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pdf
《学生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生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TYYUA16H-TYY-TYYYUA8Q8-目 录 电路分析概论-3 实验一 元件的伏安特性-9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12 实验三 电源的等效变换-实验四 戴维南定理与叠加定理-14 实验五 受控源的研究-18 实验六 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21 实验七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23 实验八 RLC 串联谐振电路-29 附录:附录:电子示波器面板旋扭和开关的作用使用说明-35 电路实验概论 任何自然科学理论都离不开实验,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对
2、于电路课程来说,要在系统的学习本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实验课即为这种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试验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实际能力的高低,而实际能力则关系到学生今后工作与发展,所以对于实验课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1、实验的目的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三严(严格、严密、严肃)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比如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仪器,掌握一些常用的电工测量技术,试验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知识。3)巩固、加深并扩大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电路实验,学生在实验技能方面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
3、、万用表、功率表以及常用的一些电工实验设备;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等电子仪器。对于常用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控制和调节设备,应该能够进行选择、调整和熟练使用。对于精密及高级仪器仪表设备,要求一般的掌握其性能,用法和注意事项。2)应能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合理安排仪表和布线,能检查电路,初步排除并分析故障,并掌握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和防护知识。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掌握观察、读取选择和检查数据的方法,并具有判断实验结果和理性的能力。4)能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绘制工程曲线,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掌握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实验手段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三)、实验课要求 一
4、般实验可分为课前准备、进行实验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任务如下:1、课前准备(1)、阅读实验指导书,根据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的目的与要求,了解完成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验原理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必要的理论估算,设计好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认真思考并解答预习思考题中的问题。(2)、理解并牢记指导书中提出的注意事项,阅读附录中有关本次实验的仪器、仪表见解,要求对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的作用以及实用方法要有初步的了解。(3)、完成预习报告,报告中应该有实验目的,所用以求设备、原理图及数据记录表格,可前提交指导老师检查后才能进行实验。2、进行实验的要求 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正确的操作程序,
5、是使实验顺利进行的的有效保证。1)接线之前,应该首先了解各种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额定值,使用方法和电源设备的情况。2)实验中将要用的仪器、仪表、实验班以及开关等应根据连线清晰、调节顺手和读书观察方便的原则,合理布局。3)接线可以按照“先串后并”、“先主后辅”的原则接好无源部分,最后再接电源。接电源的时候应该将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并将可调设备的旋钮、手柄、锄头等置于最安全或者要求置放的位置。4)实验进行中要大胆心细,一丝不苟。结合理论分析,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读取数据,随时分析、研究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如果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如遇到事故发生,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指导老师。3、完成实验
6、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部总结,也是工程技术报告的模拟训练应该用简洁的形式将实验结果完整、真实的表达出来,报告要求文理通顺,简明扼要,字迹端正,图表清晰,分析合理,讨论深入。报告内容应该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1、实验目的:填写实验的目的和意义。2、实验仪器设备:填写实验实际使用的设备名称、型号和数量。3、实验原理图:绘制实验原理图及实验线路图。4、实验内容:填写必要的实验步骤,列表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必要的数据处理过程。5、总结:对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回答实验报告中要求的问题,谈谈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及建议。4、安全问题 1)人生安全 实验证明,人体触电时,通过的电流为50mA 就
7、会有生命危险,通过100mA 则能致人死亡。电工学实验经常使用220 伏何 380 伏交流电,试验中如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触电和损坏仪器设备的严重事故。因此,在实验中一定不要麻痹大意,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安全用电常识,要求切实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试验中认真听指导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步骤,试验中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指示去做,以确保实验安全。,特别注意强电实验时,不得擅自接通电源,不得触及带电部分,严禁带电拆卸连接导线,必须遵守“先接线后合电源,先断电源后拆线“的操作程序。2)仪器设备仪表的安全 实验前应该先阅读仪器仪表的简介,实验课是应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仪器仪表的
8、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了解性能及使用方法不得擅自使用。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保持表面清洁,如发现异常现象(声响、发热、焦臭)应及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老师并如实报告事故前的操作程序。实验一 元件的伏安特性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常用电路元件;2、掌握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以稳压二极管为例)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方法;3、学习常用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 在电路中,电路元件的特性一般用该元件上的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来 If U表示。这种函数关系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有时也称外部特性。用U和I分别作为纵坐标和横坐标绘成曲线,这种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1、
