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万吨催化安全操作规程.pdf





《180万吨催化安全操作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0万吨催化安全操作规程.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0180 万吨催化安全操作规程万吨催化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第一章总总则则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规章制度及榆林炼油厂安全管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规章制度及榆林炼油厂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部分,结合理制度的相关部分,结合 180180 万吨催化车间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万吨催化车间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二、凡车间人员及车间区域内活动的其他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车间各二、凡车间人员及车间区域内活动的其他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车间各级领导人员、操作工人、技术人员及检修等相关人员,均应熟悉本制度的有关部分,级领导人员、操作工人、技术人员及
2、检修等相关人员,均应熟悉本制度的有关部分,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三、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车间领导三、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车间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职工,依靠职工;要充分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职工,依靠职工;要充分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作用,严格监督本制度的贯彻执行。为各项工作创造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实全组织作用,严格监督本制度的贯彻执行。为各项工作创造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现安全,文明生产。四、车间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面加强安
3、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教育工作,四、车间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教育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对外厂来工作的工人、临时工,参加劳动的干部,在开始工作前必防止事故的发生。对外厂来工作的工人、临时工,参加劳动的干部,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向其介绍装置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须向其介绍装置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五、车间除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外,还必须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五、车间除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外,还必须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各有关法规,制度,标准和规程。的各有关法规,制度,标准和规程。六、车间领导人员应组织、教育职工学习和遵守本规程,督促检查规程中规定的
4、六、车间领导人员应组织、教育职工学习和遵守本规程,督促检查规程中规定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用具的完整齐全。车间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应负责和监督本制度的贯安全设施和安全用具的完整齐全。车间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应负责和监督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彻执行。七、七、各级领导人员都不准发出违反本规程制度的命令。各级领导人员都不准发出违反本规程制度的命令。工作人员接到违反本规程、工作人员接到违反本规程、制度的命令,应拒绝执行。任何工作人员除自己严格执行本规程、制度外,还应督促制度的命令,应拒绝执行。任何工作人员除自己严格执行本规程、制度外,还应督促周围的人员遵守本制度,如发现有违反本制度,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
5、周围的人员遵守本制度,如发现有违反本制度,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即制止。八、对认真遵守本规程、制度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者,应认真分析、八、对认真遵守本规程、制度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者,应认真分析、加强教育、分析情况、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事故者,应按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分,加强教育、分析情况、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事故者,应按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分,情节较重车间无法处理的情况下,交上级部门处理。情节较重车间无法处理的情况下,交上级部门处理。2 23 3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超高压电场)。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超高压电场)。(7
6、7)运动物)运动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8 8)明火。)明火。(9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其他高温物质)。(10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其他低温物质)。(1111)粉尘与气溶胶。)粉尘与气溶胶。(12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乱、(作业环境乱、基础下沉、基础下沉、采光不良、采光不良、有害光照、有害光照、通风不良、通风不良、缺氧、空气
7、质量不良、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缺氧、空气质量不良、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高湿、自然灾害)。(1313)信号缺陷)信号缺陷(无信号措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无信号措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号显示不准)。(1414)标志缺陷)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置缺陷)。(15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生
8、物性危险、有害因素(1 1)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2 2)传染病媒介物()传染病媒介物(3 3)致害动物()致害动物(4 4)致害植物()致害植物(5 5)其他生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食堂和医院)性危险、有害因素。(食堂和医院)4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 1)负荷超限()负荷超限(2 2)健康状况异常()健康状况异常(3 3)从事禁忌作业()从事禁忌作业(4 4)心理异常()心理异常(5 5)辨识功)辨识功能缺陷能缺陷5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违章作业,违章动火,违反操作规程等行为引发重
