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1).pdf





《202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1).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海水晒盐C蔗糖溶解于水 D葡萄酿酒【答案】D【解析】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蔗糖溶解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葡萄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单质:氧气水B氧化物:二氧化锰氯化钾C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D混合物:五氧化二磷空气【答
2、案】C【解析】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化钾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碱;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3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D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答案】B【解析】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第1 1页(共2828页)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
3、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4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A碳酸钠Na2CO3纯碱B氧化钙CaO 消石灰C乙醇C2H5OH酒精D氢氧化钠NaOH烧碱【答案】B【解析】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Ca(OH)2;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4、)A氢气有可燃性,可作高能燃料B石墨很软,可作干电池的电极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D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答案】B【解析】氢气有可燃性,且热值高,所以氢气可作高能燃料;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的电极;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6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液化石油气压缩到钢瓶中一一分子体积变小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一一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解析】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
5、压后,分子间隔变小;品红在静第2 2页(共2828页)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7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答案】D【解析】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
6、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无明显现象;“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闻到刺激性气味。8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镉属于金属元素B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C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D镉原子核内有 48 个质子【答案】B【解析】镉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周期数原子
7、核外电子层数,镉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5 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4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镉原子核内有 48 个质子。第3 3页(共2828页)9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反应涉及四种化合物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D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答案】B【解 析】由 反 应 的 微 观 示 意 图 可 知,该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是:CO+4H2C2H5OH+H2O,由物质的组成可知
8、,此反应涉及三种化合物;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该反应有氢气单质参加反应,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甲物质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10“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 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乙烯基苯酚由三个元素组成B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氢元素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D一个对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对乙烯基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
9、的质量比为(128):(18):(161)12:1:2,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8):(161)12:1:28:8:1;一个对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构成。11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ANH4NO3【答案】C第4 4页(共2828页)BCa(H2PO4)2CKNO3DCO(NH2)2【解析】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说明土壤缺乏氮、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和钾元素的化肥。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K
10、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12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除我们熟知的性质之外,铝还可以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X 的化学式是()AO2【答案】B【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铝、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铝、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2、2、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3X 分子中含有 6个氢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 H2。1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11、,下列知识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健康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食用霉变的花生对人体有害C.化学与农业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答案】A【解析】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甲醛有毒,所以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霉变的花生含有黄曲霉毒素,所以食用霉变的花生对人体有害;焚烧秸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所以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脱硫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所以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解决酸雨问题,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铁能和波尔多液中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不能用铁桶
1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加油站周围存在可燃性的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应禁止烟火,碳素墨水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羊毛属于天然材料,而涤纶、腈纶都属于合成纤维。第5 5页(共2828页)BH2CAl2O3DAl(OH)3B.化学与环境焚烧秸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解决酸雨问题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D.化学与生活加油站应禁止烟火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涤纶、羊毛、腈纶都属于合成纤维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药品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应朝向手心B粗盐提纯实验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
13、固体时,停止加热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答案】D【解析】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要对准手心,以防止腐蚀标签;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开始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而造成不纯。15密闭容器中有 M、N、P、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
14、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A物质 P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数值是 5待测26212M18N1P2Q32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在此反应中 N 与 Q 的质量比 4:5【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N 的质量增加了 26g1g25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 25g;同理可以确定 P 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Q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32g12g20g;由质量守恒定律,M 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 M 的质量为 25g20g5g,故待测的数值为 18513。P 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
15、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是13;该反应的反应第6 6页(共2828页)物为 M 和 P,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在此反应中N 与 Q的质量比 25g:20g5:4。二、多选题(本题共二、多选题(本题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每小题有分。每小题有 1212 个正确选项。多选、错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 1 1 分)分)1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2+、Ag+、Cl、NO3BH+、NH4+、NO3、CO32CK+、Ca2+、CO32、OHDN
16、a+、Mg2+、Cl、NO3【答案】D【解析】Ag+、Cl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含有Fe2+的溶液是浅绿色的;H+与 CO32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Ca2+与 CO32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1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
17、定是化合物【答案】BD【解析】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但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实验目的除去 CO 中的 CO2除去铁粉中的铜粉鉴别 CaCO3、NaOH、NH4NO3固体D实验方案将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18、干燥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除去 KCl 溶液中的少量的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BaCl2溶液,过滤第7 7页(共2828页)K2CO3【答案】C【解析】CO 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难溶于水的是CaCO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K2CO3能与过量的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19(2 分)下
19、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向 NaOH 和 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D【答案】B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解析】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第8 8页(共2828页)入足量的稀盐酸,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多;向 NaOH 和 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向氢氧化钠中不断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 值的变化是从大于 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 7、小于7;高温煅烧
20、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最终剩余的固体为氧化钙和石灰石中的杂质。20某不纯的 K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 NaCl、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 13.8g样品,向其中加入 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生成 4.4g 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B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D该样品组成有两种可能【答案】AC【解析】产生无色溶液,则排除硫酸铜;样品若全是一种固体,则可以分别为碳酸钾、碳酸钠,则生
21、成 4.4g 二氧化碳需要两种固体质量分别为a、b,K2CO3+2HCl2KCl+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1384410644a4.4gb4.4ga13.8gb10.6g产生相同质量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质量是 10.6g,而此时碳酸钾正好为 13.8g,而碳酸钾又是不纯的,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根据B 中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盐酸与二氧化碳都是满足一定数量关系,即表示为2HClCO2,所以反应的质量比是一定的,设需要盐酸质量为m,第9 9页(共2828页)2HClCO27344m4.4g100%7.3%;根据 B 中计算可知,固体一定m7.3g,
22、因此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含碳酸钾、氯化钠、碳酸钠。三、填空题(本题共三、填空题(本题共 6 6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525 分)分)2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磷原子(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3)两个铁离子【答案】(1)3P(2)N2(3)2Fe3+22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做好防控,才能保障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正常秩序。(1)戴口罩是有效防护措施之一。医用外科口罩所用材料(如图所示),其中聚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填“天然”或“合成”)。(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临床营养膳食指导建议指出:患者摄入充足蛋白质可提高免疫力。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
23、质的是(填字母)。A.瘦肉B.蔬菜C.奶类D.玉米(3)生活中常用 84 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84 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通常盛放 84 消毒液的容器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这种材料具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制品随意丢弃会带来“白色污染”,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答一点即可)。第1010页(共2828页)【答案】(1)合成(2)AC(3)+1热塑性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或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原料)【解析】(3)次氯酸的化学式为 HClO,则次氯酸根的根价为1,故次氯酸钠的化学式
24、为 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所以通常盛放 84 消毒液的容器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这种材料具有热塑性,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因此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原料)。23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精美食物,又能学习化学知识。(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其中(写化学式)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发生化学反应所致。(3)在厨房中,天然气逐渐替代了煤气,天然气属
25、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使油污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洗洁精在此过程中起作用。【答 案】(1)NaHCO3微 量(2)水 和 氧 气(3)不 可 再 生CH4+2O2CO2+2H2O(4)乳化24请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 t2时,向盛有25g 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第1111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黑龙江省 伊春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