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docx.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docx.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1.1.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2.2.地球圈层结构:地球圈层结构:一、外三圈:(1)大气圈、(2)水圈(3)生物圈二、内三圈:(1)地壳(2)地幔(3)地核3.3.莫霍面或莫氏面:莫霍面或莫氏面: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4.4.地壳(地壳(A A 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层: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地壳(A层),和花岗岩的成分相似,叫花岗质层,又称硅铝层;下层地壳(A),和玄武岩的成分相似,叫玄武质层,又称硅镁层。5.5.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
2、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6.6.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7.7.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8.8.矿物的同质多像:矿物的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2 种或2 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即同质多像.9.9.条痕: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是利用条痕板(无釉瓷板),观察矿物在其上划出的痕迹的颜色)10.10.硬度: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刻画、压入、研磨的程度。1
3、1.11.摩氏硬度计:摩氏硬度计:标准矿物名称/硬度级别滑石 1 石膏2 方解石3 萤石4磷灰石5 正长石6石英7黄玉8刚玉9 金刚石1012.12.解理: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13.13.断口: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善程度互相消长的。14.14.岩浆: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15.15.岩浆作用:岩浆作用:把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16.16.火成岩:火成岩: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
4、熔融或部分熔融的物质,如岩浆冷却固结形成的17.17.侵入作用:侵入作用: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迫使岩浆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而结晶,这种岩浆活动称侵入作用.18.18.喷出作用或火山活动:喷出作用或火山活动: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这种活动称喷出作用19.19.火山喷发类型:火山喷发类型:一、裂隙式喷发(又称冰岛式喷发类型)二、中心式喷发:(1)宁静式喷发型;(2)斯特龙博利式喷发型;(3)爆烈式喷发型。20.20.近代火山分布规律近代火山分布规律(1)环太平洋火山带;(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3)大西洋海岭火山带。21.21.产状:产状:是指岩体的形
5、状、大小、与周围的接触关系,以及形成时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22.22.根据火成岩中根据火成岩中 SiO2SiO2 的多少,如同对岩浆分类一样:的多少,如同对岩浆分类一样:分为超基性岩(SiO265%)四大类。23.23.沉积岩:沉积岩: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23.2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一)先成岩石的破坏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生物)2.剥蚀作用(有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两种方式)(二)搬运作用1.机械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水、重力等都可进行机械搬
6、运2.化学搬运作用(除风、冰川等外,流水、湖、海等还进行着化学搬运作用)(三)沉积作用(沉积的方式有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三种(四)成岩作用(由松散沉积物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1.压固作用 2.脱水作用 3.胶结作用 4.重结晶作用24.24.风化壳:风化壳:地壳表层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一层薄的残积物外壳,称为风化壳,它不连续地覆盖于基岩之上25.25.沉积岩的特征:沉积岩的特征:(一)沉积岩的成分(1).化学成分(2).矿物成分(碎屑矿物、黏土矿物、化学和生物成因矿物)(二)沉积岩的颜色(三)沉积岩的结构(1).碎屑结构(2).泥质结构(3).化学和生物结构(四)沉积岩的构造(1).层理构
7、造: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搬运介质(如水)的流向、流量的大小等变化,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成分、颗粒大小、有机质成分的多少等也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会使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2).层面构造(波痕、干裂、盐类的晶体印痕和假象、雨痕、生物痕迹)(3).结核(原生结核、后生结核)(4).生物化石26.26.沉积岩的分类:沉积岩的分类:(一)碎屑岩类(1).沉积碎屑岩亚类(2).火山碎屑岩亚类(二)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三)特殊沉积岩类(1).风暴岩(2).浊积
8、岩27.27.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28.28.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化学因素29.29.变质岩的特征:变质岩的特征:(1).岩石重结晶明显(2).岩石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片理构造30.30.变质作用类型变质作用类型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区域混合岩化作用31.31.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构造变动: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变形。32.32.新构造运动和老构造
9、运动的含义:新构造运动和老构造运动的含义:(1)新构造运动:一般认为,新近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总之,新构造运动是指地壳发展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2)老构造运动:在新构造运动之前的构造运动。33.33.新构造运动的证据:新构造运动的证据:(1)地貌标志: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较近,有关的地貌形态保留得较好,因此地貌方法成为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常用方法之一(2)测量数据:对于现在构造运动,在短期还不可能在地貌上留下可以观察到的痕迹,因此必须借助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远程测量、天文测量等手段,即定期观测一点高程和纬度的变化,以测出构造运动的方向和速度。34.34.老构造运动的证据:老构造运动的证
10、据:(1)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沉积区可以形成一定厚度的岩层。对岩层厚度进行分析,可在很大程度上得出升降幅度的定量结论。(2)岩长相分析:岩相一般可以分为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如入海处的三角洲相)三类。岩相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同一岩层的横向(水平方向)岩相变化,反映在同一时期但不同的地区的沉积环境的差异。同一岩层的纵向(垂直层面方向)岩相变化,反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沉积环境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常常是构造运动的结果。(3)构造变形:构造运动常使地层的产状发生改变,产生褶皱、断裂等构造变形。(4)地层接触关系(地壳下降引起沉积,上升引起剥蚀,所以,地壳运动在岩层中记录下来的各种接
11、触关系,也是构造运动的证据):A.整合接触: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升出海面)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为整合接触。B.不整合接触(由于构造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a.平行不整合:说明在一段时间内沉积地区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的变化;b.角度不整合:说明在一段时间内,地壳有过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35.35.岩层:岩层:是指由两个平行的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相同或近似的层状岩石。36.36.岩层的产状:岩层的产状: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
12、存在状态。(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和倒转岩层)37.37.岩层的产状要素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走向、倾向、倾角38.38.一、褶皱:一、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二、褶皱的基本形式:二、褶皱的基本形式:(1)背斜: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从中心向外倾斜;(2)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弯曲,两翼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39.39.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地壳中的岩石(岩层或岩体),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40.40.节理:节理:几乎所有岩石中都可看到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的裂隙。41.41.断层:断层: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42.42.