9、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图A 中 a 曲线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图 A 2、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其特性如图 A 中 b 曲线。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硅管约为),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几伏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如果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3、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其反向特性特别,如图 A 中 c 曲线。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反向电压
10、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维持恒定,不再随外加的反向电压升高而增大。三、实验仪器 RXDI-1 电路实验箱,万用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 按图 B 接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零伏开始缓慢地增加到10 伏,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0 2 4 6 8 10 图 B 图 C 2、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按图 C 接线,R 为限流电阻,测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时,其正向电流不得超过,正向压降可在 0之间取值。特别之间更应多取几个测量点。作反向特性实验时,只需将图 C 中的二极管 D 反接,
11、且其反向电压可加至 24V.正向特性实验数据 0 反向特性实验数据 0-5-10-15-20-24 3、测定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将图 C 中的二极管换成稳压管255CW,重复实验内容 2 的测量。正向特性实验数据 0 反向特性实验数据 0-5-10-15-20-24 五、注意事项:1、实验时,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元件上,极性切勿接错。2、万用表使用方法:用负表笔(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笔(红色)接被测点,若指针正向偏转,表明该点电位为正,若指针反向偏转,应及时调换万用表的表笔,此时在读出的电压值之前加上负号。数字万用表可直接显示正负值。3、进行不同的实验时,先估算电压
12、和电流值,合理选择量程,勿使电表超过量程。4、测试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时,不允许超过它的电流和电压的额定值。5、稳压电源输出应由小至大逐渐增加,输出端切勿碰线短路。六、要求:根据实验数据,用方格纸画出电阻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七、研究问题: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元件的伏安特性时,电压表可接在电流表之前或之后,两种方法对测量误差有何影响实际测量时应根据什么原则选择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熟练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二、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必须遵守的规律,应用极为广泛。基尔霍夫定
13、理有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 KCL):在任一时刻,流入到电路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0。运用这条定律时必须注意电流的方向,如果不知道电流的实际方向,可假设电流的正方向(参考方向)。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简称 KVL):在任一时刻,沿闭合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U0。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假设。三、实验仪器 RXDI-1 电路实验箱,万用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线路如图 A 所示 图 A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1I、2I、3I所示。(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如:一路2U为+12V 电源,另一
14、路1U为 024V 可调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16UV、212UV。(3)、将电源分别接入三条支路中,记录电流值。(4)、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录。被测量 I1 I2 I3 (mA)测量值 计算值 误差(%)注:误差(%)=(计算值-测量值)/计算值(5)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验证 KCL 的正确性。(6)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 KVL 的正确性。五、注意事项 1、指针式直流仪表使用时要注意极性,要用点接触法判定极性以后,再把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接入相应支路,并合理选择量程。2、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应根据所假定的参考
15、方向,分别标上相应的正、负号。3、注意:电压源不可短接。六、研究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说明对其它回路,KVL 是否正确?2、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实验三 电源的等效变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二、实验原理 1.一个直流稳压电源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内阻。故在实用中,常将它视为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即其输出电压不随负载电流而变。其外特性曲线,即其伏安特性曲线Uf(I)是一条平行于I 轴的直线。一个实用中的恒流源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可视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2.一个实
16、际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其端电压(或输出电流)不可能不随负载而变,因它具有一定的内阻值。故在实验中,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或大电阻)与稳压源(或恒流源)相串联(或并联)来摸拟一个实际的电压源(或电流源)。3.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的电压源Us 与一个电阻Ro 相串联的组合来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Is 与一电导go 相并联的组合来表示。如果这两种电源能向同样大小的负载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IsUsRo,g
17、o1/Ro 或 UsIsRo,Ro 1/go。如图 3-1 所示。图 3-1 三、实验仪器 RXDI-1 电路实验箱,万用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定直流稳压电源与实际电压源的外特性(1)按图3-2 接线。Us 为12V 直流稳压电源(将R0 短接)。调节R2,令其阻值由大 至小变化,记录两表的读数。图 3-2 图 3-3 U(V)I(mA)(2)按图3-3 接线,虚线框可模拟为一个实际的电压源。调节R2,令其阻值由大至小 变化,记录两表的读数。2.测定电流源的外特性 按图3-4 接线,Is 为直流恒流源,调节其输出为10mA,令Ro 分别为1K和(即 接入和断开),调节电位器RL(从0
18、至1K),测出这两种情况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 数。自拟数据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图 3-4 3.测定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先按图3-5(a)线路接线,记录线路中两表的读数。然后利用图3-5(a)中右侧的元件和仪表,按图3-5(b)接线。调节恒流源的输出电流IS,使两表的读数与3-5(a)时的数值相等,记录Is 之值,验证等效变换条件的正确性。图 3-5 五、注意事项 1.在测电压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空载时的电压值,测电流源外特性时,不要忘 记测短路时的电流值,注意恒流源负载电压不要超过20伏,负载不要开路。2.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3.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与量程。六、研究问题 1.
