂1是_。b证实沉淀中含有 Cu2和SO23的理由是_。答案.提高H2O2的利用率.(1)2AgSO23=Ag2SO3(2)加入稀硫酸后,有红色固体生成a.HCl和BaCl2溶液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23转化为SO24类题试解(2017南宁适应性测试)下图是实验室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9、。(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在E 中加入适量的水至长导管淹没,_。(2)A为气体发生装置,仪器 a的名称是_,仪器 a内所盛液体为_。(3)B为干燥装置,加入的固体是_;欲净化氯气,A、B 间应添加一个_。(4)C中的反应现象为_;D的作用是_。(5)E 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1)因为 E 中长导管插入水中,所以可以通过微热装置 A,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的方法来检查装置气密性,若气密性良好,则 E 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长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2)制备氯气用的液体试剂是浓盐酸,盛放在分液漏斗中。(3)干燥氯气需要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如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等;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杂质氯化氢,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4)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D是防倒吸装置。(5)E 中反应:Cl2SO22H2O=4HSO22Cl,SO2Ba2=BaSO4,相加即可得到总反应的44离子方程式。答案:(1)微热 A,E 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长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2)分液漏斗浓盐酸(3)五氧化二磷(或其他合理答案)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4)生成棕黄色的烟安全瓶(防倒吸)(5)Cl2SO22H2OBa2=BaSO44H2C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