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化学部分(满分 5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Mn-55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呼和浩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物理变化D.“人要实
2、,火要虚”中“火要虚”指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旺答案D解析“人要实,火要虚”中的“火要虚”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更充分,可燃物才能燃烧得更旺。2.2021呼和浩特规范实验操作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以下操作错误的是()答案D解析过滤时,要使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3.2021呼和浩特物质世界处处离不开化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氮气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汽油去除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合成橡胶和塑料都属于合成材料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蒸馏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石油和酒精是不可再生资源,应加以综合利用A.B.C.
3、D.答案C解析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汽油去除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得到自来水,蒸馏得到的是纯水;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而酒精是可再生资源。4.2021呼和浩特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复合光催化剂人工合成了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是较为清洁的燃料B.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一个乙分子中含有 10 个电子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之比为11:8答案
4、D解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CO2,乙是H2O,丙是CH4,丁是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H2OCH4+2O2。丙是甲烷,是较为清洁的燃料;反应前CO2和 H2O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均为-2,反应后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 0,氧元素的化合价从-2 变为 0,化合价升高;乙分子中氢原子含有1 个电子,氧原子含有8 个电子,一个乙分子中一共含有12+8=10 个电子;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之比为44(322)=1116。5.2021 呼和浩特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ABCD水遇冷结成冰,体积变大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解
5、释水分子体积变大构成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答案B解析水遇冷结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都由氧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6.2021 呼和浩特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
6、是溶液D.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答案A解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H2O;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属于溶液;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化合物,如CO2、Na2CO3等。7.2021 呼和浩特下列各组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ABC实验目的除去 N2中混有的少量 O2除去 KCl 中的少量 CuCl2鉴 别 氮 肥 尿 素 CO(NH2)2 和(NH4)2SO4实验方案将混合
7、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过量KOH溶液,过滤,蒸发分别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D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加入明矾,搅拌、过滤答案C解析除去 N2中混有的少量 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木炭和 O2反应生成 CO2,生成了新的杂质气体,不符合除杂原则;除去KCl 中的少量 CuCl2,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过量的 KOH 溶液,CuCl2与 KOH 反应生成 Cu(OH)可以除去杂质 CuCl2,2蓝色沉淀和 KCl,但是由于加入的 KOH 过量,又引入了新的杂质KOH,不符合除杂原则;鉴别氮肥尿素 CO(NH2)2和(NH4)2SO4,分别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
8、气体生成的是(NH4)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 CO(NH2)2,可以鉴别;可以通过加热煮沸,将硬水转化为软水。8.2021呼和浩特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X、Y 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 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B.反应物 Y 可以用来检验 CO2C.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发生反应答案B解析CO和X反应生成CO2,X可以是O2或Fe2O3等金属氧化物;CO2和Y反应生成Na2CO3,则Y为NaOH,NaOH不能用来检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H
9、2O,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碳酸的分解反应。9.2021呼和浩特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A操作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其中加入少量硫酸),接通直流电源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在试管中加满迅速冷却的沸水,浸入洁净的铁钉,塞紧试管塞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放于表面皿中的纸上写字现象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其体积比约为 1: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生成一段时间后未见铁钉生锈结论水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在只有水的条件下铁钉不生锈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CD字迹逐渐变黑答案C解析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10、组成的;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的实验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是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在试管中加满迅速冷却的沸水,浸入洁净的铁钉,塞紧试管塞,一段时间后未见铁钉生锈,是因为在只有水的条件下铁钉不生锈,铁钉生锈的条件是铁钉、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放于表面皿中的纸上写字,字迹逐渐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10.2021呼和浩特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B.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铝和镁至过量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
11、酸钾固体答案10.B解析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镁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生成的氧化镁质量从 0 开始增加到一定值;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Na2SO4+Cu(OH)28016014298可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当硫酸铜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溶质增加的质量就是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铝和镁至过量,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最终生成的氢
12、气的质量相同,当加入镁、铝质量相同时,铝生成的氢气质量多;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固体质量减少,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13 分)11.2021呼和浩特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现有苛性钠、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四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1)可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_(填序号,下同)。(2)能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_。答案11.(1)(2)解析(1)小苏打是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食品干燥剂。12.2021呼和浩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
13、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_(填字母)。A.硬度很大,坚固耐磨B.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C.是银白色的固体D.熔点很高,不易熔化(2)铁矿石有多种,写出用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3)向一定质量的 Cu(NO3)2和 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最多有两种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只有银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3 和 Cu(NO3)2D.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产生气泡答案12.(1)B(2)4CO+Fe3O4