19、通常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直流恒流源的输出端不允许开路,为什 么?2.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变化趋势,稳压源和恒流源的输出在任何 负载下是否保持恒值?七、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电源的四条外特性曲线,并总结、归纳各类电源的特性。2.从实验结果,验证电源等效变换的条 实验四 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了解戴维南定理。2、学习测量线性有源二端口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3、通过实验加深了解叠加定理。4、通过实验证明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二、实验原理 1.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 余部分看作是
20、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换,该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二端口的开路电压,而电阻等于二端口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诺顿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 来等效代替,此电流源的电流I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其等效内阻R0 定义同戴维南定理。Uoc(Us)和 R0 或者 ISC(IS)和 R0 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R0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
21、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c,则等效内阻为:00CSCURI 图 4-1 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用此法。(2)伏安法测0R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4-1 所示。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则内阻00CSCUURtgII.也可以先测量开路电压Uoc,再测量电流为额定值IN 时的输出端电压值UN,则内阻为0NNUURI.图4-2(3)半电压法测R0 如图4-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的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22、。(4)零示法测UOC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 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4-3所示。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图4-3 3.电源与负载功率的关系 图4-4 图4-4 可视为由一个电源向负载输送电能的模型,R0可视为电源内阻和传输线路电阻的总和,RL 为可变负载电阻。负载RL 上消耗的功率P 可由下式表示:当RL=0 或RL=时,
23、电源输送给负载的功率均为零。而以不同的RL 值代入上式可求得不同的P 值,其中必有一个RL 值,使负载能从电源处获得最大的功率。4.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根据数学求最大值的方法,令负载功率表达式中的RL 为自变量,P 为应变量,并使dP/dRL=0,即可求得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当满足RL=R0 时,负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这时,称此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5.匹配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在电路处于“匹配”状态时,电源本身要消耗一半的功率。此时电源的效率只有50%。显然,这对电力系统的能量传输过程是绝对不允许的。发电机的内阻是很小的,电路传输的最主要指标是要高效率送电,最好是100%的功率均传
24、送给负载。为此负载电阻应远大于电源的内阻,即不允许运行在匹配状态。而在电子技术领域里却完全不同。一般的信号源本身功率较小,且都有较大的内阻。而负载电阻(如扬声器等)往往是较小的定值,且希望能从电源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而电源的效率往往不予考虑。通常设法改变负载电阻,或者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加阻抗变换器(如音频功放的输出级与扬声器之间的输出变压器),使电路处于工作匹配状态,以使负载能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三、实验仪器 RXDI-1 电路实验箱,万用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 4-4(a).(a)(b)图 4-5 1.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 Uoc、R0 和诺顿等效
25、电路的ISC、R0。按图 4-5(a)接入稳压电源 Us=12V 和恒流源 Is=10mA,不接入 RL。测出 UOc 和 Isc,并计算出 R0。(测 UOC时,不接入 mA 表。)Uoc(V)Isc(mA)R0=Uoc/Isc()2.负载实验 按图4-5(a)接入RL。改变RL 阻值,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U(V)I(mA)3.验证戴维南定理:从电阻箱上取得按步骤“1”所得的等效电阻R0 之值,然后令 其与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步骤“1”时所测得的开路电压Uoc 之值)相串联,如图4-5(b)所示,仿照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戴氏定理进行验证。U(V)I(mA)4.验证诺顿定理:从电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电路 分析 实验 指导书
限制150内