9、大事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违章作业,违章动火,违反操作规程等行为引发重大事故。故。(1 1)指挥错误()指挥错误(2 2)操作失误()操作失误(3 3)监护失误()监护失误(4 4)其他错误()其他错误(5 5)其他行为性危险、)其他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有害因素。(1 1)指挥错误)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 2)操作失误)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3 3)监护失误。)监护失误。(4 4)其他错误。)其他错误。4 4(5 5)其他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行为性危险、有害因
10、素。6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 1)负荷超限)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2 2)健康状况异常。)健康状况异常。(3 3)从事禁忌作业。)从事禁忌作业。(4 4)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 5)辨识功能缺陷)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6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其它危
11、险、危害因素。外来施工人员违章作业,违章动火,违反操作规程等行为其它危险、危害因素。外来施工人员违章作业,违章动火,违反操作规程等行为引发重大事故。引发重大事故。(气候异常、人不可预知的气候异常、人不可预知的)3 3、危险源分布根据车间产品分布特点与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状况,危险源主要分、危险源分布根据车间产品分布特点与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状况,危险源主要分布在以下单元或部位:布在以下单元或部位:催化反应区、分馏区催化反应区、分馏区,稳定区稳定区,气压机和主风机区、产品精制区、溶剂再生区、气压机和主风机区、产品精制区、溶剂再生区、各污水井、地漏等。各污水井、地漏等。4 4、危害事件由于各种危险、危害因
12、素的存在,造成能量的不确定转移,就可能、危害事件由于各种危险、危害因素的存在,造成能量的不确定转移,就可能引发危害事件。可能发生的主要危害事件有: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火灾,触电,引发危害事件。可能发生的主要危害事件有: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火灾,触电,起重伤害,物体打击、烫伤、烧伤、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压力容器爆炸、起重伤害,物体打击、烫伤、烧伤、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压力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它伤害等,可能引发的各种危害事件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中毒和窒息及其它伤害等,可能引发的各种危害事件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它重大影响。或其它重大影响。5 5、可
13、能发生的事故后果、调查和处理各种危险、危害因素存在,在能量的不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调查和处理各种危险、危害因素存在,在能量的不确定性转移过程中导致危害事件发生,造成事故后果,主要有:定性转移过程中导致危害事件发生,造成事故后果,主要有:1 1)、人员伤亡:、人员伤亡:(包括轻伤、重伤、死亡。(包括轻伤、重伤、死亡。)2 2)、财产损失:、财产损失:(烧毁、损坏设备、工艺管线网以及其它财产损失。(烧毁、损坏设备、工艺管线网以及其它财产损失。)3 3)、重大社会影响:、重大社会影响:(造成的人员伤亡、(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能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和给企财产损失能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和给企业带
14、来严重后果等。业带来严重后果等。)6 6、根据生产、根据生产、使用化学物品的火灾和防爆危险性等级要求,使用化学物品的火灾和防爆危险性等级要求,厂房布置、厂房布置、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规程的有关要求。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规程的有关要求。7 7、在工艺、设备装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充分设置超温、超压、在工艺、设备装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充分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等检测仪表、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5 5 8 8、在有可燃气体可能泄露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
15、浓度检测、报警器,其报警信、在有可燃气体可能泄露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其报警信号值应定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号值应定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 20%20%以下,如与安全联锁配合,其联锁动作应是该气体以下,如与安全联锁配合,其联锁动作应是该气体爆炸下限的爆炸下限的 50%50%以下。以下。9 9、有自动控制系统,应同时进行设置手动控制系统。、有自动控制系统,应同时进行设置手动控制系统。1010、所有与易燃、易爆装置连通的隋性气体,助燃气体的输送管道,均应设置防、所有与易燃、易爆装置连通的隋性气体,助燃气体的输送管道,均应设置防止易燃、易爆物质窜入的设施,但不单独采用单向阀。止易燃、易爆物质
16、窜入的设施,但不单独采用单向阀。1111、应在可燃气的放空管出口处设置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阀门,以便、应在可燃气的放空管出口处设置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阀门,以便在放空管出口处着火时,切断气源灭火。放空管最低处应装设灭火管接头。在放空管出口处着火时,切断气源灭火。放空管最低处应装设灭火管接头。1212、输送易燃物料时,应根据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控制适当的流速,尽可能避、输送易燃物料时,应根据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控制适当的流速,尽可能避免产生静电、设备、管道等防静电措施,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的免产生静电、设备、管道等防静电措施,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
17、执行。有关规定执行。1313、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爆破板应装有爆破板(爆破膜)(爆破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1414、各生产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罐区等工业下水出口处除按规定做水封井外,、各生产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罐区等工业下水出口处除按规定做水封井外,应在上述区域与水封井间设置切断阀,防止易燃、易爆物料突发性进入下水系统。应在上述区域与水封井间设置切断阀,防止易燃、易爆物料突发性进入下水系统。1515、用于易