14、3Fe+4CO2(3)D解析(1)有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等;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有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如铜是红色的。(2)磁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4CO+Fe3O43Fe+4CO2。(3)向一定质量的 Cu(NO3)2和 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当锌不足以完全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未反应完的硝酸银和未参加反应的硝酸铜,还有生成的硝酸锌,最多有三种溶质;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
15、铜,当硝酸铜部分参与反应时,滤渣中含有银和铜;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则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不一定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当锌粒过量时,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产生气泡。13.2021呼和浩特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1)A 点含义_。(2)将 t2 160g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_g。(3)t2时,若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 a%的取值范围为_。(4)现有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填“”“”或“=”)乙。
16、答案13.(1)在 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35g(2)25(3)0a37.5%(4)解析(1)A 点的含义为 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35g。(2)t2时,乙的溶解度为 60g,160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60g60g=60g,溶剂的质量为100g 60g160g-60g=100g;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 t2时 160g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乙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仍然饱和,t1时乙的溶解度为 35g,100g 溶剂中能溶解的乙的质量为 35g,析出晶体质量为60g-35g=25g(。3)t2时,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0g100g 60g1
17、00%=37.5%,若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 0a%37.5%。(4)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甲的质量大于溶质乙的质量,甲溶液中水的质量小于乙溶液中水的质量,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甲乙。14.2021呼和浩特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 FeS2,含有少量 SiO2杂质)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iO2难溶于水和酸,FeCl36H2O 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黄铁矿焙烧的化学方程式:_FeS2+_O2高温_Fe2O3+_SO2。(2)试剂 a 的名称是_。(3)操作为_(填“
18、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4)焙烧产生的 SO2可用于工业制备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 SO2,废水中含有硫酸。以下想法不妥的是_(填字母)。A.废气可以回收再利用B.废气可以点燃后排放C.废水用熟石灰中和后排放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答案14.(1)41128(2)稀盐酸(3)降温结晶(4)B解析(1)黄铁矿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2)加入试剂a,固体 Fe2O3经操作变成 FeCl3溶液和滤渣,可知加入的试剂 a 为稀盐酸。(3)由于FeCl36H2O 受热易分解,FeCl3溶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可得到 FeCl36H2O
19、。(4)焙烧产生的 SO2可用于工业制备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 SO2,废水中含有硫酸,废气可以回收再利用;SO2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点燃后排放;废水中含有硫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后排放;改进工艺,可以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15.2021 呼和浩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ABCDE(1)仪器名称_;用 A 装置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_。(2)实 验 室 用 过 氧 化 氢 溶 液 和 二 氧 化 锰 制 取 氧 气,反 应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为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选择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若用
20、 E 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原因可能是_(只写一种)。答案15.(1)集气瓶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2)2H2O22H2O+O2B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未装满水)解析(1)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用 A 装置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若用 E 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可能的原因是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或
21、集气瓶未装满水。16.2021呼和浩特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观察到试管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_,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提出问题】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实验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 a、b 两支试管中,向 a 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了_(填写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试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还可以向试管b 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填字母)。A.ZnB.Fe(OH)3C.FeCl3D.AgNO3(2)化学兴趣小组又利用 pH 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
22、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中,乙溶液是_;加入甲溶液 6mL 时,烧瓶中的溶液溶质成分_(填化学式);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答案16.难溶性固体溶解(1)溶液未变红色AB(2)稀盐酸HCl 和 NaClpH 由小变大至7解析试管,向 Cu(OH)2固体中加入稀硫酸,Cu(OH)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试管,向 Mg(OH)2固体中加入稀盐酸,Mg(OH)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试管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难溶性固体溶解。实验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 a、b 两支试管中,向 a 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
23、,故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NaCl,可能还含有 HCl,为进一步探究试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可以向试管 b中加入 Zn,有气泡生成说明溶液中还含有 HCl,反之则无;加入 Fe(OH)3,溶液变成黄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 HCl,反之则无;加入 FeCl3,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 HCl;加入 AgNO3,因为 NaCl 与 AgNO3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 HCl。(2)由图像可知,加入甲溶液前,乙溶液的 pH 小于 7,说明乙溶液是稀盐酸。加入甲溶液 6mL 时,烧瓶中的溶液的pH 小于 7,说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不足
24、,盐酸过量,故烧瓶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是NaCl 和 HCl。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烧瓶内溶液的pH 从小于 7,逐渐增大到大于或等于7。17.2021呼和浩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呈酸性,为防止溶液腐蚀下水管道,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H)2固体粉末至中性,蒸发溶液得固体33.3g。(1)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答案17.解:(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O2的质量为 100g+
25、12.5g-108.1g=4.4g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y,生成的 CaCl2为 z。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11144xyz4.4g100 xx=10g444.4g73yy=7.3g444.4g111zz=11.1g444.4g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2)21.9%解析(2)反应结束后,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还含有 HCl,故滤液中的溶质为 CaCl2和 HCl。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Ca(OH)2固体粉末至中性,蒸发溶液得到的固体为 HCl与 Ca(OH)2反应生成的 CaCl2和滤液中的 CaCl2,HCl 与 C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呼和浩特市 中考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