13、断层的几个要素:断层的几个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盘43.43.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分类: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分类:a.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b.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c.平推断层(断层两盘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的断层)d.枢纽断层:断层运动具有旋转性质,好像上盘围绕着一个轴作旋转运动的断层44.44.地震:地震:是岩石圈的快速颤动,它是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圈的某些地区的应力集中而使岩石变形。45.45.震级: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划分,它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相关a.超微震:震级大于 1 的地震b.微震:震级大于 1 小于
14、3 的地震c.弱震:震级大于 3 小于 5 的地震d.强震:震级大于 5 小于 7 的地震e.大地震:7 级及其以上的地震46.46.地震烈度: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只有一个震级。47.47.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世界地震带: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大陆断裂谷地震带48.48.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全球岩石圈划分成 6 6 大板块: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49.49.板块的边界及其类型:板块的边界及其类型: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剪切型边界50.50.地
15、壳历史的研究方法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依据:(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2)地层接触关系(3)古生物(化石)岩相古地理分析:沉积相的分类(海相沉积、过渡相沉积、陆相沉积)岩相分析的主要根据(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岩相分析的原则:现实类比方法构造历史分析51.51.世界最古老的大冰期:世界最古老的大冰期:震旦纪冰期中国最古老的冰期:南华大冰期52.52.前寒武纪太古宙和元古宙的重大事件:前寒武纪太古宙和元古宙的重大事件:早古生代初期的“加里东运动”、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华力西运动)”、到中生代末,最突出的生物事件:恐龙全部灭亡、新生代的新阿尔卑斯运动(喜马拉雅运动)53
16、.53.最后一个大冰期:最后一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5454 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19121912 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和缺陷: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和缺陷:一、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1).大陆系由较轻的刚性硅铝质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之上。(2).全世界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后联结成一体,为泛大陆。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成为泛大洋。(3).在潮汐力和地转离心力作用下,自中生代开始向赤道和向西漂移。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基本格局。(4).各大陆在向赤道和向西漂移的过程中,前缘受挤压并褶皱形成山脉,如
17、科迪勒拉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后缘由于硅镁层的粘结、拖曳作用而脱落下来形成岛弧、岛屿,如亚洲大陆东缘的岛弧群、小岛。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形成的,而太平洋则是泛大洋的残余。二、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论据:(1).大西洋两岸大陆海岸线轮廓相似(2).地层相似(3).地质构造相连(4).古生物相似三、大陆漂移说的致命缺陷:(1)大陆能漂浮吗?花岗岩的熔点比玄武岩低,如果地温高至玄武岩岩层熔化并容许大陆漂移的程度,而花岗岩却依然保持固态浮于其上,这是违反物理定律的.(2)大陆能漂移吗?即驱动机制问题。魏格纳认为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使大陆由高纬度向赤道方向移动,潮汐力同时使其向西漂移;但计算结果证明,其驱动力比所需要的小了好几个数量级,根本不可能推动大陆漂移。(3)其他争议问题例如,如果大陆漂移从中生代开,那么古生代以前的褶皱山脉是怎样形成的?四、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由于对许多问题无法解释,30 年代,大陆漂移学说逐渐消沉下去。50 年代以来,古地磁及海洋地质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重新得到认识。(1).很好拼接的大陆轮廓(2).相似的极移曲线(3).古气候相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