18、燃、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及放空管,易爆气体的安全阀及放空管,必须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并高于建筑必须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并高于建筑物物 2 2 米上。米上。6 6第三章第三章 防火防爆安全操作规程防火防爆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第一节用火管理用火管理一、用火的基本原则一、用火的基本原则 1 1、凡在生产、储存、运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凡在生产、储存、运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并经化验分析,证明源,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并经化验分析,证明可燃气含量达到安全要求时
19、,方可动火。可燃气含量达到安全要求时,方可动火。2 2、正常生产的装置内,凡是可动可不动火,一律不动,凡是能拆下来的,一定要、正常生产的装置内,凡是可动可不动火,一律不动,凡是能拆下来的,一定要拆下来移到安全地点去动火;节假日凡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用火,一律禁止。拆下来移到安全地点去动火;节假日凡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用火,一律禁止。3 3、动火监护人和用火人在接到火票后,动火监护人和用火人在接到火票后,应逐项检查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应逐项检查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不不符合防火措施要求及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时,用火人有权拒绝用火。符合防火措施要求及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时,用火人有权拒绝用火。4
20、 4、用火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检查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签发火票。、用火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检查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签发火票。5 5、一张用火票只限一处用火,一级用火票,有效时间不准超过、一张用火票只限一处用火,一级用火票,有效时间不准超过8 8 小时。动火分析小时。动火分析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如动火工作中断半小时,必须重新分析。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如动火工作中断半小时,必须重新分析。6 6、外单位在厂区施工用火,外单位在厂区施工用火,由乙方施工负责人会同甲方工程项目负责人按用火等由乙方施工负责人会同甲方工程项目负责人按用火等级审批权限向有关单位申请用火,经审批后方可办理用火票。级审批权限向
21、有关单位申请用火,经审批后方可办理用火票。7 7、某一单位到另一单位的防火区范围内用火或涉及的单位时,某一单位到另一单位的防火区范围内用火或涉及的单位时,必须事先与该防火必须事先与该防火区域领导联系,共同提出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并由该防火区域指定人员进行检查,区域领导联系,共同提出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并由该防火区域指定人员进行检查,安全措施到位,必须派人监护,方可用火。安全措施到位,必须派人监护,方可用火。8 8、严格执行用火安全规定,做到“三不动火”、严格执行用火安全规定,做到“三不动火”,即未见批准有效的用火票不动火,即未见批准有效的用火票不动火,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没有防火安全措施
22、不落实不动火,没有 监护人不在用火现场不动火。监护人不在用火现场不动火。9 9、用火单位应责成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和出现异常、用火单位应责成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和出现异常情况能正确处理的人为动火监护人。动火监护人必须时刻掌握用火现场情况,检查防情况能正确处理的人为动火监护人。动火监护人必须时刻掌握用火现场情况,检查防火措施,如发现不正常现象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或者停止用火。火措施,如发现不正常现象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或者停止用火。二、动火时应执行下列有关规程:二、动火时应执行下列有关规程:1 1、凡可能与易燃、可燃物相通的设备,管道等部位的动火,均应
23、加堵盲板与系统、凡可能与易燃、可燃物相通的设备,管道等部位的动火,均应加堵盲板与系统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掉一段联接管道。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掉一段联接管道。2 2、有易燃、可燃物的设备、管线、容器等,必须清除沉积物,清洗、置换分析合、有易燃、可燃物的设备、管线、容器等,必须清除沉积物,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如进入设备内动火,同时要办“设备内作业许可证”格后,方可动火。如进入设备内动火,同时要办“设备内作业许可证”。7 73 3、在树脂、塑料等可燃物质制造的容器,设备内动火,要做好防火隔绝措施,防、在树脂、塑料等可燃物质制造的容器,设备内动火,要做好防火隔绝措施,防止炽热焊
24、渣引起的火灾。止炽热焊渣引起的火灾。4 4、动火部位备有适用的消防器材或灭火措施。、动火部位备有适用的消防器材或灭火措施。5 5、五级以上大风,停止室外动火作业。、五级以上大风,停止室外动火作业。三、动火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三、动火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 1、取样要有代表性,一级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取样要有代表性,一级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2 2、取样与动火的间隔不得超过、取样与动火的间隔不得超过 3030 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期或动火中间停止作业时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期或动火中间停止作业时间超过间超过 3030 分钟,均必须重新取样分析。分钟,均必须重新取样分析。3
25、3、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该仪器必须经被测对象的标准样、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该仪器必须经被测对象的标准样标定合格。标定合格。四、动火分析应执行以下标准:四、动火分析应执行以下标准:1 1、若使用测爆仪时,被测对象的气味或蒸气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若使用测爆仪时,被测对象的气味或蒸气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20%2 2、若使用其它分析手段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浓度大于等于、若使用其它分析手段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浓度大于等于 10%10%时,时,其浓度应小于其浓度应小于 1%1%,爆炸上限浓度大于等于,爆炸上限浓度大于等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80 催化 安全 操作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